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鳳雅事件的造謠行為?

燈火闌珊處181272468

明知不可而仍然努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努力的人為了儘自己的心。用盡心力,不留遺憾。可這用盡心力的結果,往往是花了很多錢,消耗了很多醫療資源,毫無意義地延長和增加了患病親人的痛苦。一個註定是多輸的賭局,理性的人,不應該下注。

謠言止於真相,網友的質疑的追問,也是出於一腔正議,有利於儘快淘出真相。事實上是,網友所希望和追問的善款善用,小鳳雅的家人都做到了。網友的正義和善良,小鳳雅家人的誠實和信義,九九歸一,諧美。


潘衛霞律師

近日,河南太康3歲女童王鳳雅的離世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但隨後,故事就出現了戲劇化反轉。

至此,事情的真相已經基本浮出水面:王鳳雅的父母不存在詐捐行為。以上是整個事件的全過程。

①質疑要從事實出發

一些網絡事件,往往都是“結論先行”,人們根據一些信息的片段就得出結論,然後“義憤填膺”地進行口誅筆伐。這一方面固然需要有關機構和個人及時澄清,以正視聽;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廣大網民擦亮雙眼,在加入“討伐”的隊伍之前,先讓理性“多跑一會兒”,追一追事實,等一等證據。而對於作為傳播重要節點的自媒體,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發聲時務必慎重。殊不知,你在鍵盤中隨意敲出的“結論”,轉發的熱點,可能會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河蟹*須有邊界,造謠傳謠也將承擔法律責任。

在事件劇情反轉之後,王鳳雅的父母表示對造謠者將訴諸法律。確實應該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這有利於進一步釐清事實,也是對正當網絡慈善活動的一種支持。輿論的監督有助於網絡募捐的正規化、透明化,但任何監督必須基於確鑿的事實,否則傷害的不僅是相關當事人,也是在傷害慈善本身。

②公開透明以重建信任

的確,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詐捐”就傾向於相信,這主要是因為背後有其傳播的社會土壤。近年來,一些不規範的網絡募捐、甚至詐捐行為屢屢刺激公眾敏感的神經,捐助者和受捐者之間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隔閡,缺乏相互信任。一旦有了導火索,人們的這種不信任感就會被點燃。

從這個角度來看,重建人們對網絡慈善的信心,首先需要重建信任。而要重建信任,需要讓慈善資金在陽光下募集,在陽光下使用,同時引進監督機制。按照2016年9月施行的慈善法,網絡公益募捐只能通過有資質的網絡募捐平臺來進行。但對於個人通過網絡求助的行為,法律並沒有禁止。也就是說,個人可以通過網絡為自己求助,但個人不能通過網絡募集資金開展公益活動。

王鳳雅父母的行為有個人求助的成分,也有通過網絡平臺求助以獲取資金的成分。無論是哪種方式,公開透明、向捐助者公開資金使用情況都是贏得信任的起碼要求。這次事件之所以引發網友質疑,與受助方沒有及時同步公開資金使用情況也有關。實際上,王鳳雅家屬在使用善款時已留存了票據,但或許是由於缺乏這種意識,而沒有及時公開。這應該為以後的求助者引以為戒。

在目前公眾對網絡慈善缺乏信任的情況下,有需求的求助者應該更多地通過有資質的網絡平臺來獲取善款,引入第三方監管機制,並及時在籌款平臺主動公佈資金使用情況,平臺在審核方面也應該對資金去向進行必要的監督,讓資金使用更加公開透明,以累積公眾對網絡慈善的信心。


姐說情話

對於那些“吃人血饅頭”的齷蹉,該講理講理,該講法講法,輕饒不得!

當前一些自媒體為了博大眾眼球和輿論關注度,無底線的蘸著人血搶流量,比如滴滴順風車空姐遇害案中的“二更食堂”,也比如河南癌症女孩王鳳雅事件中幾位所謂的“大V”。

故事可以可勁編、可勁造,哪怕你讓蝙蝠俠愛上擎天柱都行,但是傳播“新聞”的時候,事實的底線永不能逾越!在毫無根據又不知詳情的情況下,就把一個未明瞭的事情定性為“詐騙”,“遺棄”,“殺人”,這是無良,是不負責任,是造謠中傷,更是違法犯罪!


標題可以“一語中的”、可以“一鳴驚人”,但絕不能惡俗粗劣、低俗拙劣!對於那些所謂的自媒體、所謂的大V無底線地蹭熱點,罔顧事實真相,斷章取義、大肆拼接,生產邏輯混亂、信息失實的內容,去誤導網友以訛傳訛!這些是必須要承擔責任、付出代價的!


潑魔哪裡走

也許是當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太快,已經沒有耐心去等待背後事實的真相了。網友的節奏容易被帶,不去關心孩子的狀況,而是去關心那一場場憤怒的表演。

去年發生的一件“殺師案”,學生把老師捅死,而老師的女兒在接受記著採訪時表示“不恨兇手”。這一事件被曝光出來,網友們的憤怒都轉移到教師的女兒上,有說這個女孩子“無情”的,也有說這個女孩子是這位老師教育上的“一大敗筆”。

說什麼的都有,大家對這位教師女兒的憤怒,甚至超過了兇手,卻沒有人對這位遇害教師表示憐憫或可惜……

本次“小鳳雅”事件中,各種媒體用文章,用漫畫渲染小鳳雅父母的“無情”,錯誤地批判他們“詐捐”,把網友的憤怒情緒拉高,小鳳雅的父母面對“千夫所指”只能無奈沉默,但一篇篇10萬+卻接連誕生了……



總結這個事件,得出結論:

大部分網友對待現象的冷靜和等待事實真相的耐心不可期待。快速的社會節奏,讓大家變得沒有了耐心,有怒就噴,有哀就憐,有趣就樂,容易被帶節奏,也容易被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