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寂寞往往来自于外界,而孤独却是发自于内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这是上世纪80年代歌手潘美辰成名作《我想有个家》中的一段经典歌词。20年前某一天,放学路上途经一家小卖店时,不经意间听到了小卖店家主人录音机里面播放的这一段乐曲,那乐曲是如此的低沉,却又夹杂着不甘屈服于命运,发自于内心生命般的呼唤。当时天真而又单纯的我,根本经不起这伤感乐曲的浸染,辛酸的感觉油然而生。

时光如梭,不经意间,20多年的时光已如流水般匆匆溜走,当年那个幼稚、柔弱的小学生也已接近而立之年,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强且略带成熟的青年。如今再次回想起当时的那首歌曲,猛然发现,原来当年真正感染我的不是那段浅显易懂的歌词,而是那歌曲背后所流露出的主人公真实的内心情感——孤独。

小记——寂寞往往来自于外界,而孤独却是发自于内心

孤独从字面意义上近似寂寞,却超越寂寞,寂寞往往来自于外界,而孤独却是发自于内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孤独像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叫人无处可逃。孤独似下着大雨的黄昏,独自一人蜷缩在昏暗的房间看着表演,看到精彩处时想要高声呼喊,却发现周围无人可与之分享时的无奈;孤独似无人的黑夜,独自一个人静静望着窗外“敲窗”的冷雨,耳朵里听到“嘀嗒”的雨声,却仍感觉到夜死寂的沉默时的忧郁。

孤独似失眠的夜晚,辗转反侧,最后只能独自一人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候着天空一点一点明亮,等待黎明到来时的苦闷。很多时候孤独是一种无法更改的生命底色,它在世人的血管深处无声流淌,却从未舍弃被能世人理解的渴望。人直到真正失去自己珍惜的东西后,才会真正体会到心酸的苦楚,这种无人可与之分享的苦楚,才是心灵的荒漠,才是真正的孤独,陷入得愈深,对孤独的体会就愈加强烈。

小记——寂寞往往来自于外界,而孤独却是发自于内心

然而,细细品味,孤独又那么美。她似冰山白雪皑皑中的一朵雪莲,她像泰山顶上那株傲立的鹤松,这样的景致绝不是随处可见,也不是能模仿得来,她让人们彻底地为自己沉积已久的内心荒漠赋予了神圣的寓意。我们在这里赞美孤独,不是因为崇尚孤独的本意,而是出于孤独背后为世人所带来的真正的快乐。能感受到“孤独”的美丽,就是感受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它可以对芸芸众生的尔虞我诈嗤之以鼻,但这专属于“孤独”的高境界,绝不等同于“高傲”。当我们面对浮躁的大千世界,生命里有一股力量向往着至高的境界,本能的便被另外一种人生价值吸引。这时,广袤的原野和静谧的荷塘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沙滩、草原甚至戈壁都会为之向往。尽管孤独,却是极致的美。不知不觉中,相信你已经接受了我的观点:孤独是一种景致,美的景致。

小记——寂寞往往来自于外界,而孤独却是发自于内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