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歷過哪些因為寧夏方言導致的誤會?

李啟火

本人是土生土長的寧夏人,我可以給大家講講由方言引起的有意思的誤會。

寧夏方言的構成以山陝人的“秦晉話”為主,此外隴語(甘肅話)對寧夏方言也有一定影響,寧夏話屬於北方次方言和普通話差別不大,並不具備代表性,特點主要就是前後鼻音不分,聲調特徵卻保持了穩定,即與普通話相比,二聲(陽平)與四聲(去聲)多有顛倒,三聲(上聲)多讀四聲(去聲)。普通話的詞彙很容易轉換成銀川話。



先給大家說幾個例子吧!

普通話(發音)~~水涼的很!

寧夏話(發音)~水把(ba)的恨

普通話(發音)~上街。

寧夏話(發音)~上該。

寧夏方言裡也有一些本土方言詞彙容易讓人誤解,比如乞丐在寧夏方言裡叫討吃;死皮子”指無賴;日巴歘(chua)指缺心眼,壞;騰慫指做事楞頭楞腦。



寧夏方言產生的誤會,有很多段子在民間廣為流傳,我給大家講一個吧;

一次,寧夏人去北京旅遊。上公交車的時候,售票員讓買票,這哥們掏出一張百元大鈔,對售票員喊“見過麼”,票員一愣,沒明白啥意思,只見對方晃著百元大鈔又接著喊“見過麼”,票員說:“我在北京啥樣的貨幣沒見過,你這老鄉怎麼看不起人呢?”其他的乘客都鬨堂大笑,這個寧夏人臉一紅,拿出北京地圖,指著地圖說:我買到“見過麼”的票。票員一看他指的地方也笑了,原來“見過麼”指的是北京的建國門站!

講了這個寧夏方言產生的誤會,可能大家對寧夏的方言也有了些許瞭解,如果你對寧夏方言感興趣,我再給大家出幾個小測試,如果大家知道答案,可以留言給我,大家一起感受寧夏方言的詼諧和魅力。

寧夏話裡“溝蛋子”指的是什麼?“超乎子”是啥意思?寧夏話裡對吹牛又是怎麼描述的?


猴兒莫調皮


寧夏屬於北方,當地語言自然接近普通話。但當地的方言也有其獨特處,不論是發音還是俗語,都很地域性的。


寧夏雖然不大隻有6.64萬平方公里,但南部山區的固原話、中衛話、吳忠回族話、銀川話和銀北話等各不一樣,差別還是很大的。

我是寧夏銀北平羅縣的人,就說說當地的方言吧。平羅縣是寧夏的一個農業大縣,建縣歷史悠久,自然形成了一方方言。在平羅的方言裡,舉幾個事例。

平羅人對小麥的“麥”(mai),發音作(mie),綠豆地區“綠”(lv)發音(lu),黑豆(hai)發音(he),街道的“街”(jie)發音為(gai),鞋(xie)發音為(hai)等等。
說一平羅方言的故事,一次有一外地親戚到當地串親戚,家裡人對上街的外地親戚說:“你上街給我順便買兩根haidai(鞋帶)”。這個親戚到街上就真的買回了兩條海帶,弄得一家人鬨堂大笑,捧腹不禁的。


伏龍蘇

前者是說:某夜晚,一醉漢酒後上了一輛咱銀川的出租車,朦朦朧朧的跟這司機師傅說‘師傅,走五中’, 酒後車上這一眯眼的功夫到了目的地,被司機師傅叫醒了,醉漢睜開眼問司機師傅這是哪兒,司機師傅也操著一口地道的寧夏話說‘吳忠(五中)啊’😊

還有就是也有些年頭了,說一韓國人,在上海工作還是學習來著,本以為自己這一口普通話說的還可以,浦東機場前臺買機票去了,對人漂亮客服說,‘一張仁川機票’,安檢登記後,經過飛行一陣過後,韓國小夥兒一下飛機感覺不對,這是到哪兒了,這一問,要回‘仁川’結果前臺給他訂了一張飛銀川的機票😊😊


嘉世博汽車服務

我來寧夏約有一年,對這的方言深感歉意,因為我還是聽不懂我的寧夏同學們在說什麼!

我同學給我介紹說,寧夏這兒的方言大概兩類,一是寧南方言,二是寧北方言。據他介紹,這兩種方言差別很大,外地人完全分辨不出這是同一地區的方言。寧南與陝西榆林一地大概屬於同一類別,寧北則以銀川地區為代表,兩者差別很大。

由方言導致的誤會有是肯定有,但是我遇到的極少的,就舉一個吧😹😹:有種損人的方言叫laisong,我第一次聽就以為是懶熊🐻。


Rothschild堃

寧夏籍一個女大學生在湖北武漢剛上大學時因一句方言,弄了一場笑話。

宿舍裡有人燒開水,水煮沸騰了,此時大家都沒注意,只見睡在上鋪的她,大聲急呼“快,快,快,水滾了,水滾了”,弄得全宿舍南方女生們莫名其妙,沒人理解她說的啥意思,任憑水沸騰著,卻都傻愣愣地望著她,事後她給大家解釋說,寧夏的方言“水滾了”是“水開了”的意思,大家鬨堂大笑了一番,覺得寧夏方言真逗很有意思。


美麗靈州是家鄉

其實寧夏方言大概就兩種(頂多三種)一種是寧南山區,說話與陝西中西部地區基本相同,第二種是川區既沿黃地區與蘭州一帶話相近,統稱蘭州官話,再要分的話就是中衛話此較特殊,與以上兩種都差別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