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从来不鼓励别人生孩子?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文/娘娘说

作者/不老的鱼

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生二胎,要不要生三胎,从来都只和爱有关。

问及身边的朋友,你为什么要生孩子?

——因为意外;

——因为大家都生,自己不生很奇怪;

——因为婚姻太脆弱了,需要一个孩子来加固婚姻关系;

——因为喜欢孩子;

——因为不想两个人老了只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孩子在身边,感觉很凄凉;

——因为婆婆和妈妈觉得应该生……

越来越多的人把生孩子当成是应付差事,不情愿而为之,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生孩子,更不想生二胎。

“我只负责生,你们负责养“

“一孕傻三年,我有自己的事业,不能让生孩子耽误了我升职加薪“

“凭什么给你家传宗接代,我要遭这么多罪啊?“

“二胎?开玩笑,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

有人说大城市是最好的避孕药和结扎术,年轻人有太多的问题要考虑:如何更快的升职加薪?如何跟上司搞好关系?如何拿到更多的年终奖?如何挤出时间学一门外语?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财务自由?生孩子这件事,早就没有老一辈的观念那么强了。更何况,当你身边的人都在拼命奔跑的时候,你有什么勇气什么资本停下来安心造娃呢?孩子,对于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负累,因为接下来,又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如何不让孩子的到来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给孩子挑选靠谱保姆还是让老人过来帮忙?如何给孩子选学校?如何给孩子选兴趣班和早教班?孩子叛逆、早恋怎么办?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如何给孩子选大学专业?等等等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接踵而至,想想就头疼。

所以,生孩子、养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因为养孩子这件事产生家庭矛盾,闹离婚的也比比皆是。年轻人顾虑重重,不想、不敢冒这个险当然情有可原。

最终,能让人们奋不顾身的想要拥有一个孩子的动力只能是对彼此的爱。这一点,在二胎家庭中体现的则更为明显。一个女人,在生完一个孩子之后,依然有充足的爱和动力去再次经历这个过程,一定是自己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的。只有女人在怀孕、生孩子、养孩子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爱、包容、理解、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让她自在、充盈而幸福,才会主动选择再要一个孩子。

我为什么从来不鼓励别人生孩子?

去年看过一个美剧叫《我们这一天》,讲的是一对夫妻和他们养育的3个孩子之间的生活琐碎,虽极为平淡却非常治愈。无论生活给予他们什么,他们都能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互相陪伴,他们是最懂得彼此的知己,是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亲人。在这样的家庭里,爱让他们紧紧拥抱,即使面对生活的重压也一样咬着牙微笑着并肩前行。讲真,我很羡慕和向往这样的爱情、婚姻和家庭。家家都有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但是有的人就是能把它过得趣味无穷,这是本事。

我为什么从来不鼓励别人生孩子?

爱的源泉很重要。甜蜜而稳固的夫妻关系是女人生孩子的动力,是滋养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源泉,反过来,孩子也是增进夫妻关系的润滑剂和加固剂,孩子的到来,常常使夫妻关系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像绷紧的琴弦,稍一用力就会断。倘若两个相爱的人一起携手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期,那就是一起上过战场的战友,并肩战斗过的人不会轻易言散。滔滔不绝的江水和蜿蜒断续的溪流产生的动力是有天壤之别的。那些抛开了物质、阶级、社会地位、学历、工作、美貌、家庭,因为互相吸引而在一起的人,能够产生更多的原动力。任何外界的声音都没有内心的呐喊来得响亮,自发性产生的动力更持久并且更不易被摧毁。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好男人,共赴此生。

我为什么从来不鼓励别人生孩子?

爱的能力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事情。说到爱的能力,很多人都会捂嘴偷笑,我都活了几十年了,还要学习怎么去爱,这不是太可笑了吗。一点都不可笑,很多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领悟到怎么去爱。很多男人以为,我挣很多很多钱,给你买大house,给你请最贵的保姆,给孩子上最好的国际学校就是对你好,就是对你的爱。其实不然,这一切都比不上你陪她一整天或者吵架的时候让着她哄着她,好好对待自己的亲人比什么都重要。

首先要好好说话,一个成年人的标志就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容易说一些出格的话,虽然不是本意,但是杀伤力却很强。两个人朝夕相处,磕磕碰碰当然是难免的,起了争执冲突,怎样才能不说伤人的话呢?一定要把对方放在你的战线上,你们是夫妻不是敌人,虽然观点不同但是目标一致,永远不要把另一半当做你的敌人,才不会在争执的时候进行人身攻击,因为ta的血槽少一点对你没有半点好处。另外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事情,这一点几乎被说烂了但是做到的人极少,因为需要很强的自制力和同理心,需要两个人本着初心共同学习和实践。

其次,仪式感很重要。比如《我们这一天》中有一年感恩节全家一起驱车去外婆家,结果车子在路上抛锚,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路边的小旅馆过节了。周围什么都没有,老婆孩子还饿着肚子,因为车子抛锚孩子们耿耿于怀,心情都很低落,怎么办呢?机智的爸爸为了哄孩子们开心搞笑扮演杷吉姆·里克,问旅馆主人借来了一盘《警察学校3》的光碟,然后利用现有的火炉和饼干来了一场室内的烧烤。孩子们的情绪瞬间被点燃,这个“意外”的感恩节活动变成了他们日后几十年的感恩节传统,一个简单的仪式,打破了时间,保存了所有关于爱的记忆。

我为什么从来不鼓励别人生孩子?

最后,懂你是因为爱你。《我们这一天》中三个孩子老大凯文又帅又有趣,深受女孩子喜欢,却总是被爸妈忽略;孪生妹妹凯特被肥胖困恼,内心极度自卑;收养的黑人孩子兰道尔虽然智力超群,却一直被自己的身世困扰。三个孩子都像是普通孩子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从小开始吵架、冲突就时而发生,到了中年,各自面临中年危机,苦不堪言,想找个人诉苦的时候,三个人都会第一个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是陪伴着自己长大的人,手足之情让误会消融在时间的长河里,父母终有一日会离去,而他们,就是最懂你的人。

我为什么从来不鼓励别人生孩子?

幸福的家庭让爱延续。我们总说,长大了,我们便活成了父母的样子。的确,父母的生活习惯早就潜移默化的像烙印一样贴在我们身上。从父亲第一次教你系领带,到你教自己的孩子系领带;从父母家精心烤制的感恩节火鸡到自己小家不可或缺的感恩节火鸡;从自己小时候每年生日的例行公事,到自己孩子每年生日时候的重要仪式;从父母家的照片墙到自己家的照片墙。一代到一代,延续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更是血浓于水的爱。如今我们给孩子的一切,好的,坏的,都有可能原封不动的传递给将来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创造专属的仪式,打造共同的信念,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

生活从来就不易,它不会因为一两个孩子的到来变得更加面目全非,如果有,也不是因为孩子造成的,是因为夫妻两人本来的问题,孩子没有道理成为替罪羊。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爱的延续,若是变成了爱的包袱,不要也罢。


生不生孩子是人家自己的事儿,我从来不鼓励别人生孩子。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