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乾隆最心爱的女人,孝贤皇后真会因为丈夫偷情而投水自尽吗?

清朝皇帝中,一直没能有嫡子入承的案例。因此,一向好大喜功的乾隆很想在自己手里开创记录。

然而,乾隆与孝贤皇后所生的两子永琏、永琮接连殇逝,这也使得他的“太子梦”化为泡影。

当然,永琏、永琮接连殇逝,最难过的还不是乾隆,而是其母亲孝贤皇后。

而很大程度上说,对永琏、永琮的厚葬也主要是为了安慰这位连丧二子的母亲。如乾隆在谕旨中说的:

“皇后名门淑质,在皇考时虽未得久承孝养,而十余年来侍奉皇太后,承欢致孝,备极恭顺;作配朕躬,恭俭宽仁,可称贤后;乃诞育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怀。”

作为乾隆最心爱的女人,孝贤皇后真会因为丈夫偷情而投水自尽吗?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孩子毕竟夭折了,再高的葬仪也难以安慰伤心的母亲,转过年后,孝贤皇后郁郁寡欢,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身为丈夫、拥有四海的乾隆皇帝,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筹莫展。

作为女人,孝贤皇后运气很好,她拥有无上尊崇的地位,有着和谐温馨的夫妻关系,但是,幼子的接连夭殇彻底打乱了她的阵脚,其精神之苦痛,自不待言。

眼看皇后就此郁郁寡欢,日渐消瘦,乾隆也是十分着急。

这时,他突然有了个主意,那就是借谒孔庙、登泰山的名义安排东巡,以此排解皇后的丧子之痛。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初四,此时的北方尚是春寒料峭,但乾隆却带着庞大的队伍匆忙离京启銮东巡。

作为乾隆最心爱的女人,孝贤皇后真会因为丈夫偷情而投水自尽吗?

最开始,出行还算顺利,队伍于二月二十四日到达山东曲阜,一行人游览了著名的孔庙。

次日,乾隆在孔庙举行了盛大的释奠典礼并随后晋谒孔林,以表示对这位儒家先圣的尊崇。

二月二十九日,乾隆与皇太后、皇后等登览东岳泰山,众人兴致很高。三月初四,乾隆一行人来到济南,当日游览趵突泉。

后数日,乾隆又在阅兵、接见官员之余偕皇太后、皇后游览大明湖、历下亭。三月初七,乾隆一行人再次来到趵突泉游玩。

但奇怪的是,就在二度游览趵突泉的次日(三月初八),乾隆即宣布奉皇太后回銮,一行人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三月十一日,东巡队伍在抵达德州后弃车登舟,打算沿运河走水路回京。也就在当晚,孝贤皇后忽然崩逝,年仅三十七岁。

按清廷的官方说法,孝贤皇后是因为途中劳累,因病而逝。

作为乾隆最心爱的女人,孝贤皇后真会因为丈夫偷情而投水自尽吗?

如乾隆《起居注》中载:“三月十一日乙未,驾至德州登舟。先数日,皇后偶感寒疾,至是日疾甚,……夜半亥刻崩逝”;

《高宗实录》中也说,“皇后同朕奉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毕,忽在济南微感寒疾,将息数天,已觉渐愈,诚恐久驻劳众,重廑圣母之念,劝朕回銮。朕亦以疴已痊,途次亦可将息,因命车驾还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变故”。

结合前文,读者或许会觉得奇怪,乾隆一家人的旅游活动明明进行得好好的,皇太后、孝贤皇后又是登泰山,又是泛舟大明湖、二临趵突泉,怎么年近六旬的皇太后一点事没有,年纪轻轻的孝贤皇后反而说没就没了?

由此,孝贤皇后究竟是怎么死的,民间也是议论纷纷,各种传闻不胫而走。

有称“失足死”的,说乾隆一行人“回銮至德州,帝在舟中夜宴,后在他舟闻之,……是日至帝舟,因事进谏,语颇激切。时帝已被酒,怒后,颇加诟谇,后羞忿返,失足蹈水死”;

也有称“投水死”的,说“十一日夜,乾隆帝东巡回驻德州,于舟中宴饮淫乐。皇后富察氏激切进谏,乾隆帝加以诟谇。后羞忿,投水死。”

更离奇的是,还有说是因为乾隆与孝贤皇后弟媳(即傅恒夫人)私通,返回途中两人因此事而争吵,乾隆暴怒之余,竟将孝贤皇后“逼之入水”。

作为乾隆最心爱的女人,孝贤皇后真会因为丈夫偷情而投水自尽吗?

失足、投水、逼之入水,官方说法靠不住,一时流言满天飞。

不过,在孝贤皇后死因问题上,也有学者认为,孝贤皇后病死的可能性更大。

清史专家刘桂林即通过翻阅大量的清宫档案、尤其是对这段时期的天气状况深入分析后认为,孝贤皇后的死有两个原因:

一则是因为丧子余痛,身体不佳;

二来也是因为当时天气阴雨寒冷并夹有春雪,孝贤皇后在济南感染寒疾,加上人在旅途,舟车劳顿,由此最终病逝于归途。

可惜的是,后人往往对野史传闻更加感兴趣,于是乾隆偷情说遍布天下,之后的福康安受宠更是被说成私生子,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