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开示:“心中有佛,处处是佛”。敬佛没有定法,积德行善就是

佛教开示:“心中有佛,处处是佛”。敬佛没有定法,积德行善就是

禅宗有一个公案讲的的这样的: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一个乞丐找到荣西禅师,向他哭诉说自己一家人已经好几天没吃过东西了,能不能给他一些吃的不然他的一家老小就要饿死了。


荣西禅师,想要帮助他都是自己这边即没有钱也没有粮食的,想着想着把准备给佛像涂金的金箔拿给了老乞丐,对他说拿去换些钱应急吧。


但是弟子们可就不乐意了,说这是个个佛像涂金的怎么能随便的给他。


但是禅师却是冷静的说:我这么做都是遵从佛祖的意思,你们难道忘记了佛陀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是怎么对待众生的!你们认识佛陀了吗?”


弟子们终于明白了禅师的心是和佛陀相契。


这个公案讲的就是佛陀的精神只要对众生有好处,金箔算什么,连身家性命都可以舍弃。

佛教开示:“心中有佛,处处是佛”。敬佛没有定法,积德行善就是

这个公案中的弟子们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一些的修佛者一样,都是一样的想法,以为敬佛礼佛就是建一堆的寺庙,供奉一大堆的佛像。


难道这就是我们真正的敬佛礼佛吗?


佛陀难道真的是需要我们去供奉一大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佛是无形无相的,换句话说佛也是无处不在的,一花一草,一石一瓦都可以佛陀的化身,那我们去供奉那么多的佛像和去供奉一块石头又有什么区别呢?

佛教开示:“心中有佛,处处是佛”。敬佛没有定法,积德行善就是

其实在这末法时代,我们修佛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传统一点的在家,或者到寺庙去修行,又有些人喜欢放生,环城绕佛什么,其实只要是诚心的都是好的。


但是现在太多的打着佛教的名号,修建了金碧辉煌的寺庙,这些真的是有必要的吗?我们修佛就是在修善,寺庙是很重要是我们弘法的一个聚合地,但是我们为何不把让寺庙变得金碧辉煌的那些钱节约下来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呢?


好钢用刀刃上,我们应该把我们手上的资源给最需要的人而非执着于表象的去建寺庙,去修大佛,唯有行善才是佛陀最想做的,而不是金碧辉煌的寺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