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曾祥裕

4月19日,我与弟子珠海曾伟星穿行在斗门大地上,行驶乾务镇境内一开阔地,见一山头形如蛤蟆状,从乾方发脉,蜿延而下,行至丑方,又掉头转折而至子方,贯脉起穴星。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我们顺着田间小道前行,越过高坎登上水泥阶梯攀登。见一亭,有纪事碑述说修坟之经历,一面墙上书写黄錀诗句。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拾阶而上,见山腹中吐出一盆地,中间隆起处为主坟,左右有多个坟地,如众星拱月。

弟子伟星说,这就是珠海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位于乾西村后山蛤婆岭,属重修墓,始建于明代正统六年(1441)。其实此地原为明代进士黄錀的祖父黄宏道之墓。崇祯十五年(1642),宏道后人将其子黄隆及孙子黄鉴、黄錀、黄铎、黄钺,曾孙黄延珪等人的骨殖迁移至此墓合葬,称之为“五子陪葬”。1988年重修,重修墓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45平方米,为抄手墓,由墓碑、垄环、挂榜、拜台、月池等部分组成;以混凝土灰沙花岗石混合构筑。墓前两侧置立原石狮,高0.96米,两狮相距14米。1988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县(区)文物保护单位。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我们站在主墓前,眺望四周,明堂宽平,朝案分明,坤、申、乾诸峰挺秀,右砂较左砂更高,但左砂蜿蜒下行更长。右水倒左,水从巽口走。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经测,此地为黄氏远祖及其五子的家族坟山,坐穴均为子兼壬,萌及五房份,长房及二、三房丁贵之气皆旺。

黄錀为三房,32岁中进士,成为香山自宋朝设县以来第一个进士。据考证,黄錀在广西副使任上病逝,其子千里扶柩回乡,葬于太平山,明朝崇十五年(1642年),族人将黄錀兄弟之骨殖移到蛤婆岭与祖父合葬。

1862年,荔山始祖黄隆第五子月轩(黄錀的弟弟)的后人黄槐森高中进士,殿试中被钦点为翰林,后官至广西巡抚,成为荔山黄氏光宗耀祖的另一榜样,也是史上珠海地区走出第一位巡抚。黄槐森为官40年,深得皇帝赞许与宠信。其原配夫人邝氏亦被加封为正一品夫人。

依吾之见,斗门名地多,诸如张士杰墓、梁氏始祖地等,均不如今曰所见蛤婆岭黄氏家族地。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其地优点在于明堂宽平气象万千,朝案分明形端秀,生旺峰高水有情。

首先讲明堂。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风水有明堂证穴之说。真龙结穴,必有证佐,前则朝案美,明堂正,水势聚;后则乐山峙,鬼星撑;左右则龙虎有情,缠护俱夹;穴下则唇毡正,四方则十道全,界水则分合明白。

杨筠松仙师云“立穴欲得明堂正”。又云“眞气聚处看明堂”。又云“凡看疑穴观堂局,堂局眞处抱身曲。”

《琢玉集》云:“斜侧偏正脉眞的,更向明堂觅。明堂不背水城弓,扦着产英雄。”

《明堂经》云:“斜巧正拙,难可优劣。有情于我,是为眞穴。” 登山看明堂,乃吾派操作之法。盖寻龙之法,先求气脉。点穴之法,先定明堂。故曰“穴证明堂堂证案”。若明堂不正不聚,而倾泻倒侧,则是眞气不融,纵有美穴,亦须弃置。

吴公《口诀》云:“明堂倾倒,休夸穴好。”故眞穴必有眞堂。然亦有三说:曰小明堂,曰中明堂,曰大明堂。小、大明堂,又谓之内、外明堂。小明堂在圆晕下,最为立穴紧要。见此小明堂平正,可容人侧卧,则穴居此,不可左右上下。如悞扦,则为失穴。 中明堂是龙虎里,立穴要使相交会,否则失消纳。大明堂在案山内,立穴要向融聚处为眞,否则非惟失穴,恐结作皆伪。故明堂定穴之法,不可忽也。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至于朝案证穴之重要性,名家亦多有著作说明。

穴前之山高而远者为朝,近而小者为案。以朝案之高低定结穴之高下,以朝案之左右定结穴之左右,谓之朝案证穴。

《撼龙经》云:“真龙藏脉穴难寻,惟有朝山识天心。朝若高时高处下,朝若低时低处扦。”《地理指南》云:“古人一语值千金,高欲齐眉低应心。”

《圆机歌》言:“秀应在左穴居左,秀应在右用右奇。”皆说明定穴之法。故朝山高,穴宜高处寻;朝山低,穴宜低处扦;朝山近,忌凌压之势,穴必上聚,宜寻天穴;朝山远,则气宜散,穴之必融结于低处,或就堂气,或就下砂,宜寻地穴。秀应之砂在左,则穴宜向左;秀应之砂在右,则穴宜向右。然而又有远近之别,其外洋远朝之山,虽秀丽挺拔,只要前面有,不必拘于登对,登对合法,固为全美,若只贪外洋远秀,而坐失穴场之气脉,则得不偿失,反招灾咎。故朝山证穴,必以近案有情为主,远应之峰次之。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古贤云:“外洋千重,不若就身一案。”又云:“欲求真的远朝,不如近朝。”所谓有情,求之水城必美,求之向家必利,求之后乐必对,求之四势无缺。宁可取近案,不可贪远峰,外秀千重,不如近弓一案。

斗门名地黄錀古墓一一“眞气聚处看明堂”、朝案分明气象万千

哈婆岭黄氏家族墓的穴情,与上述名家所言,完全契合,故不愧为珠海名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