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出手” 3分鐘 “拐騙” 25個幼兒園大班娃娃

心理諮詢師“出手” 3分鐘 “拐騙” 25個幼兒園大班娃娃

當我提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今天,我作為女兒幼兒園的志願者媽媽,參與了學校組織的 “防拐騙”模擬演習 活動。

沒錯!我演的就是騙子– 拐賣兒童的騙子!

演習活動開始不到3分鐘,我 “三下五除二” 就把大班25個娃娃,順利帶到了幼兒園門口。

行騙遊戲,Game Over !

是的!您沒有聽錯!

25個孩子,意味著:一個班27個孩子,只有2個沒有被騙,其他人統統都 “歡天喜地” 地被我帶走了!

接下來向大家揭秘一下,我的 “行騙” 過程:

首先,在去幼兒園之前,我在超市裡買了一把“棒棒糖” 。因為不知道被安排到哪個年級去 “行騙” ,我有備無患。

後來,我被園長安排去“騙” 大班的娃娃。

遊戲規則:把小朋友帶到幼兒園門口,即視為“行騙成功”。

會由園長進行“就地教育”,並由班主任老師領回班級。

“行騙”開始,Go!

大班...大班...

我靈機一動,來到大班室外活動的區域。

“小朋友,請問‘大二班’ 在哪裡呀?”

“我們是‘大一班’ ,‘大二班’在那裡,在那裡!”

首戰告捷,獲得了小朋友們的熱情指點。

於是,我笑眯眯地向"葡糖架"下正在休息的,‘大二班’ 的娃娃們走去。

“小朋友們,你們是‘大二班’ 的是嗎?”

“是啊!”“是啊 !”

“是這樣的,你們看,這天馬上就要熱了。幼兒園為小朋友們定製了夏季漂亮的校服,現在已經運到幼兒園門口啦!衣服好多好多!叔叔阿姨都搬不過來了。你們願不願意幫我們一下啊!”

“好啊!可是. . . . . .”

我見小朋友們心動了,貌似還有一些猶豫,於是再補充了一句:“噓~~~別告訴你們老師哦,我們都是大班的大寶寶了,是老師的好幫手了,咱們悄悄地去搬,給老師一個驚喜,好不好!”

“好!”“好!”

“走,我們一起,悄悄的,給老師一個驚喜!”其中有一個小女生,興奮地招呼了一聲她的夥伴們。

結果,除了2個有點警惕心的孩子之外,幾乎整個班的孩子,都蹦蹦跳跳地跟我走了!

就這樣,我是第一個“行騙” 成功的媽媽,並且被我 “騙到”手的孩子,是最多的!

活動結束後,我又和其他幾位行騙“中班”、“小班”的家長志願者們聚在一起,交流了各自的 “行騙” 情況。

通過這樣一次生動的演習活動,作為 心理諮詢師媽媽,有以下2個方面的 心得與體會,供大家分享、參考。

一、3個出乎意料的現象

01 大孩子,未必難騙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以為孩子越小,就越好騙,其實未必。

大班的孩子,他們作為這個幼兒園裡的“大哥哥、大姐姐” 感覺自己很能,可以幹很多事。並且,5、6歲的年齡,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正是一個“自主性” 的發展時期,他們想要掙脫開老師束縛、管教的願望更為強烈。

他們會更想要擺脫大人、依靠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從而體驗到 “我能行“ 的自我效能感!

02 開朗活潑的孩子,更易受騙

在這次的“拐騙”演習活動中,最終大家發現:被成功騙走的,往往是那些生性比較活潑、開朗、不認生、大大方方的孩子。

平時放學,他們會熱情地和老師拜拜、和小朋友們拜拜、和幼兒園門口的保安叔叔拜拜。在遇到“壞人”的時候,他們也更容易與陌生人去搭訕溝通!

反而是那些小班的、害羞的、膽小的、進幼兒園還要抱著媽媽哭,在教室裡整天圍著老師轉的孩子,反而不容易聽陌生人的話。

並不是說,孩子樂觀開朗不好,而是說:那些生性開朗、好交際的孩子,家長更不能因此放鬆警惕。

03 “情感打動”完勝“物質誘惑”

如今的孩子,家裡都很寶貝。

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帶的,“安全教育”時時刻刻掛在嘴邊:

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啊!

不能拿陌生人的玩具啊!

不能跟陌生人去別的地方玩啊!

大家更願意相信:孩子是會被壞人用東西給“勾”走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大家發現:

這次 “行騙” 成功的案例,“物質引誘”的所佔比例較少。更多的,是一些 “情感打動” !

小朋友,幫忙一起去門口搬東西吧!

小朋友,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媽媽讓我來接你,有件事情需要你幫忙!

在遇到這樣的請求時,孩子反而是沒有抵抗力的!

心理諮詢師“出手” 3分鐘 “拐騙” 25個幼兒園大班娃娃

二、“拐騙活動”帶給我們的思考

01 “界限感”的培養,安全教育的關鍵

結果,是不是感覺有些意外?

是的!

孩子的心,是很善良的,他們很願意幫助別人,他們並不是爸爸媽媽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嘴裡的“小氣鬼”!

然而,並不是說: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要去阻止孩子“善良“,而是我們要教會孩子 “界限”。

我們無法預測,騙子會對我們的孩子說什麼,但我們可以教會孩子“界限”:

● 離開幼兒園,一定要徵得老師同意。

● 要獨自離開,一定要先告訴大人一聲。

我們無法預測,騙子會對我們的孩子做什麼,但我們可以教會孩子“界限”:

● 自己的私密部位,是珍貴的,是不允許任何人在未經自己同意的情況下觸碰的。

等等......

“界限意識” 的培養,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

02 比起物質,孩子更需要"心理上的關懷”

如今,大多數家庭都實現了物資豐富,即便家庭並不富裕的,也都不願虧待了孩子。

所以,我們的孩子,並不缺少那些:吃的、玩的、用的。

整場“行騙”,我手中的棒棒糖,一根都沒有用掉!

為什麼"幫忙"讓孩子如此沒有抵抗力?

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在生活中,我們給到孩子“幫忙”的機會了嗎?

你還小!這個不行的。

別別別,一會兒衣服弄髒了!

奶奶不需要你幫忙,你自己好好玩、好好學習就行了啊!

. . . . . .

這些話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沒有人知道,當孩子聽到這些的時候,心裡的 失望與落寞。

他們一次次地被拒絕,一次次地感受到“我不行“ !

孩子不僅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他們需要通過不斷嘗試,體驗周圍的生活;

他們需要慢慢參與到家庭生活、活動中,體驗到“我是家庭的一員”,我也能為這個家庭出一份力!

在這個 “逐步參與到家庭活動中去” 的過程中,孩子們收穫到滿滿的 “自我效能感”!

心理諮詢師“出手” 3分鐘 “拐騙” 25個幼兒園大班娃娃

缺什麼,就越渴求什麼。

設想,如果孩子們都能在家裡獲得這種“自我效能感“,他們還會這麼渴望在外面獲得這樣的機會嗎?

03 思考力,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的思考,會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從而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比如,面對騙術越來越高明的騙子:

有的人,會選擇迴避:以後啊,陌生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孩子都不要去了,在家裡待著最安全,惹不起,咱躲得起!

有的人,就會去思考:

為什麼情況會是這樣?

在這些現象背後,究竟都隱藏了哪些我們未知的、沒有看見的東西?

今後,我可以又如何去做?

這世上,有一樣東西,最寶貴,任何人都無法搶走。那就是:始終保持一顆“樂於思考” 的頭腦。

如此,無論是養育孩子、還是成就自己的家庭、事業,都不再是什麼難事!

心理諮詢師“出手” 3分鐘 “拐騙” 25個幼兒園大班娃娃

“鵬菲心理” 專職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累計諮詢時間800小時以上,長期接受督導);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在讀;心理專欄作家;長期從事備孕、孕期,及圍產期家庭心理諮詢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