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從1%到87.6%,我國核電裝備製造產業逐步崛起

「改革开放40年」从1%到87.6%,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崛起

5月21日上午,“從大亞灣走向世界”主題活動來到了第三站,位於廣州南沙的“華龍一號”主設備製造基地——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重機”)。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中新社等十餘家中央、省、市的主流媒體參加了本次活動。負責承製的東方重機董事長曾先茂介紹了“華龍一號”示範工程蒸汽發生器的製造情況。

「改革开放40年」从1%到87.6%,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崛起

曾先茂表示,東方重機承擔了“華龍一號”示範項目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一共6臺蒸汽發生器,以及2臺反應堆壓力容器重型支承設備的製造任務。目前東方重機正與中廣核以“支部共建、爭創標杆、助力華龍、實現華龍一號示範項目蒸汽發生器及反應堆壓力容器支承設備如期交付”為目標,積極推進項目進展,保證核電站的現場建設需要。

截至目前,“華龍一號”示範工程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的首個蒸汽發生器已於2016年12月29日開工製造,目前正在進行穿管、封口焊工序。3號機組的3臺蒸汽發生器將於2019年3月前完工交付。此外,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的反應堆壓力容器支承也將於2018年內完工。

曾先茂表示,經歷了改革開放的春風沐雨,在中廣核的支持下,東方重機經過14年的發展,形成了第三代核電設備的批量生產能力,實現了核島主設備國產化製造,成為涵蓋國內所有核電技術標準的核電裝備製造供應商。

中廣核以培育核電產業鏈共同發展為己任

東方重機是中廣核聯合國內重要製造企業推動核電裝備製造業逐步崛起的一個縮影。縱觀全球,核電強國的背後都有強大的裝備製造業支撐。在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率從大亞灣核電站的1%到“華龍一號”示範工程防城港核電二期的87.6%,更是見證了我國核電從頭起步、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前進發展的歷程。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伍伯基表示,設備國產化是核電產業鏈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對民族工業的支持,更是中廣核對國家的承諾。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中廣核通過攜手國內兄弟單位緊抓核電自主化、國產化的契機,推動我國核電產業鏈發展。

2009年,中廣核發起成立了“核電設備國產化聯合研發中心”,該中心以中廣核核電項目為依託,為設計、採購、製造、鑑定與評定、質量管理提升等單位之間開展技術合作提供平臺,打造平等、互信、互利、高效的核電設備產業聯盟平臺。目前聯合研發中心成員單位87家,涵蓋國內主要核電供應商。

依託20臺CPR1000在建機組逾2000億的裝備製造市場,中廣核帶動了國內5400多家企業共同發展。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自主創新和大規模技術改造,我國核電製造業建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電裝備製造基地,包括大型鑄鍛件和反應堆壓力容器製造基地、核電設備製造基地以及核級泵閥製造基地,並掌握了核島和常規島關鍵設備設計、製造核心技術。這些企業與中廣核一起組成了完整的核電裝備製造產業鏈,有力促進了我國核電工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