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谭孝生

不同的境界层次会对“格物”有不同的经验理解甚至超验体会。

我们一般的理解,“物”仅指物质,但儒道经典里的“物”,也包括精神。甚至在论及生命现象时,“物”就不指物质了,它特指与物质有交互关系的精神世界里的一切物化现象,包括物质在精神世界的投影(我们对物质的直接印象)、残影(记忆)、扭曲异化(我们那些奇怪的理解和对记忆的加工、对未来的想象等等),以及这些作用的各种扰动、混合。

整个生命现象里,我们每个人的精神领域里,除了与物质有交集扰动的这部分精神以外,还有一个理想的“地方”,或者说是一个理想的“东西”,它与现实世界的物质没有任何关系,是独立存在于“物”外的,这个“东西”,一般被称为“主”,也叫“心王”,或者单用一个“心”字或“王”字,禅宗有时也把这个叫“我”,都是一回事情。

但是,这个东西很难说,它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无体而有用,也不是什么秘密,古今中外各色经典都在讲这个东西。

我们对于生命现象的认知,到了“心王”这个层面,再往“里”,就没有意义了,除非根本就没到。而对于“心王”的认知,并不是非要天天挂在嘴边才叫明了,实际上“心王”本身都是似有非有的,当我们尽于“物”的时候,对面便是心王,当我们坐入心王时,所见皆物,所以,在极致处,“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人都是,居阴则遍行于阳,居阳则遍行于阴的。

“格物”二字,没有明讲“心王”,是因为,唯有居于“心王之所”,才能“格尽其物”,非“格尽其物”,不足以坐入“心王之所”。

具体到“格物”的“格”字,是各安其位、各适其职。也就是把我们脑子里的“物”,和现实世界的外物,要一一对应,而且真实不虚,外边是什么样,里边也是什么样,这样就不会自己马扁自己,真正到这一步,也就自然能坐入心王之境,就能“致知”。


n是名n

格,有天格,地格,人格。起名上有讲究这些天地人格的。对于人,有人格,品格。天与地有格与品格吗?品格与人格又是什么呢?品德,品行。综合天格,地格,人格之格有道的意思。人在生存之中秉道而行,天是有道的,天道。世界有宇宙,天体中物体运动有运行规律。地也有道,人间万物顺时而生,顺时而亡。人间也有道,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但人怎样行道呢?李白蜀道之难不只山高路险难行,也有人间世道艰难胜于蜀道难攀行。人生于物质之中,存于大自然的万物之中。人在人群中生存,人常见人。人心难见。在遇到事情在个人经历中体察世情不易。因此把心寄情于山水,梅兰出菊,月鹤松雪。把内心秉行的道,通过对物的使用与寄情上,表达人内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要遵道,就要循道。认识物以明心,为己所用。就要研究物。因此人类发明汉字,搞发明创造,观察事物属性,物体规律,世界运行规律。通过对自然之物观察与改进中,学习有益的,人物共通之理。增智养性,提高人的认识与德性。在生活在社会中更好遵道。

识道行道。人人之道不同。见诗识人,文如其人,大抵不差。内心秉正之人有鲁迅甩笔为刀,内心充满生活情,文中多日常。脱俗之人多高洁,陶渊明。洒脱的如李白的诗。爱民的如杜甫的文。把个人的情感,追求的人生走向,秉行的人之道在对物的体察中表达出来。格物致人,通过自己言物抒情向他人表达己心之志。格物,于观察物理上表现自己的人格操守。


圃香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格物致知,通过研究事物,获取知识。通俗的讲,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与学习的过程。

在古代,格物致知就是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基础学习过程。

怎么这样讲?我们来看:

儒家经典“大学”里面,一个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为第一个阶段,即完成基础的学习阶段,也就是说,一个人考取功名之前的修学业阶段。学习内容为史地经典,以及诸子百家,五经四书等等。

诚意,正心,为第二个过程。这个过程注重自己的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忠、孝、诚、敬、正、和之心。

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前两个阶段是并行发展的,这两个阶段也可以称之为一个人“从文”的阶段。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正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因为知识当中包含这些东西。

古人入仕从政的两个途径是,一个是科举入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这样子的。另一个是习武入仕,成为武将,跟随皇帝南征北战,最后封爵封侯。

齐家,是第四个阶段。也就是说,在家中的孝和悌的阶段。孝为孝敬父母,悌为尊重兄长,友爱四邻。

治国、平天下,为最高阶段。当封爵封侯之后,就有治理一城一国一个地区的能力,也有护佑天下的施展余地,治国安邦。


上述,是一个人在儒家思想统帅下的成长过程。格物致知,那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就是完成基础学习的过程。

至于说王阳明,对格物的理解已经是后来的事儿了。孔孟之道是儒家正统思想,王阳明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但是杂入了更多的唯心论,唯心主义思想,不能说儒家思想的正统。


高考元学力岳峰

“格物”一词的本意是深刻研究某一物或事物,而后从中有所得,总结出的规律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

王阳明格物,以竹子为研究对象,在竹林中与竹对话,格竹七日累到吐血,但始终不得要领,直到后来龙场悟道,把平生所学全部用在了现实的实践中,从而得出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心外无物”,


对外境事物的判断,都来自自己的内心,如何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解读出内在的本质,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由格物而致知,只有良知才是钥匙,否则智巧就容易走向了歧途。

牛顿“格”苹果而知“万有引力定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全息性,透过千变万化的外表外形,内在的规律只有一个,老子把它称为“道”,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出来。

《黄帝阴符经》中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也是再说人体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相互融通相互影响。

说到根本是心念与外界客观事物的关系,一群人的集约性意识,会集聚形成一股合力,“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集体的意识是合于天道的善良,那么此地也会海晏河清,多平安吉祥。

乾隆曾经训诫官吏:有的人到哪儿上任哪有灾害,可见是人出了问题。


佛家的空性智慧谈到,五蕴皆空,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心念所化现,一念一世界。

格物便是当下所遇的一切事物皆是最好的遇见,或许在启发,或许再告知,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儿,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决定什么样的遇见。


汉字在人间

格物是一个动宾短语,“格"是一个动词,可以理解为观察、了解、研究,“物"是动词"格"渉及的对象,指生活环境中的客观事物。

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待我们去发现、学习、运用。"格物"强调的就是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不能完全沉迷于书本不能自拔,而要到生活中去寻求启发和灵感,就是古人说的“道法自然"。

"格物"只是手段和过程,其目的是“求知"。


老韩闲聊

要明白「格物」是什么意思?首先要明白《大学》是一本什么书?而要明白《大学》是本什么书,又必须明白孔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从根本上来说,孔子学问的核心是教人「心智系统转换」,孔子就是一个教人「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练。

我们非常熟悉的儒学经典《大学》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从「心智系统转换」的原理、方法、细节、过程都面面俱到……

《中庸》用今天的教科书分类来看,就是一本「心智系统转换」的教辅书,主要是孔子对于在「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的讲解。

《论语》则是孔子对弟子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点评以及弟子的学习心得。

因此,我们要真正认识「格物」的意思,先要把这些大关系先理请了,然后在这种大关系中,来认识「格物」的真正含义。

「格物」其实是「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三大心智系统调整技术之一,这三大心智系统调整技术就是:「格物」、「诚意」、「正心」,请看下图:

大家可以 仔细看一下上图,这张图就是《大学》内含的结构图。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格物」是「诚意」的基础,那么,这个「格物」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人的两套心智系统。

我们平时所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统,这套心智系统的特点是,依据已有的经验、观念、知识、偏见、预期来看到事物。

换个角度来说,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所谓的「物」,并不是「物」的本身,而是存在于人意识中的经验、观念、知识、偏见、预期。

所以,一个想要从第一套心智系统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首先,就必须抛开自己的经验、观念、知识、偏见、预期,这就是「格物」的意思。

「格」字本身就有破除、打破的意思。

请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心智玩家

先说答案。

格物,就是将“物”的本质正确标识出来的意思。

换句现在的话就是:正确的认识世界。

格物,不仅仅是认识事物现在的样子,更要认识到事物从何而来,因何而生,如何成长,又为何消亡。

出处

格物一词,语出《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木、夊、口组成。

木,本也;

夊,脚掌反象;

口,洞口;

格,有返本之意。

如何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那就是要返回到世界的源头,去完整认识万事万物无穷造化的根源,认识他们的生、长、成、亡。

认识世界

世界是如何而来的?

《道德经》代表的华夏道易思想认为是这样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现象。

我们可以体察到的事物,感知到的变化,就出现了。

任何事物,任何变化,都根源于“道”。

因此,认识世界的前提条件,就是掌握道易的思想。

形而上的道易思想,在伏羲时代,演化出象数的思维,河图洛书,便是对天道运行的符号标识,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黄帝的时代,文字发明了,华夏人用象形文字这样的自然语言去拟合自然的生活,这是人文时代的格物。

所谓的格物,并不是随便拉个框架,找个抽屉、格子,把事物往里一塞,就万事大吉。

而是要观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

为何格物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达诚意,达诚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齐家,以道齐家者可以以道治国,以道治国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格竹子?

不为也。

以上


平凡2850

理解格物,就必须理解致知,还必须做到诚意正心,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诚意正心,心无旁骛,我们就可能体会到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就会进入无知无欲的境界,就会体会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就理解了格物就是本来无一物。


煮茶闻书香

格,甲骨文,表示行军作战。有的金文,表示用木械进犯、攻击。——《象形字典》。在这篇文章的语境中,把它解释为“介入”更合适。格,引申为:规则、标准、规限物、方框、线框等。

人可以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接触到的、学习到的事物进行认知,也可以利用工具、仪器对事物进行认知,人可以进行直接的认知行为,也可以进行间接的认知行为。

人可以认知的事物,都是和自己发生联系的事物,这种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和人没有联系的事物,对任何人的世界不产生任何影响,人无法去认知。这就是人认知的局限。

以上种种人的认知方式,其实都是与事物建立联系,与事物产生相互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人与事物的相介入。所以,介入是人认知的根本途径,没有对事物的介入,就没有人的认知。

人通过对事物的介入,发现了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限界,发现了事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从而产生了对事物的认定标准、应对规则,以及在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区别、分类、共性的归纳等等一些认知。

格物,就是对物进行介入,去发现物区别于其它物的限界,发现了物的性质,变化规律,进而在不同物之间进行区别、分类、共性的归纳。事体现的是物的相互影响及变化过程,所以,格物里面也包含了对事的认知过程。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科学研究手段对物的介入,其实是改变了物的原本情状,所以,格物的结果,未必就是得到了物的原本情状,而是物与人相介入后,相互影响、变化的情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物的真相,已经超脱了人的认知限界。通过格物,我们得到的是我们可以真知的物的情状和可以实现我们的目的的道路、规律、本源、依凭(道),而这对于生命来说,也就够用了。

格物,是与物的相介入、相互影响,所以,格物的结果不仅仅是得到了认知,还有自身实实在在的改变。

“物格”是有效的格物过程和格物的结果。格物的结果,前面已经论述清楚。有效的格物过程,是指符合道的格物过程,也就是能够实现,或者是实现了格物目的的格物过程。比如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成功的叫“物格”,不成功的不叫 “物格”。


儒学求义

回答“格物”问题的朋友很多,但是有些回答的是有问题的,我还看到有些朋友用禅宗,道家来解释,更是错误。有些人说格物是出自王阳明,哪有那么晚?!我来简单说说吧。

“格物”一词最早出自《礼记·大学》,也就是后来说的“四书”里的那个《大学》。《大学》全文不长,但是提出了儒家的“三纲八条目”,所谓“三纲”(不是父为子纲那个哦!)即:明明德,新(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面四条,大家都熟悉吧!


实际上,这八条目是儒家向士人提出的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外放,有个体到社会的要求。正心,诚意说的是个人品质,格物,说的是对外界的认识,属于方法论。致知是格物之后的结果。从字面上说,格物,就是把物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也就是说,儒家“格物”的意思是要求正确认识事物,这个物包括客观世界,世界的性质与规律,社会,社会规律等,从而形成“知”。


很多人一说“格物”就想到王阳明,他在《传习录》里讨论“格物致知”的问题,并不是他发明创造了什么,而是为了反对朱熹。王阳明很多思想来自明代很主流的理学思想,而理学正宗就是南宋朱熹。但是他又有很多认同陆九渊心学的地方,所以,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又常常反对朱熹。(顺便说一句,心学不是王阳明最先提出,起码陆九渊比他早。)王阳明对《大学》颇有心得,并以此为武器,批判朱熹。

“格物致知”等问题绝不可从禅宗入手,首先时代不一样,《大学》之文约成于战国,禅宗是啥时候的事情?晚的多。再有,宋明理学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家影响,所谓三家合流是也,但是宋儒的反佛情绪是有目共睹的。拿佛家解释儒家,大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