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是什么意思?

liujinda22

看看苏东坡命运乖蹇的官场生涯,想想苏东坡自在潇洒的清欢生活,应该就能理解这句话的大致意蕴吧。

论科考,又有多少人能望其项背。当年年仅20岁的苏东坡参加1057年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在圈定被誉为“千年科举第一榜”的第一名时,面对苏东坡的考卷,踌躇再三,将此卷定为“第二”。而谜底揭晓之后让人大跌眼镜,据说欧阳修是这样认为的:“这卷子卷肯定是我的得意弟子曾巩所写,我若将他圈为第一,其他人肯定会觉得我徇私而不公。”而在1061年朝廷的制科考试中,年轻的苏东坡再次风头无两,勇夺第三等。不要小看了这个第三等,而要知道这种考试第一等第二等基本属于实质性“空缺”,北宋建国以来100多年也仅有一人得过第三等。

论才艺,又有多少人能与之比肩。艺多不压身,诗词曲赋无所不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儒释道教融会贯通。多少年来的文人墨客写下的汗牛充栋的诗句词章中,苏东坡在其中也是夺目的佼佼者,文章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填词开创了豪放派的风格,书法《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绘画中传世的三幅墨迹也可见一斑,与佛印和尚的谈经论佛也被传为美谈,这样的苏东坡真可谓旷古烁今、空前绝后的全才通才,几乎没有“短板”,才高八斗的苏东坡就是这么牛逼这么彪悍,不服不行。

论仕途,又有多少人能比他悲催。暮年的苏东坡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曾这样写道:“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其中幽默中不乏心酸。他的仕途就是典型的高开低走,在其几乎“一路向南”的官场轨迹中,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牢骚满腹,而他不过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但却逍遥自在。是的,在北宋官场的新旧两党之争中,苏东坡是个“两不沾”的异类,两边都不讨好,任何一派占得上风他都没吃到“好果子”,到最后都是落下个一再被贬的结局,甚至因为“乌台诗案”而差点丢了性命,要不是当年宋仁宗的遗训可能就插翅也难逃一死。他是典型的具有正确的政绩观的官场人物,虽然官运不佳但官声佳,无论在哪处穷山恶水,都尽心尽力多做实事,灭蝗灾、筑苏堤……,无一不是奔着改善民生的路子去用力的。

论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和他相较。苏东坡当然是个雅士,但回归日常生活而言,他的生活态度无处不透露出一种大雅若俗的大智慧、大境界,活出自己的样子,活生生的本色出演了一曲“人生的盛宴”。提到吃,他是当仁不让的美食家。无论是逍遥自在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别提潇洒自如地“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时它自美”煮出来的东坡肉,都让人不禁食指大动,不完全统计下,光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肴足可以办一场名副其实的“东坡宴”了。谈到喝,他是当之无愧的酿酒师、茶艺师。酒量不大的他却偏好杯中酒,其就地取材酿造各类酒水并制造各类香型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蜜酒、真一酒、天门冬酒、桂酒、万家春酒、酴酸酒、罗浮春酒等酒品都是这位大师的精心之作;一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传诵至今,叫后世人对茶的品赞都因之而黯然失色。说到游,他把迁谪当作旅游,一路行来一路诗,行尽天涯都是诗,让苦不堪言的贬迁之途变成了遣怀逸兴的快乐之行。

这就是苏东坡,他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哲学给了人们无尽的启示,知世故而不世故,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精于挖掘制造生活中的快乐因子,化粗鄙为精致,变平淡为传奇,总是理直气壮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让人艳羡的“诗与远方”。


罗兴

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研究苏轼的其人和其词的文献不计其数,他无论是诗、文、词、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是独树一帜,他的艺术造诣、诗词散文、生平事迹、兄弟情谊、爱情故事、政绩功勋等都可以是一部书。

我就主要从苏轼仕途坎坷的角度,讲讲他在逆境中体现出的智慧、乐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在苦难中依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许会给我们的人生有所感触和启示。

一、仕途坎坷、命运多舛

提到苏东坡的逆境,就不得不说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当时,一股邪恶的力量对他的诗词作上纲上线,说他对朝廷和皇帝不敬不满,然后被治死罪,下狱100多天,鞭打审判,受尽折磨和屈辱。

一位官员曾与苏东坡被关在同一监狱里,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意思是说,通宵侮辱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 

苏轼以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因此写了绝命诗让狱卒带给他的弟弟:“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但这时候外面救援活动也在开展,民间许多人为他求情,连皇太后也为他求情,持不同政见的王安石也说:“安有盛士,而杀才士乎,”怎么有盛明的时代而杀有才的人呢。

这起事件苏辙的话一语中的:“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是的,苏东坡得了什么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高太响亮了,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寒碜。

那些品格低劣嫉妒苏东坡才华的人,往他身上贴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幸好,文化是有感召力的,那些勇敢的人、爱才的人、侠义的人、有良知的人,都站出来为苏东坡说话。

苏轼最终得到从轻发落,被贬黄州,任团练副史,和以前做的一品学士,有天壤之别。

二、逆境中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这一场人生大变故,从死亡边缘上徘徊了一圈回来后,他的人生真正走向了儒士道精神。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大都是在这之后所写。

初到黄州,过的是山村野夫的日子,生活穷困,亲自垦种。很多老朋友和他不再往来,曾经众星捧月,如今无人问津,在这种孤寂的情况下,他创造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入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出了他当时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但他是豁达的,虽然生活都有困难,却不愿随波逐流,在人生无路可走时,也能安慰自己,宽慰自己,以智慧达观的心态渡过每一个不如意。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长追偓佺》中写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的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诗词中无不体现苏东坡的开阔胸怀,虽然人生饱经忧患,但他的性格并没有因此变得无情,反而更加乐观、坦荡。

在黄州的几年,是苏东坡思想发生转折、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在苦难中他能够自我开拓、自我开解而养护自己高尚的人格。

余秋雨这样评价苏东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在逆境中成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使他成就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那么多人写赤壁之战,《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世,人们不愿再去记其他人写得是什么,只记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遍也延用了这首词。

蒋勋老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释很到位,意思是说:“大家争来争去,到底再争什么,其实什么都留不下。我们去计较的东西,某天都会灰飞烟灭。所以人为什么要这么斤斤计较?他告诉自己,不要去恨那些迫害过自己的人,人生就是一场梦,没有人永远得意,也没人永远失意。”

返观当今的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总是有太多的功利心,太多的计较,太多的不快乐。遇到挫折、困难或不公时,也往往是一蹶不振,选择退缩、逃避。

不妨,我们想想苏东坡坎坷的人生,读读他的诗词,体悟他带给人磨难之中的希望,他在逆境中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许会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感动,也许会对我们的心境有所影响,你觉得呢?


24帧半

来快活啊!苏东坡教你一起过快活的人生!

我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之所以是他的粉丝,倒不是要学习他天才的文学成就,因为,苏东坡的才气是上帝给他一个人的,别人连他的一点灵魂的香气都没有得到。我崇拜苏东坡的地方,就是在于他如何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快乐的追求者和践行者的角色,在那个风雨如个人命运如蝼蚁般脆弱的时代,如何让自己快活起来。苏东坡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

我个人认为,苏东坡或许受到过神启,他读过伊壁鸠鲁的哲学吗?很有可能。因为,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苏东坡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上帝派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他给世人带来关于快乐的哲学。那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是最高的善。苏东坡一生也在实践着伊壁鸠鲁的另一句名言,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事实上,苏东坡的身体不是太好,常年的贬谪生涯让他的身体虚弱,他又是个吃货,可能在他看来,除了写作是幸福的,其他的再也没有做个吃货快乐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苏东坡必定是个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苏东坡活的并不长寿,但这也够了,苏东坡在灵魂上获得了最高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他的性格。他开心、乐观,他心胸豁达,有想不开的地方,干脆就狂吃一顿,一块东坡肘子,就能让他满血复活。他的达观豁达其实更多的来自于中国文化的滋润。在苏东坡的性格中,有儒家的进取,有道家的无为,还有佛家的慈悲。我们可以想象,有中国文化中的三教加持,苏东坡怎么可能不快乐,纵然灵魂上有一些纷扰,但这种纷扰可能来自他丰富的情感生活。他的三任妻子,给了他无边的快乐,也给他带来无边的思念。但是痴情的思念一个人,也是快乐的,难道不是吗?

1.苏东坡的快乐,来自于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底色。苏东坡天性率真幽默,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和别人开玩笑。诗人郭功甫路过杭州时,拿了一首诗拜访苏东坡,自己很得意地朗诵一遍后,问苏东坡,我这首诗您能打几分啊?苏东坡说,我打十分,郭功甫很得意。接下来苏东坡很不着调地说,读得声情并茂打七分,至于诗的水平,打三分,正好是十分。郭功甫天赋异禀,据说是他妈妈梦到李白而怀孕生了他,号称“太白后身”,显然“祖上也曾阔过”,苏东坡这样开玩笑,人家自然不快了。幽默是个好东西,但你最好幽自己一默,是为自嘲,但绝不可幽别人的默,那就是嘲笑别人了。宋朝有名的历史学家刘贡父晚年患病,头发眉毛脱落,连鼻梁都断了,十分难看。苏东坡和刘贡父等几个朋友在酒酣之际,现场改编了《大风歌》,“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刘贡父本来眉毛没了,鼻子塌了,苏东坡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个是拿人家的身体缺陷开玩笑了。所以说,苏东坡在这个方面做得很过分。

2.苏东坡的快乐,来自于他的天真的赤子之心。他天真,毫无机心,和谁都推心置腹,看谁都是好人。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对别人诚心以待,别人对他暗地使坏;他赠别人“金错刀”,别人背后砍一刀,他对别人放青眼,别人对他翻白眼。但苏东坡丝毫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好,继续对别人好而至死不悔。

3.苏东坡的快乐,来自于他对亲情爱情的坚守。是个情感极其丰富、内心异常柔软的人。苏辙是苏轼唯一的同胞弟弟,兄弟感情笃深,幼时经常彻夜长谈诗歌相合。“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在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苏东坡不仅以真挚的情感写出了兄弟相别的孤独心情,更发出了对人生离合的哲理性体验,可谓千古绝唱。在爱情方面,苏东坡也许并不是个完人,但是哪个文人不风流呢?古人说,君子好色而不淫,苏东坡就是这样的君子。他也曾偎红倚翠携妓出游,他也曾续弦纳妾娶了好几个老婆,他也曾和几个有才有貌有见识的歌女诗酒相合,留下过香艳的词章,但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出轨的绯闻。他对爱情是严肃的,从来没有脚踏两只船,他只钟情于自己的妻子,尽管他有过三个妻子。

4.苏东坡的快乐,来自于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苏东坡是个参透了生死的人。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现出极强的适应力,无论是横遭贬谪,还是自请外放,都没有让他忘记初心,依然心怀天下;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能“此心安处是吾乡”,不随波逐流但能随遇而安,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他说,“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漂泊天涯时,他“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如闲云野鹤般自得其乐。

5.苏东坡的快乐,来自于他儒道佛兼修的哲学境界。苏轼的一生,既是面对现实奋力拼争的一生,也是摆脱名缰利锁超然物外的一生。宋朝文艺界那可怕的流言击不倒他;新党旧党争相流放折磨不死他;那些忘恩负义的文艺流氓奈何不了他。他始终坚守着中国文人的最高道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顺境时平静而不嚣张;处逆境中随遇而安但不消极;如日中天之际不害人;凄风冷雨之时不媚人;居庙堂之高时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时乐天知命。这简直就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是一个在艰难世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六十四年的人生苦旅中,儒家思想给了他金刚怒目猛志常在的百折不挠、积极奋进的力量,佛老哲学给了他身处逆境超然物外自我解脱的胸怀。在命运扼住他的咽喉之时,他没有像屈原一样绝望跳江,没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像陶渊明一样退隐山林逃避社会,而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所以,人生会有很多不快乐,但是你完全可以像苏东坡一样,自己找点乐子,让自己快活起来。苏东坡告诉我们,快乐就是一颗豁达的心,就是一颗活泼泼的灵魂,就是在柴米油盐中依然寻找诗与远方的心境!就是在逆境中依然坚信穷死不过要饭,不死仍会翻身的信念,就是漂泊天涯却享受心安之处是吾乡淡然!

去吧!苏东坡喊你一起去快活!


好玩的国学

苏轼一生大半辈子都混在官场,却很少沾染官场恶习,不善于官场经营,也不贪图富贵。反而是书生意气多点,直男的个性使他经常得罪人。

有一次苏轼上朝回来,拍拍自己的大肚皮,问家里人:我这里装的是什么?下人们奉迎道:老爷肚子里装的都是学问!苏轼笑而不语,看看王朝云。王朝云嗔道:你啊,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哈哈大笑:知我者,朝云也。

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混在官场,难免会遭人排挤,所以他的做官生涯是一贬再贬。俗话说:得意时看人品,失意时看行为。只有在失意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苏轼很多闲情逸致的作品,都是在他被贬生涯中写出来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很多人都喜欢挂在嘴上,人生在世谁不经历风雨,再回忆都不值一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对名利的淡薄。

最苦的时候是被贬到岭南,那时是南蛮之地,几千里,只有重刑犯才会贬到那里。苏轼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说是流放,他还不想回来了。

苏轼除了他过人的才华之外,还有就是他一辈子豁达的人生,历来被后人所喜爱。豁达的人自然有他的小资情调,他还写了一个赏心十六事,我的动态里有,有兴趣可以翻来看看。


半亩禾苗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这是真心话,意思是如果觉得人生活得郁闷,那就应该去读读苏老夫子的文字,读读他这个人,你就会觉得你的那一点郁闷算个球,能比苏东坡的人生更跌宕起伏吗?怎么咱们就不能像他老人家对人生多一点乐观、旷达的境界呢?

苏东坡放在咱们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斜杠男神,都是杠杠的斜杠,一点不带含糊的。究竟有多少斜杠?咱们还是听听林语堂先生是怎么说的: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注一下:林先生这段话,是他的《苏东坡传》序言中的一段,原先是英文,后来不同的翻译版本词语会不同。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这一句,也有翻译成“不可救药的乐天派”的版本,似乎更生动传神。

咱们看一个人是不是乐观,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乐天派,就要看他在逆境时秉持的人生态度,顺境时的嘻嘻哈哈一般人都能做得到。

苏东坡是说不尽的,咱们就简单说说他的三次逆境。逆境中的心态、境界也说不尽,咱们就说说他在逆境中是怎样一个乐观的吃货。因为,人在逆境中往往茶不思饭不想,能吃得香,并且还颇有研究,形成诗文,那不是乐观又是什么呢?

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红烧肉便横空而出。在宋朝,猪肉是属于穷人的食材,一般有条件的以羊肉为主。苏东坡在黄州吃不起羊肉,便常去市场购买猪肉,回来切成方块,辅以作料,然后上锅烧煮。为此他还写过一首名为《猪肉颂》的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其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便是“东坡肉”的烹饪方法了。

苏东坡贬谪到惠州,第一次吃上当地的特产——荔枝,由衷爱上了它。他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中赞美荔枝“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从此,荔枝多次出现在他的诗文中,例如,《新年五首》中“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食荔枝二首》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几乎就是惠州荔枝最好的广告语,为后人熟知。能在苦涩的遭遇里,体味到荔枝的甜美,并且极尽赞美之词,这样的人怎么都不会被生活的困境打倒。

苏东坡被贬海南时,曾自述“吾谪海南,尽卖酒器,以供衣食”。可见苏东坡当时手头上多么缺钱,他还具体写诗具体描述道:“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相隔数日才能吃到肉、鸡,薯芋成为日常粮食,连老鼠、蝙蝠与虾蟆都可以拿来吃。

苏东坡起初刚来海南,也曾有悲观情绪上演,认为自己命途坎坷,事实也是如此。但乐天派苏东坡随后也明白了,生活就如同食物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方法,是苦是甜,属得属失,只在于个人的看法。苏东坡逐渐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开始接受海南的生活,从他的《和陶西田获早稻》便可清晰了解,诗云:“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也就是说,艰苦的劳动也是可以创造出美好的食物,人生也不正如此吗?

有位女士失恋了,打电话给大才子黄霑,流露出轻生的念头。黄霑也没劝她,只请她吃饭,席间有一条昂贵的清蒸苏眉鱼,女士吃的时候像变了一个人,津津有味。人世间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死了多可惜!黄霑用一条鱼,更确切地说是用他的智慧留住一条生命。

很显然,千古难寻的苏东坡,非黄霑请吃的这位女士可比,但其中的道理并无二致。苏东坡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一个极其讲究的吃货,仅从这个人生侧面就能看出他有多乐观,多旷达,他给我们的启示有多大。


麻辣一加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旅程难免会有波澜起伏,没有谁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当了解了苏东坡的一生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


苏轼无疑是个励志的典范。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命运多舛。然而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境地,他总是能淡然面对,硬是把眼前的苟且过成了诗和远方。


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被一再地贬官。但不论身在何方,他的天真率性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对于奸佞小人的陷害,他嗤之以鼻,并且“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以至于被奸人捕风捉影,于1079年在湖州被捕,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当时为了安慰家人,苏轼临时杜撰故事,其中的诗“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让妻子破涕为笑。


苏轼在狱中呆了四月十二天,于除夕被释放。当呼吸到外面新鲜空气时,他又开始大做诗文:“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少年不斗鸡。”他自嘲自己真是无可救药。


出狱后的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在这里,物质生活极度贫乏。于是他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


他搭草屋,画雪景,取名东坡雪堂;他筑水坝、造鱼塘、种花木。在困顿中,依然能把日子过成诗。


他在黄州曾居住在临皋亭,午觉醒来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由躺椅上但见千艘船只沿江而下,远处水天连成一色,极为满足。

云:“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生活哪怕再艰难,我自苦中作乐。


当看到挖的井出水了,或者针状的绿芽伸出地面了,他高兴得跳起来。他看见稻茎随风摇摆,晚上沾了露珠的稻茎有如月夜的珍珠晶莹可爱,心里充满自豪与满足。


他有时穿草鞋出门,雇小舟陪渔夫和樵夫过一天,常被醉汉推挤谩骂,“自喜渐不为人识”。


1093年,太后逝,苏轼遭到二度迫害。他先是被贬至岭南高山外,未到达就连贬四次,直至惠州。


当时的惠州尚属荒蛮之地,然而苏轼却没有哀怨嗟叹之词,反而总能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他赋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有时午后小睡一会,凉爽的江风吹进窗口,房顶的鸟鸦打断他的幽梦,他突然觉得自己卸下一切责任,无比畅快。


由于他曾写诗描述自己在春风中小睡,聆听屋后庙院钟声的情景。政敌章惇读到这诗,认为苏轼太惬意了,就再下颁布令,让他移居海南儋州。


当时的海南远离中国文明世界的范围,岛上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苏轼不屈的灵魂和人生观依然不容许他失去生活的乐趣。


在被逐出官舍后,他自建陋居“桄榔庵”,此后两年半,过着无忧无虑却十分贫穷的生活。


二、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


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苏轼的心中,总是牵挂着一方黎民百姓。


1074年,在他被贬为山东密州太守期间,王安石罢官,惠卿得势,又设新税,人民负不起免役税,儿童奄奄一息,苏轼尽己所能救了三四十个孤儿,安顿在各个家庭中。


1077年,苏轼任徐州太守。他刚上任三个月,徐州即发大水。他舍身救城,数周未回家,亲自参加修固外墙的工作。


洪水退去后,他在城东南建了一道木坝,并在外城墙上建了一座十丈高的楼台,名叫“黄楼”,成了抗水力量的象征。


他亲身关切狱囚的健康和利益,第一次派狱医照顾病患。他认为,法律虽禁止地方官鞭死囚犯,对囚犯病死或疏于照顾而死,却没有明文规定,囚犯也是百姓。他因此赢得囚犯亲友的感激。


1089年,苏轼任杭州太守,他利用太后的赏识,要求朝廷拨款从事重要的改革。


他平抑粮价,不顾朝廷和邻近各省官吏的漠视,一个人热心赈灾。


1091年在颍州期间,他开仓救济灾民;1092年在扬州,他多次上书太后免掉百姓公债,终于让这愿望得以实现。


被贬至惠州时,他依然不忘关心民生,要求姐夫程之才和税吏谈判,降低税收。他在惠州建桥,安葬无主的孤骨,引泉水入广州。


在儋州时,他教化当地人讲究卫生,带领他们掘土挖井,改饮地下水,改变生活条件。为拯救百姓,他亲自采药治病,倾尽了自己的所有。


苏轼并开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先河,在他没来海南之前,海南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来后,培养了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


三、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苏轼曾自云:“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的确,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他总是坦诚以待。在他眼中,天下竟没有一个是坏人。


苏轼别黄州赴汝州任途经金陵时,遇当年政坛对手王安石骑毛驴迎至江边,两人会面,一番叙谈,恩怨化解,和好如初。


他年迈遇赦北归时,已经落马的宰相章惇亦被贬谪岭南。


章惇的儿子怕苏轼报复,写信请其高抬贵手。


苏轼接信后立即回函,安慰他们,并把自己在岭南的生存经验和应注意事项告诉章惇的儿子,还嘱咐他要给父亲多带些药,保重身体等。章惇的儿子接信后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情感方面,他经历了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先后离世的痛。


先是他的母亲,在苏轼父子三人进京赶考时忽然去世,甚至没能等到捷报传来的那一刻。这不能不说是苏轼心中一个巨大的遗憾。


接着是王弗。她和他是少年夫妻,侍亲尽孝,且聪慧有才,两人恩爱情深,然而却不幸在27岁的芳华时便香消玉殒。一年后,苏轼的父亲也去世。


面对亲人接二连三的离开,苏轼也曾患了严重的抑郁症。那他是如何化解心中的悲痛的呢?


三年丁忧期间,他在睡着亲人的山上,亲手种下了三万棵松树,寄托了深深的悲痛和绵绵的思念。


十年之后忆及亡妻,一首悼亡词《江城子》又让多少人读之忍不住潸然泪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王闰之,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王弗的堂妹。她见证过苏轼的荣华富贵。更陪他走过穷困潦倒。


在黄州流放期间,是她的精打细算,支撑着这个家。为了给丈夫沽酒,她甘愿卖掉自己的首饰。


苏轼能在如此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写出《赤壁赋》这样的旷世佳作,与她的支持密不可分。而她也不幸早逝。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朝云,则是苏轼生命中的红颜知己。只有她,懂得他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在苏轼年华老去,被贬惠州时,身为侍妾的她不离不弃,成为照亮他生命的一颗明珠。


她每每吟唱起苏轼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想起苏轼宦海的浮沉、命运的无奈时,总是忍不住落泪。

她在岭南不幸染了瘟疫,年纪轻轻便离去。此后,苏轼终身不再听《蝶恋花》。


在苏轼的生命中,虽然一个个至亲挚爱先后离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哪怕已步入生命的暮年,他依然认真的活着。


他的确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即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也能以饱满的热忱投入生活。


看到这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人生若有不快乐,只是未读苏东坡”,你明白了吗?


有书课堂

那就让你感受一下苏东坡:

1、“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酒鬼来写词

2、“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之下,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

这句就活跃了:要过河的时候,马儿不走了,苏轼把马儿拟人化了,说马儿怕障泥沾水,所以不肯走了,他也爱惜马儿,睡野外了。

3、莫听川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非常洒脱,你可以想象一下,苏轼走在野外的山林间,突然下大雨,苏轼一边喝酒(“吹酒醒”),一边鬼叫(“吟啸”),一边慢慢走路(“徐行”),活脱脱一个中二少年!

4、“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汝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大彻大悟的苏轼。

5、苏轼的著名的词还包括,“十年生死两茫茫”“老夫聊发少年狂”“凤凰山下雨初晴”“明月几时有”等等。

苏轼的词,李白的诗,都做到了“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由于其人洒脱狂放,又且儒、道、佛兼而有之,一生被贬N个地方、人生经历丰富,所以他的诗词丰富有趣,有关他的个人传说也很多。


伦理君

读苏东坡百余万字,执笔10余万字,苏东坡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命运多舛,但是他始终保持生命蓬勃和天性解放:我似乐天君记取!――

苏东坡在华人心中的地位,用喜欢来表达似乎意犹未尽,以甚爱喻之倒更妥帖。

是的,有中国人的地方,大抵都会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会激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会遥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歌咏“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等千古佳句名言。

是的,有中国人的地方,东坡先生的身影无处不在,他的芬芳诗意无时不在。



掬一束诗行,犹如山涧清流汩汩而下,不经意溅起浪花朵朵,轻柔地拂过我们干涸的心田,滋养浮萍一叶叶,葱绿沧海变桑田。

随时,随缘,随遇,随安。

东坡先生在我们身旁,亦如昨天般。

走进中国诗词文章的浩瀚星河里,与先生一起可仰望星宿,可俯首揽月,亦可与一杯香茗相视而笑。生命是花开的,时光是静谧的,长河亦是相连的。

就如走进东坡先生家竹林时,心情也是特别的。

春笋初发的季节,林间日光婆娑,叶儿沙沙摩挲,箜篁幽幽中一片澄明的清净,仿佛正响彻当年少年的读书朗朗。



十年前,如许的情怀,我行走在三苏祠的每个角落,倾听四面八方清风飘拂过妙音阵阵。又或在眉山晨晚时分,驻足林荫下,风景秀美且清幽,空气薄凉而清疏。

想着东坡先生曾嬉戏或栖息于此,诗意油然而生。这一方水土中,难免情不自禁蓬勃诗情画意,张扬诗意缤纷,脱口而出的美好抒发,迎面冲动而来……

远远的,峨眉峻秀;清清的,岷江澈凉;高高的,大佛庄严,如此加持的眉山山水更加淳朴、恣意、灵气。

当年的东坡先生置身于这样的幽美如画里,加之天生才情,洞开心灵之窗不是自然而然么?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评说:“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集逸士志高,集绅士优雅,集侠士豪放,集智者通透,集禅者精神,集君子情操,集文人情怀,集政客本领,集玩者情趣……苏东坡所展现的人性之美,俨然天纵奇才,难怪林语堂先生这般的推崇和赞美。他还说:“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对于这位伟大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发明家、政治家,即使是林语堂先生的这些激赏,或也不能全面地反映真实如许的东坡先生。



在散文成就上,苏东坡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及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诗歌造诣上,与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作词风格上,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书法高度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芾”。

在绘画艺术上,与文同并称湖州画派始祖。

东坡先生一生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抗洪,抗旱,疏堵,他与水抗争,与天地抗争。

他主持西湖治理工程,利在千秋,功在万世。

他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馆。

他喜欢炼丹、酿酒,好茶、美食、山水、交友、花木……

他爱上一切有味是清欢的生活美好。



苏东坡正直一生,赤诚一生,飘逸一生,豪情一生,亦风流一生。

对堂妹的一往情深,有情人终未成眷属,因而在苏东坡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遗憾。

温润敦厚的妻子王弗给予的关怀和爱护,弥补了他早早丧母的伤痛。

续弦王闰之的温纯和宽厚,犹如知心姐姐、心灵导师,让历经政治磨难的苏东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知己的情意。

侍妾王朝云在苏东坡最艰难的日子里不离不弃,相依相偎相护,度过了最艰苦却十分美好的晚年光景。

唐朝女诗人鱼玄机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有情郎亦如东坡先生,人生何来遗憾呢!



清初诗人王士祯说:“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王国维则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道:“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真神仙中人。”

历史上文人墨客对苏东坡赞不绝口,历朝历代的政客对他也十分崇敬,阡陌之上,时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歌唱嘹亮而来……

出世的姿态,入世的精神。苏东坡,觉醒的有情众生。


一块儿吃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场悲剧。

从黄州,惠州,儋州,一路贬谪的官场轨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仕途悲催。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的婉约。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梦中卉玲

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句话,一语道出了苏东坡留给我们后人的最大的财富—人生要有豁达、乐观的心态。

我们经常说李白了不起,杜甫伟大,苏子英明,为什么?不仅仅是他们的遭遇,不仅仅是他们的才华,更主要的是,他们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

读李白,我们更主要的是感受他那豪迈不羁,追求人格独立自由的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杜甫,我们感动于他身处窘境,但却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高尚情怀!



苏轼,我敬佩他的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豁达潇洒,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通透

苏东坡的才华,我就不多说了。先看几个名头,就可想而知了:词人,豪放派词的开创者;诗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画家;书法家;美食家,现在还有许多以东坡命名的菜;水利专家,西湖的苏堤至今还发挥作用......

苏东坡的遭遇,人生起伏也令人唏嘘不已。“乌台诗案”让他的人生走到谷底,堂堂的太守,差一点就被“秋后问斩”。可是,死里逃生的苏东坡却并没有消沉,而是对人生的另一番思考。

最后东坡“突围”(这是余秋雨先生用的词语)了,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这段话的意思大约就是:人看问题要能换位思考,有时“竹杖芒鞋”的确“轻胜马”(无官一身轻),这样想了,才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潇洒。人生最美的风景不是功名利禄,而是享受“清风徐来,水波不惊”的平淡生活。是“坐看风起云涌”的那份内心的淡定。



怎么样?看看苏轼的经历,听听苏轼的感悟,想想苏轼的豁达、乐观!你的那些不快活,还算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