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法官“秦嶺原鄉”鄉村遊帶出脫貧路

臨近暮春,迎著春陽出山陽縣城上高速路,一路上山連著山,滿目蔥蘢。一個多小時後,抵達深藏在秦嶺腹地河谷間的法官廟村,舉目四望,豁然開朗:依山而造的梯田,一層層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如條條緞帶在山野閃爍;整齊劃一的村落,“白牆灰瓦坡屋頂”,掩映在翠峰林海之中;蜿蜒曲折的河流,恰如一條綢帶貫穿其中,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秦嶺原鄉”圖……

山陽法官“秦嶺原鄉”鄉村遊帶出脫貧路

而眼前這一切,正在陳嶸的畫板上被一筆筆勾勒出來。

陳嶸來自甘肅慶陽,現是咸陽師範學院美術系大一學生,這是她第一次來法官廟村,這次和她一同前來寫生的師生共有62人。

“在這裡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出門便是‘風景’,特別適合寫生。”陳嶸邊畫邊說。

山陽法官“秦嶺原鄉”鄉村遊帶出脫貧路

民宿客棧悄然興起

法官廟村位於法官鎮政府以南2公里處,在冊貧困人口171戶695人。過去這裡曾是一片河灘地,人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2015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到這裡,經過兩三年的發展,昔日的“沙河灘”搖身變為美麗鄉村,成為省內美術院校的寫生基地,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前往。

鄉村遊慢慢火了,跟著受益的首先是村裡的貧困戶。張興海一家過去以務農和打零工維持生計,鄉村遊發展起來後,村上鼓勵其發展民宿客棧,但他卻有自己的考慮:“沒有像樣的配套設施怎麼敢開始?沒有人來住又該咋辦?”為了打消貧困戶的顧慮,村上成立的山陽縣法官農旅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按每戶1萬元的標準,統一為發展民宿客棧的貧困戶購置相關配套設施,並商定從每一批的旅遊接待收入中收回一部分費用,公司收回成本後,購買的配套器具歸貧困戶所有。

陳嶸和部分寫生的同學就是張興海接待的第一批遊客。“我們負責學生的食宿,每人每天收取30元,學生也不覺得貴,十幾天下來能淨掙2000多元。”除了享受到旅遊帶來的紅利,張興海還搞起了種植養殖業,養豬和種植中藥材一年為其帶來近萬元的收入。“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我不僅脫了貧,還有了持續穩定的收入,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信心。”

過去不敢搞,如今看到旅遊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貧困戶馮發梅心動了,她在包扶幹部的鼓勵下也搞起了民宿客棧。一年之前她家還是3間土房,如今三層小洋樓已經建成開門迎客了,這樣的變化令馮發梅不曾想到。在她的民宿客棧內,沙發、空調、電視、衣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窗明几淨,來自咸陽師範學院的4名老師就住在她家。“這一整套傢俱都是村上購置的,特別實用,一天按人均80元的食宿標準來算,光這次接待就能收入近4000元。”算起這筆旅遊收入,馮發梅喜不自禁。

“第一期我們引導支持15戶貧困戶發展民宿客棧,戶均可容納20餘人,通過示範帶動和相互競爭,逐步提升景區的接待能力和貧困戶的接待水平,使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法官鎮紀委書記陳民生說,4月中旬景區將會迎接今年第二撥實習學生,預計春夏兩季將接待四五批,這就為貧困戶穩步增加收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山陽法官“秦嶺原鄉”鄉村遊帶出脫貧路

鄉村遊帶火農家樂

行走在法官廟村,一條條通村通組路寬闊乾淨,一盞盞仿古太陽能路燈拔地而起,道路兩旁栽植的綠化苗木茁壯生長,新建的茶園小瀑布和月亮灣大瀑布等水體景觀引人注目……一項項基礎設施的改善,不僅完善了鄉村旅遊要素,也優化了群眾脫貧的條件。

離王家琴家幾步遠的姚萬里一家由於缺技術、缺資金而成為村裡的貧困戶。在扶貧政策的資助下,他靠扶貧貸款買了一臺剷車,在村裡到處攬活兒。同時,他的妻子在包扶幹部的幫助下辦起了農家樂,最多可接納四五十人。2017年,姚萬里一家年純收入3萬多元,成功脫貧摘帽。

“以前村民們大都外出務工,現在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辦農家樂,特別是節假日更是常常爆滿。休閒避暑、垂釣採摘,村裡的休閒農家樂既樂了遊客,又富了農民。”法官廟村支書姚廣東說。

在各級幫扶力量的幫助下,法官廟村緊扣“建設秦嶺原鄉,發展鄉村旅遊”這一主線,整合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要素,組織人員對農家樂重點區域進行摸底調查,開展食品衛生、消防安全、規範服務等宣傳培訓,全面推動農家樂休閒旅遊的發展。截至目前,法官廟村共發展農家樂集群2處、傳統文化業態集群2處,共經營旅遊相關門店31家,帶動當地30戶群眾脫貧致富。

山陽法官“秦嶺原鄉”鄉村遊帶出脫貧路

“旅遊+”產業複合效應凸顯

發展鄉村旅遊,實現旅遊資源要素與貧困地區其他資源要素的融合,必須增強“旅遊+”產業模式的複合效應,著力打造地方特色生態品牌。村文書姚麗就是其中的帶頭人之一。

2017年7月,姚麗在村裡辦起了粉條加工廠,最多時用工近20人,大多僱傭貧困戶,去年後半年生產的5000斤粉條剛一上市便售罄。“我們的原料大都是收購當地農民自己種的紅薯,由於口味純正、純手工製作,很受遊客的青睞。”姚麗說,在村幹部和能人大戶的帶動下,當地生產的九眼蓮、土雞蛋、茶葉、蜂蜜、核桃、紅薯粉條等系列產品走俏市場,並形成了“秦嶺原鄉”系列品牌,真正解決了貧困戶的增收致富無產業可做的問題。

與“能人帶戶”的旅遊扶貧模式相比,“企業帶村”帶動效果更加明顯。

商洛瑞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有機茶葉、休閒度假、旅遊觀光、水果採摘有機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科技企業。在瑞君的帶動下,法官“秦嶺原鄉”的旅遊要素和業態得到進一步提升,也直接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公司在法官廟村建設瑞君茶葉加工廠,吸納貧困戶30人從事勞務;流轉土地500餘畝,兌付租金45萬元;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組織開展蓮菜、大櫻桃、柿子種植和養魚技術培訓2場次80餘人次;興建九眼蓮基地500畝,並與40戶有條件的貧困戶簽訂採挖蓮菜協議,每戶淨收入1000餘元;櫻桃柿子採摘園及菊花觀光園100畝,帶動貧困戶75戶。

同時,公司建立“種苗銷售-技術指導-產品加工-線上線下銷售”的全方位產業鏈,解決好農戶茶葉、蓮菜等農副產品的銷路問題,累計銷售農副產品40餘萬元。通過勞務、流轉土地、產業發展,使相關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餘元。

“現在村裡的貧困戶不僅有了固定收入,還讓他們有面子、有尊嚴,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成為生態農業觀光園的一員,共同致富。”商洛瑞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傳慧說。

當前,法官廟村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九眼蓮種植、油菜及中華蜂養殖、鄉村旅遊、無公害核桃建園、有機茶園”等五大主導產業,實行中、長、短產業結合,做到戶戶有增收項目,家家有致富門路。截至目前,村上已發展300畝蓮菜、2000畝核桃、300畝茶園、500箱中華蜂、500畝油菜產業,逐漸構建起產業反哺旅遊業、旅遊觀光與產業發展相融共生的生態。

山陽法官“秦嶺原鄉”鄉村遊帶出脫貧路

旅遊扶貧之路越走越寬

一個月前,國家旅遊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旅遊扶貧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各地要結合旅遊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並通過多種旅遊扶貧途徑助力貧困人口脫貧。隨著國家旅遊扶貧政策的精細化,法官廟村的旅遊扶貧模式也越來越清晰。

“脫貧攻堅這幾年,村上實踐探索出了直接從事旅遊經營、參與接待服務、出售農副土特產品、土地流轉獲得租金、入股分紅等5種旅遊扶貧利益分配機制,讓貧困群眾成為旅遊扶貧開發利益共享的主體。”姚廣東說。

村上還通過探索“三變”改革,以“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為突破口,有效整合村集體和農戶分散的資源、資金,解決了村集體發展無產業、群眾致富無門路的問題。目前,由村上組建成立法官鎮法官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下轄法官農旅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和光伏電站兩個經營實體,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有效載體。村上將用於建設光伏電站的28萬元錢按貧困戶60%、村集體40%的比例進行折股投入,讓171戶695人貧困戶成為股東。將投入農旅公司的30萬元折股,讓貧困戶和全體村民成為法官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旅遊股3.66股/人。在利益分配方面,合作社經營淨利潤按30%作為公益金、公積金、風險金提留,其餘70%按照人口股、土地股、資金股持股數進行分紅。

“幾天前,來自浙江的十幾名遊客在村上買了3000多元的茶葉,這就是對我們生態品牌的認可。”法官農旅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程上行說,利用西嶺子梯田建設有機茶園300畝,引進瑞君和洹豐公司落地建成瑞君生態農業觀光園和梯田觀光有機茶園,年發展茶葉製品30噸,茶葉採摘和田間管理可吸納50餘人就業,帶動32戶群眾脫貧致富。

再也不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再也不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如今的法官廟村,家家戶戶有事幹,脫貧增收有來源。

在陳民生看來,未來的法官廟村將在打造豐富立體的原鄉體驗上下功夫,“春天組織遊客踏青、欣賞田園風光,夏天觀千畝荷塘、垂釣避暑,秋天進果園摘果嚐鮮等,讓遊客參與到當地特有的農村日常生產生活中,品味原汁原味的農村地域文化,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開心,最終獲得身心的愉悅和精神的放鬆。”

去年以來,法官廟村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將旅遊扶貧和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帶動脫貧的重要抓手,圓滿完成了“特色小鎮”建設任務,先後被授予“中國美麗鄉村百家範例”“國家美麗宜居村莊”“陝西省鄉村旅遊示範村”等榮譽稱號,成功創建了國家3A級景區,201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10880元,成功脫貧摘帽。

山陽法官“秦嶺原鄉”鄉村遊帶出脫貧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