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韓寒指責爆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這篇文章有什麼問題嗎?

小眀同學不是我

有問題,有大問題,就像韓寒所說的,這篇文章的標題我都討厭。

同齡人和我除了年齡近似之外還有什麼關係,我們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的朋友,不同的職業,為什麼胡瑋煒套現了15億就說我被拋棄了呢?我又不是被她包養的小白臉。

我們再看胡瑋煒所謂的“成功史”,也只是盲目流竄的資本偶然間吹出來的一個大泡泡而已,當年搞“共享經濟”的那批人99.99%都死了,她不過是當中最幸運的一個。

文章鼓吹我們去創業,也不過是讓我們成為那萬分之一的成功率的分母而已。雖然不是全部,但肯定有人因為這片文章就頭腦一熱,不顧生死地去創業。可文章的作者是不會為你創業負責的。

作者的文字朋友朋友圈微商那般的煽動性,大家可以自行鑑賞一下: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中年都如約而至。
  然而,三年前還是普通記者的胡瑋煒,不動聲色的走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看著照片裡胡瑋煒柔弱的樣子,你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商業女精英。
  然而就是這樣,你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的拋棄你。

(胡瑋煒如此厲害,竟然也比不過這位微商,他三年的收入遠遠超過了15億)

這片文章的作者其實和朋友圈的微商動態一樣,販賣的是焦慮和恐慌,然後就引你“上道”把你拖進火坑。

要是真信了作者的邪,估計就離成仙不遠了。

因為如果按照文章中所宣揚的拜金主義價值觀去做事的話,第一件事恐怕就是要把全部家當都拿去買彩票,因為只有中大獎才可能一夜暴富,成為不被拋棄的那批人,同時心安理得地“拋棄”其他人(窮人),做一個勝利者和人生的主人。

但是即使中大獎了,又能怎麼樣呢?除了彩票發行方找的託,哪個中大獎(五百萬以上)的人沒有被大獎搞得家破人亡?

就算直接給你15個億人民幣,也得有命花啊,15個億人民幣足以讓世界上任何一個以獲利為目的的犯罪集團心動了。就算沒有犯罪集團盯上你,你的親戚(包括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朋友,也足以要了你的命。

德不配財,必遭禍殃。只有當你的能力足以掌控你所擁有的財富的時候,這些財富才真的是你的。

有時候有錢,並不能帶來幸福。小目標是一個億的王健林已經快涼涼了,不想當首富的馬雲還有很大的潛力成為首富。

馬雲和他的妻子聊天的時候就已經作出這麼一個結論:人生的目標不應該是成為一個很有錢的人,而是成為受人尊重也不缺生活費用的人。

所以賺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實現自己的人生的價值,在某一個領域得到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是用金錢去衡量的。不過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依然需要足夠的經濟收入,畢竟我們不能只過,我們還必須保證肉體的存在。

而文章中的成功是完全由金錢去衡量的,哪怕成為北上廣寫字樓裡的總監也不成功,而在三四線城市過著平淡到能一眼看到頭的日子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可如果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生活呢?如果在這樣的崗位他們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受到大家的尊敬呢?難道他們就非要去創業,非要去成為老闆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並且在這個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

當然,如果一個人真的想要做老闆,想要成為億萬富翁,誰也不能阻止他。可是他不能因為別人不想當老闆,或者當不成老闆就鄙視別人,這種想法是不能被容忍的。

而且我們也不必因為同齡人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內心焦慮或者心灰意冷,自暴自棄。人比人,氣死人,自己活得開心就好。

如果非要超過所有人,恐怕累死也做不到。下面的這些人,你能超越幾個?

(以下截圖來自微博網友)


電影毒角獸

微博上,一個叫“北京大土豆”的博主宣稱,“在北京,年入百萬剛脫貧”。


畢業十年,同學月薪10萬,而你1萬;創業不易,你的公司剛實現盈利,別人的已經上市。多少人熬著夜灌著咖啡做策劃,改著不知被拒絕多少次的方案;多少人一頭扎進了創業的新浪潮中,摸水過河中也早已顧不得被消耗的身體……多少晝夜,你都輾轉反側,生怕自己在時代的浪潮中、在同齡人千軍萬馬的超越中逐漸消失。好像只有讓自己筋疲力盡才能稍許安慰自己不被甩的太遠。拉近那可憐的距離。

但事實卻是,在金錢與成功的驅使下,無數成功的例子都向平凡者傳遞著放大的焦慮,還未腳踏實地就已心意迷亂。

是的,毀掉你的不是被同齡人拋棄,而是你的焦慮。

韓寒曾反問過:“沒有賺到大錢就要被同齡人拋棄?”當然,韓寒這樣從出道就站在中心,走上快車道一路飛奔的人不會懂,身為平凡人,不能邁上快車道的人的壓力究竟有多大。

在一個全民渴望暴富的時代,已經安放不了一個默默奮鬥的背影。

但霍老爺要說的是,越是渴望暴富,越是走不了捷徑。越是想成功,越是要做自己的事。


你的焦慮卻讓你只看到了別人的光鮮亮麗、看不到別人和你一樣甚至十倍努力的付出;你的焦慮讓你喘息著無法專注手中之事也無法看清終點;你的焦慮讓你忽視了成功的少數性卻偏偏注視著成功後的金碧輝煌。正是這種求而不得的心態不僅影響了你的選擇還讓你迷失了自我。不僅被別人的選擇所束縛更忘卻了自己的初心和目的。

毀掉你的從來都不是被同齡人拋棄,而是你的焦慮。這些令我們目眩神迷的成功,實際上是我們的束縛,逼迫我們改變方向,逼迫我們放下自己的事。

與其豔羨不得,不如迴歸自我。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自己的事。

中國文化裡講守拙,其實就是要剔除雜念,不要被外物束縛。但是這樣的精神在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越來越少。

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斷精進磨練自己,永不滿足。只有這樣才能有可能成功,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專注,排除雜念,用心去做。



霍老爺

這次我挺韓寒,堅決挺他!

那個刷遍全網的文章,鋪天蓋地而來,弄得我楊角風心都癢癢的,可惜自己沒有這命,還是安安穩穩工作,安安穩穩寫文章吧!

關鍵在於,我有自知之明,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有自知之明!這篇文章太有魔性了,引人入勝,像一把刀一樣,一刀一刀的割著你的自尊心,彷彿我當個小主管還錯了?有個小肚子就醜的不能見人了?三四線城市都不能住人了?我一年掙十來萬得死了?

就像韓寒說的那樣,這類毒雞湯:

不光是在販賣焦慮,還在製造恐慌。

“焦慮”這個詞是羅振宇教給我的,在他說書之前,我是不懂什麼叫焦慮的,自從聽了他的書,我突然就覺得自己本來很幸福的生活,被毀了……

看這個題目就非常聳人聽聞,《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生活已經不易,幹嘛還不放過我們這一批80後90後,我們招你惹你了,你平白無故的就給我們戴緊箍兒,給我們念緊箍咒?

本來,我生活的很幸福的,有車有房,有家人孩子,朝九晚五的上班,晚上還能寫寫作,聊聊天,生活也挺愜意的。

可是自從有了這類人,我們的生活就變得非常糟糕……

不是我們糟糕,是對比的糟糕……

就像韓寒所說的那樣,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什麼,為什麼非要給我扣上焦慮的帽子?

我怎麼就被拋棄了?被你嗎?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拋棄,那麼全中國還剩下多少人活著?馬雲嗎?奶茶妹妹嗎?

一個“拋棄”詞語的使用,讓人非常不舒服,我不知道他舉例的胡瑋煒敢不敢說拋棄二字?

請問她不吃飯嗎?不需要飯店的大廚幫她做飯嗎?她不購物嗎?不需要超市營業員給她算賬嗎?即使她不出門購物,難道也不需要快遞員嗎?她不理髮嗎?她不坐車嗎?她不旅遊嗎?……

這些給她服務的人,她敢拋棄嗎?

對!她絕對不敢,正是千千萬萬這種普通人,才撐起了她十五億的價值,沒有千千萬萬個長著小肚腩的人、農民、工人、公務員去騎共享單車,何來的十五億?

當然這不是她的話,而是這篇文章作者的話,就這樣無情的把矛頭對準了這個億萬富翁!

這種謬論就像阿里巴巴可以拋棄千千萬萬個網店主、快遞員、商品工廠工人一樣滑稽。

崗位沒有貴賤之分,不要人為的再製造這種恐慌,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快樂,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煩惱,你永遠不要評價一個人的工作到底有沒有意義!

就像楊角風一樣,當你不能像楊角風一樣寫胡說八道的文章的話,你又怎麼評價人家就是胡說八道了呢?

想通了,自然就懂了!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有一種套路可能從人類文明誕生之初已有,但今天用出這種套路,還是可以忽悠一大群人!這種套路說糙點叫打一巴掌給一舔棗,說抽象點叫製造恐懼,再給你一顆安心藥。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道士說這個話題的原因,因為這個套路從古至今宗教玩的最溜!君不見凡事邪教總說末日快了,2012年前多少邪教預言要世界毀滅,但皈依他們就可倖免。

當然道教也有這種套路,但相對來說道教玩這個比較有品,沒那麼下作,所以道教不會製造太虛的恐慌。

這幾天很火的《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就是在用這種套路玩人了。

文章一開始就在用一個和你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用她的成就來證明你的同齡人已經拋棄你了。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和她的相同點就是同齡人而已。

這就像真的有世界末日一樣,依照天文物理學太陽的確會衰老,在衰老成紅巨星前地球就會被烤乾,但問題是這是多少億萬年後的事了,和我們毫無關係啊!這就像胡瑋煒除了和你是同齡人外和你毫無關係,她是不是百萬富翁,她都和你沒關係。既然沒關係?怎麼拋棄你?

後面文章又用沒有名字的人來製造相同的焦慮,這些沒有名字的人會被我們自動帶入知道的成功人士;然後又用時代拋棄人來增強這個概念,但問題是時代是不同年齡的人一起創造的,文章中想說的同齡人中的成功人士是個人而已,兩者毫無關係。

文章最後皈依邪教區別不大。和大家想的不同,如果你看過邪教資料,你會發現邪教明面上也是教人向好,只是他們教人向好的過程中給人植入了極端思想。

這篇文章的最後就是用一系列沒有具體意義的詞彙,來讓人皈依,使人感到自己得到了,自己擁有了。還說“願你看清這個時代,知道自己想去哪裡,”真的知道自己想去哪裡的人,怎麼會因為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感受到焦慮了?作者和胡瑋煒有什麼關係?怎麼知道她的成功是因為他說的特質?

但這只是在欺騙而已,文章最可惡的地方這篇有把年輕人變成中年人乃至於老年人的勢頭。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裡才將其和邪教對比。

但你們不要覺得這只是針對這一篇文章啊!對不起,這裡針對的是所有制造焦慮的文章,絕大部分製造焦慮的文章都有這個勢頭,都想把中國的年輕人變成老年人,畢竟他們都知道女人、孩子、老年人的錢最好賺。

讓年輕人成了老年人,這年輕人便如老者一般好騙了。我們年輕人常常取消老年人瘋了一樣購買毫無價值的保健品,這是因為老年人焦慮病和死。當年輕人焦慮未來到一定地步後,也會如老年人一般好騙。

他們為的是一己私慾,但做的卻是滅國之根基的事。梁啟超有一篇文章叫《少年中國說》,此文的含義,毛主席說的最為明確,就是“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世界是屬於你們的。”

梁啟超在的那個時候清朝積貧積弱,大清被日本和歐洲稱為“老大帝國”,這裡的老大不是黑社會老大那種老大,指的是行將就木衰老病弱的老年人,等於“東亞病夫”一詞。

而梁啟超則以少年中國對之,認為“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只要我們中國人的心是年輕的,那麼中國便是少年中國,倘若中國人的心都老了,那麼哎!幸運的是我們今日所在的中國便是少年中國!國家欣欣向榮,朝氣蓬勃。

這些人做的是把青年變成老年,這種老年心態的年輕人多了,我們在的時代就不會是少年中國了。

《少年中國說》裡還說:“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這憂慮不就是焦慮。其後梁啟超言:“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

販賣焦慮的文章總是要販賣雞湯和成功學,但在先賢眼中,焦慮者沒有成功的可能,只有毀滅和衰老。因為這種焦慮的心態本是老年,而“老年人如秋後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秋天的螞蚱,再跳,也跳不出什麼!

上文說的宏觀,具體到個人更觸目驚心!一個年輕人的心是老年人了?不就等於拋棄了同齡人?換言之不就是被同齡人拋棄了!

一個年輕人因陌生人的成功而焦慮,陌生人成功者有多少?他看一次焦慮一次,這種焦慮早晚針對所有人的嫉妒。不談嫉妒的心態多中老年,誰喜歡和這種人做朋友啊?

還相信同齡人只要成功了,就一定會拋棄自己,這人是多沒安全感啊?是多不相信人性的良善啊?就這種極端的心態去談什麼“格局”,鼠目寸光而已。有你好了一定會拋棄我,不理我的心態去交朋友的人,當他的朋友得多麼難受啊?

所以說相信自己被同齡人拋棄的人不僅會被人拋棄,還會很快被這個朝氣蓬勃的時代拋棄!


全真道士梁興揚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這篇文章,當然有問題。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千萬不要在你本該奮鬥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千萬不要在年輕時不愛錢,不愛努力和打拼,每天過得雲淡風輕。”鼓吹的是一種功利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彷彿只有功成名就、日進斗金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但是正如韓寒所說,“沒有賺到大錢就叫被同齡人拋棄了嗎?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幹活認真生活,成功的定義絕不只是套現幾億十幾億”。

不,恰恰相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不是不焦慮,而是過於焦慮了。的確,這個時代有太多讓人焦慮的理由。公園裡為子女相親的父母們為何以收入、房子、戶口衡量相親對象?因為太焦慮了,階級固化、戶籍制度、高漲的房價、獨身子女造成的養老風險,他們在現實考慮下功利地為子女明碼標價。年輕人也太焦慮了,華為45歲退休(背後的激烈職場競爭),一生大病立刻返貧,學區房,他們有太多焦慮的理由。所以無數篇“焦慮體”文章迅速獲得“十萬加”。

韓寒在反駁那篇爆文時寫,“身價千億的首富,面對一個園丁,一個美編,一個程序員,都不存在拋棄不拋棄的關係,時代裡不同人就是有著不同的分工和命運,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於現狀或不甘如此都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意願,他人不可強加。”他的這句話也不盡然對,因為很多人的“分工與命運”並非出於“自己的內心意願”,事實上,他們焦慮不已,不安現狀但是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縱然胡瑋煒創業成功,她能和王思聰作比嗎?不是付出,就一定有收穫?

但這怎麼辦呢?就一位焦慮,悶頭直衝嗎?當然不。當這個時代的焦慮瀰漫時,你該問問,是什麼讓你如此焦慮。與其製造焦慮,不如好好想一想,背後的結構問題。畢竟焦慮與恐慌的情緒,已經足夠多了。


每日人物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這篇文章的作者王耳朵是我很多年前就認識的老朋友,他原來也是和我的身份是一樣的媒體評論員,就職於中部某省份很有影響力的媒體,後來隨著媒體的不景氣,他就離開了當地那家媒體,相當於自己做了一個公號創業了。

他創業以來,這個公號的風格一直是走職場勵志或者說是略帶一點雞湯風格的文章寫作。寫的這一兩年來,還是有多篇文章有刷屏效應的,10萬+的篇數也不少,看來他的這個轉型的路數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但可惜的是,即使這篇文章刷屏,也有了很大的爭議,可和當初咪蒙一夜爆紅很大不一樣的是,大家雖然關注這篇文章,但是大家並沒有關注到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耳朵,很多被轉的文章並不是他的公號,所以也就導致了雖然有刷屏的爆款文章,但卻並沒有直接導流,讓他的公號火爆起來,快速提升他的號粉絲量。

之前我跟他交流過,問他公號寫錯現在收益如何?當時他跟我說的也是比較將就的一種收入吧,談不上有特別高的收益,和頭部流量的那些大號是不能比的,不知道現在是否會好一些。

但從我對他公號近一段時間的觀察,雖然有一些軟文或者說廣告的一些文章,但相對來說數量不是特別多,而且這些廣告更多的是硬廣模式,所以也可能意味著相對來說收益不是特別的顯著。行業都知道,軟廣的價位基本上都高於硬廣的。

其實回到這篇文章,我覺得也並沒有大家爭議的那麼不堪,尤其是韓寒所批判的那樣。至少我很理解王耳朵兄這篇文章的意思,是想不斷地鞭策身處在80後這一代人,可能很多人已經鬆懈下來,已經開始停止成長停止學習了。那麼相對來說,那些成就顯著的同年齡人的一些故事和經歷,或許能夠給這些人一些鞭策。我覺得這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問題。至少每當看到那些和我同齡人取得事業有成,對我來說,都是羨慕妒忌恨,同時也激勵自己要更加努力!


張天潘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值得被當成勵志故事來宣揚的創業傳奇。摩拜的創業歷程,其實質是在風投的“瘋投”下催生出來的神話,並不適於普羅大眾,因為這不過是資本在玩錢生錢的遊戲,最後砸在誰手裡目前還不好說。

先看下這個創業故事的本質:大約6個月前,摩拜獲得騰訊6億美元E輪投資,之後,被估值最高達30億美元,到現在被美團作價37億美元收購,說明不了別的,只能說明了資本的瘋狂。

共享經濟本來就是一個概念,幾年過去了,目前還在共享的真正意義上的又有幾個,就共享單車來說,除了個別的成功者,其他的追隨者不是在創業的路上奔跑,就是死在了創業的路上。

若說共享,傳統的酒店也是共享,公共汽車也是共享,聽說共享到最後連充電寶都炒作成共享經濟之後,我只能用黔驢技窮來形容了

換句話說,摩拜的成功只是極少概率的事件。現在有人炮製出這篇《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純粹是為了博眼球。而中間所倡導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只能說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作者正是掐準了年輕人痛點,就是為錢所困的現實要害,才寫出了這樣的文章。即便是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看到這樣的文章,也一定是不以為然的。



韓寒說的沒錯,這樣的文章不僅販賣焦慮,還在製造恐慌。80、90後的年輕人本來就生活在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現在如果以極少概率的事件,來刺激大多數的人,就為了那麼點流量,這樣寫,這樣做,本身就用心險惡。


布穀視界



原文作者中的核心觀點是“不要千萬不要在你本該奮鬥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千萬不要在年輕時不愛錢,不愛努力和打拼,每天過的雲淡風輕”然後蹭了一下共享單車摩拜的創始人公司併購退出的案例,用胡煒煒80後年齡為話題,向本已經深陷焦慮水深火熱的當代都市眾生狠狠的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疼的人說不出滋味來。

初看此文的時候我也在作者居高臨下鞭策眾生努力賺錢的態度下狠狠的內疚了一把“同樣是年輕人,人家都已經身價幾十億了,我在這個諾大的北京奮鬥快三年了依然還在擔心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可能被炒魷魚”本來好好的心情看完之後,空覺很勵志,但是焦慮之後又陷入深深的絕望,十幾億啊!!!

不從道德層面單純從閱讀人的感受方面此文都只可用很糟糕來形容。勾起人超越自身環境的焦慮和慾望,最後卻沒有解決之道。所謂空談誤國,不過如此。如果僅僅是作者自己發一下牢騷也就罷了,

問題是他把自己對超越自身成就的羨慕轉化成對別人生活的否定,這個就讓人很不能接受了。


昨天還跟朋友探討一個話題,10年前我們剛上高中,所讀學校是國家教育資源非常匱乏的5線小縣城,學校為了凸顯對優秀學生的重視在高中一年級的尖子學生組織了一次北京夏令營,重點參觀了北大和清華。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讓我們在北大和清華的校訓面前勵志宣告(等同於發誓)一下將來是考北大還是清華,同行的20多位學生在老師的“鼓動”下出學校的時候已經在心裡狠狠的對自己說:一定要來這裡上大學。


因為我自己很嚮往律師這個職業,所以內心早早的就定下來中國政法大學的高考目標,因為沒有把北大清華作為目標還被帶隊老師深深鄙視了一把。


然後厄運就來了,回學校後為了激勵學生們不忘“初心”連早操的口號都換成“爭考清華,共進北大”,最後我們這一屆學生在縣裡高中拼了命的努力之後最好的成績都沒達到211的院校,一半同學選擇了去市重點中學補習,這是後話。

很難想象一個很多年才出一個北大的教育水平落後縣城,老師們那裡來的自信讓幾十個學生定目標都是清華北大,那個時候真的是懵懵懂懂,越到後面學習出問題的時候看著牆上北大清華的目標那叫一個絕望,真不知道是怎麼挺過來的,想想都後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最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兒,在自身的環境中朝著自己的天賦努力才是職業的最大幸運。身邊的人再好,跟自己這邊兒火候不搭,終究也是人家的菜,只聞著別人鍋裡的香看不見自己碗裡的好,著實是件讓人悲傷的事兒


本文作者如果自己羨慕胡煒煒的三年十幾億那是個人的事兒,但是把大多數人為之而不可為的事兒強加到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身上,潑一碗毒雞湯到人家身上不算還否定我們真實的生活,製造恐慌感,這事兒不地道!


從事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工作,重度旅行患者

堅信無論自身成長還是資產配置,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是不二之選


蘇珊職場進化論

把王耳朵的原文和韓寒針對該文的微博找來看了下,雖然我個人更加同意韓寒,但也不覺得王耳朵有什麼錯。

但是客觀上,他的文章給人金錢和地位至上,沒錢或者地位低的人,就一定會被朋友被社會拋棄的印象,想來這是韓寒懟他的原因,也是大多數人不同意他的原因。我也嚴重不同意勵志的導向或成功的標準只有一個維度,即掙大錢、做高管、過富人的生活,這既不符合社會現實,也不符合當下價值取向多元,對成功的認識也越加多元的社會潮流。因為無論哪個社會,都會是寶塔形結構,有錢人和社會地位高的人,永遠不會是大多數。

現實生活中的同學朋友,同行幾年後分岔,各奔前程總是自然現象。若干年後聚會,也總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雖然我們周圍,肯定不乏趨炎附勢之徒,不乏削尖腦袋往上鑽的宵小,但不分貴賤,無論高低,更看重朋友和同學情、互相依賴互相幫助的,也不在少數。

相比較而言,韓寒的文章雖然言詞犀利,但價值取向更正一些。一個人怎樣算成功?錢不是標準,地位不是目標,積極樂觀向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對家庭對社會還有一定作用,我認為,就是成功。至於韓寒文中提到的所謂“製造恐慌”倒也不至於,相信現在的讀者有足夠的鑑別能力,有選擇自己所喜愛和需要的生活的定力,也知道哪種雞湯適合自己哪種不適合。


世界真的很大

《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只傳遞了一個價值觀:只有錢,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正如韓寒所指責的那樣“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在製造恐慌”。

文章中,滿眼的都是“拋棄”、“退步”、“憂慮”,認為成功的價值觀是“買房”、“買車”、“創業”,如果你稍稍有鬆懈,你就會被落下了。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緩慢成長,也是一種退步。

不單是這一個文章如此喧嚷,很多職場爆文都是製造焦慮,妄圖這個世界只有一個評價標準:“財富”。沒有錢,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歸零了。千萬不要在年輕時不愛錢,不愛努力和打拼,每天過得雲淡風輕。

這本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有人跑的快,有人跑的慢,有人愛散步,但這類文章偏偏宣傳一個標準:只能快,不能慢,更不能走。何不,製造出一個機器人的世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