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辞旧迎新,新能源汽车在路上。

年又一年,年度大事逐个数!

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正迎面走来。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对新能源汽车“叫停”制度开始,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新闻大事,无不深刻影响着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

或许当我们站在这个“归零”与“再启”的节点上再度回首,仔细回顾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过的大事件,才能更好地梳理这个行业发展的“脉络”,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也能对缓缓而来2018年有更好的认识与更理性的期盼。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回顾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大事件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被“叫停”

时间:2017年1月

地点:中国

事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并在7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规定》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准入要求有所提高,并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要求,建立“叫停”制度。

影响:“叫停”制度的建立对企业是公平的考核,对企业的产品和研发能力是长期的考核,这样让使用老旧技术的企业不能依靠劣质和廉价的产品在市场上搅局。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双积分”政策来临,新能源汽车企业会增多吗?

时间:6月13日

地点:中国

事件: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双积分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油耗积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两个积分的核算主体均为乘用车企业。

其中,油耗积分是通过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通过计算得出;新能源汽车积分则是根据车辆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进口数量等计算得出。(相关链接《利好?!新能源汽车积分新政或将促进其市场销售》)

影响:面对双积分制度的公布,传统汽车面临的选择有两种,自主研发新能源产品,重心逐渐转向新能源市场;或者物色合适的合资伙伴,就像北汽戴姆勒,长城御捷一样通过合资后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合理分配,做到传统、新能源市场两不误。

积分制在海外仅有美国加州成功运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如果全面强制推行积分制,或将给中国电动汽车的产销量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合资企业潮来袭,新能源汽车“混血儿”阵容将扩大?

时间:6月28日

地点:中国

事件: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自2017年7月28日起施行。该目录规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以及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

影响:此次政策的推出虽然会极大加快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进程,但在如此多的新能源合资企业中,国内新能源的自主车企能否在这股浪潮中自保,以早期的市场经验积累阻止合资产品“垄断”市场的现象出现,还需要继续观察。

另外,在这一政策出台后,江淮大众项目、戴姆勒入驻北汽新能源等都加快了进程,国内车企与国外车企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节奏在“松绑”后被进一步加快了。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中国燃油汽车进入倒计时!

时间:9月9日

地点:中国天津

事件: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工信部已启动了对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出中国的燃油车退出时间表。

影响:这一消息对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震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则是巨大的利好。这意味着以传统燃油汽车退出历史舞台已为期不远,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汽车取代传统能源汽车已成为一种趋势。(相关链接《工信部副部长:已启动我国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

但从目前来看,政策尚处于研究之中,现在购买的燃油车应该不会赶上政策的转变,将来也不至于不能上路。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狼来了!外资设厂比例放开

时间:11月9日

地点:中国

事件:外交部网站当天下午发布了《中美元首会晤达成多方面重要共识同意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文章指出,中国将在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相关链接《国产车企注意!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即将在自贸区试点放开!》)

影响:这意味着,最晚从明年6月开始,外资车企在中国与本土企业合资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可以突破“中方持股比例不低于50%”的政策“红线”,当然,这一政策暂时只会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实行,而且,是否允许独资设厂仍然未知。

在自贸区试点放开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将吸引更多的跨国车企来华布局。可以预见,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优胜劣汰之下,优秀的企业和产品将继续存活,而劣质的产能将被淘汰,这无疑是积极的。而对于中国目前技术水平仍待提升的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他们要面临的将是生与死的考验。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电动卡车的春天要来了吗?

时间:11月17日

地点:美国

事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布了其首款电动卡车Semi。该车有超过1000的马力,是市面上大多数卡车的两倍。速度可达65mph,一般柴油车仅为45mph。续航可达300-500英里(约合482.80-804.67公里),在载重8万磅(约合36.29吨)的情况下,可20秒内加速到60英里/每小时(约合96.56公里/小时)。

影响:电动乘用车的经济性优势大家有目共睹,也是很多人购买电动车的一大理由,然而使用电动车运输货物所省下来的钱并不一定会落到卡车司机手里。随着电动车的不断普及,运价将会因运营成本的下降而不断调整,直到形成另一种平衡,其最终受益人或将是未来的货主们。(相关链接《续航强悍!特斯拉发布新款电动卡车》)

事实上,特斯拉推出Semi电动卡车也影响了其它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如奔驰、康明斯、尼古拉汽车公司、瑞典Einride公司等正制造或计划将推出新的电动卡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相关链接《前两天刷屏的特斯拉卡车还没开售,奔驰等竞争对手就已摩拳擦掌!》)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新势力!氢燃料电池汽车启动!!

时间:12月

地点:广东省佛山市

事件: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会暨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CHFC2017)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在会上“中国氢能产业联盟”,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氢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团体标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T/CECA-G 0015-2017),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正式下线,集中向社会大众展示多款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链接《世界产氢看中国,中国谈氢看佛山丨直击首个“氢能周”》)

影响:这是中国第一届“氢能源周”,集中展示了大量氢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成果,宣告氢燃料电池汽车走向实用化和普及化的开始。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再出大招

时间:12月11日

地点:中国

事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新《办法》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

影响:这将可能引导各地方也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和鼓励公务用车进一步使用新能源汽车。这些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缺口将近百万,几乎相当于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2倍之多,这显然会刺激新能源车企针对公务用车市场推出新车。对新能源车的推广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

时间:12月16日

地点:北京

事件:首届NIO Day蔚来日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行。发布会上,蔚来旗下首款量产车蔚来ES8正式发布,并开启预订。据介绍,蔚来ES8作为一款电动7座SUV,具有车载人工智能系统、可换电架构,配备电能服务体系NIO Power等技术设备。

影响:在国内政策的层层压力下,造车旧势力都开始自我革命,而新势力又怎么可能销声匿迹。以蔚来汽车为首,2017年以互联网造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掀起了一阵阵热潮。有阿里背景的小鹏汽车也宣告将于近期推出量产的纯电动SUV。可以说,互联网造车风起云涌,2017年只是一个开始……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延续

时间:12月27日

地点:中国

影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新政策使车企从此前的依靠补贴为主转变到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面临新的洗牌,一窝蜂做新能源汽车的现象将得到遏制,在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的洗牌之后,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有望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展望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焦点

问题1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能达到100万辆吗?

根据早前的计划,2017年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数量是70万辆,2018年的销售数量是100万辆。而根据中汽协的预测,这100万辆目标分拆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75万辆、客车销量10万辆、专用车15万辆,乘用车将继续成为销量的主要贡献来源。

在2015年、2016年销售量目标已经达成、2017年销售目标已有很大可能达成的情况下,2018年的销售量能否保持增长、完成目标?

问题2

“双积分制”实施后,车企如何应对?

2018年4月1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的考核也将于2019年开始考核。车企迫于“新能源汽车积分”压力,预计将会格外注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并且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预计2018年国内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均会推出不少新的新能源车型。

到底“双积分制”实施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造车企业会如何应对,让我们拭目以待。

盘点2017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事记

问题3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大幅度退坡吗?

2017年,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大幅度退坡的消息层出不穷,但到底最新的补贴政策如何,只有等到2018年才能见分晓了。

问题4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结果如何?

2017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已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已取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改造,并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报送满足本规定的审查计划,于24个月内通过审查。

可见,在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将会有很多取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接受审查,到底哪些企业可以通过审查?哪些企业可能审查失败,2018年见分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