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內引發火災萬餘起,電動自行車咋了

日前,國務院安委會部署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在此期間將按照“抓源頭、治違法、促規範”的思路,整治解決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突出問題。


5年內引發火災萬餘起,電動自行車咋了

電動自行車的日常使用

我國是世界上生產、銷售和使用電動自行車的第一大國。截至目前,電動自行車數量已達到2億輛,年產量超3000萬輛。與此同時,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等安全事故急劇增加,給公共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據統計,2013年以來全國因電動自行車火災死亡的人員高達233名,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重大損失,成為影響當前火災形勢穩定的突出問題。此次綜合治理行動正是為有效整治這一領域的突出問題。

5年引發火災萬餘起

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5年間,全國共接報因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1萬餘起,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13年以來,全國因電動自行車火災死亡的人員高達233名,其中較大以上亡人火災34起,造成142人死亡,分別佔較大以上亡人火災起數和亡人總數的11%和9.6%,其致人死亡率遠遠高於其他類型火災事故。

5年內引發火災萬餘起,電動自行車咋了

電動自行車引發火災現場

2016年8月29日,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一棟住宅樓內,一輛非法組裝的電動自行車在充電過程中因電氣線路故障引發火災,造成7人死亡、4人重傷。

2015年6月28日,河南省商城縣觀廟鎮狀元街明慧副食店內停放的電動自行車因電氣線路老化引發火災,造成6人死亡、1人受傷。

2015年1月14日,浙江省玉環市新民小區內的電動自行車因電氣線路故障引發火災,高溫煙氣竄入樓道,造成8人死亡、3人受傷。

今年以來,全國電動自行車火災問題突出且來勢較猛,已發生較大以上火災6起,共造成22人死亡、23人受傷,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4月1日,北京市海淀區一電動自行車銷售點因鋰電池內部發熱故障爆炸起火,造成4人死亡;4月6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一棟居民樓內,樓道停放的電動自行車因長時間充電引發火災,造成4人死亡、3人受傷。尤其是造成18人死亡的廣東省英德市“4·24”縱火案,雖然屬於刑事案件,但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罪魁禍首就是停放在KTV門口和前廳的被點燃的電動自行車。

極易引發火災、火災致死率極高、介入燃燒後危險性成倍增加,這些突出特點使得電動自行車火災成為影響消防安全形勢穩定的突出問題。

“進樓入戶”加重人員傷亡

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其中既有產品質量原因,也有安全設計缺陷方面的因素;既有非法生產、假冒偽劣問題,也有違規改裝導致風險增加方面的因素;既有亂停亂放、違規充電問題,也有管理不嚴、管控不力方面的因素。

5年內引發火災萬餘起,電動自行車咋了

收繳違規電動自行車

據悉,電氣問題是引發電動自行車火災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安全性能不高、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的電動自行車充斥市場,電氣安全性能設計存在缺陷,電池欠壓過載或短路保護功能缺失、電器老化、絕緣性能不達標,以及不良商家偷工減料,將質量不高的假冒偽劣產品投放市場,甚至違法改裝車輛,使用明令淘汰的充電器和蓄電池等,都是引發電動車火災的原因。

“進樓入戶”“人車同屋”則是加重電動自行車火災人員傷亡最重要的原因。據應急管理部消防局副局長瓊色介紹,按照現行標準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大量採用塑料、聚氨酯、橡膠等高分子可燃材料,部分豪華車型可燃材料佔比超過整車的三分之一。一旦著火,這些可燃材料會快速燃燒併產生大量有毒煙氣。

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

我國電動自行車數量龐大、遍佈城鄉,非法生產、改裝,違規停放、違規充電亂象叢生,且具有動態性、反覆性的特點。生產、銷售、改裝、使用各個環節中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火災事故發生。因此,國務院安委會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半年的綜合治理,全面整治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隱患。

5年內引發火災萬餘起,電動自行車咋了

電動自行車消防隱患排查

小小電動自行車折射的卻是“大民生”。國務院安委辦副主任、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表示,解決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突出問題,要堅持“抓源頭、治違法、促規範”的思路。在生產領域要嚴把產品質量關,要將嚴重違法企業列入“黑名單”,向全社會曝光,堅決把違法企業逐出市場。在流通領域要嚴把市場準入關。在裝配領域要突出抓好“三個嚴禁”:嚴禁私自改裝和拆解原廠配件,嚴禁私自拆除限速器等關鍵性組件,嚴禁私自更換大功率蓄電池。在使用領域要嚴格規範停放、充電,下功夫從根本上解決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等問題,斬斷火災發生的鏈條。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修訂後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下一步,根據職責分工,工信、工商、住建、公安、安監、消防等部門將按照“一盤棋”的治理理念,在綜合治理中相互配合、協調行動。質監部門將加大對電動自行車及配件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把好源頭關。工商部門將負責市場流通和配件產品監管,淨化產品市場。住建部門將推動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將開展常態化消防檢查和宣傳教育,並依法查處違規停放充電、堵塞疏散通道等行為。

防事故這些經驗可借鑑

電動自行車事故雖然易發高發,但並非不可防範。河南和廣西近年來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管理取得的經驗就值得借鑑。

河南省作為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使用大省,共有生產企業67家,銷售企業5200餘家,年產量超300萬輛,社會保有量達2200萬輛。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萬旭介紹,在電動自行車管理方面,該省通過修訂《河南省消防條例》《河南省物業管理與服務條例》,對電動自行車消防管理職責、停放和充電場所建設作出明確規定,並增設了違規停放、充電行為的處罰罰則。該省還將《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納入立法計劃,針對生產銷售、停放充電、法律責任等,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同時,該省質監局發佈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技術條件》地方標準,明確相關技術標準。

5年內引發火災萬餘起,電動自行車咋了

電動自行車的規範管理

針對電動自行車生產標準缺乏、非法改裝問題叢生的現狀,河南省、市、縣三級政府集中約談6700餘家生產、銷售和維修改裝企業負責人。該省還先後3次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處理違規停放、充電行為1.7萬起,並將電動自行車管理納入高層建築、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和出租房屋、居民小區專項治理中。

河南省還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建設作為惠民工程。2年來,該省累計建成電動自行車停車棚3.5萬處,安裝智能充電樁45.3萬個,配備簡易滅火裝置7.8萬套。通過開展綜合治理,今年以來,該省未發生電動自行車亡人火災。

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達1000萬輛的廣西,自2016年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後,電動自行車火災從2016年的平均每月24起下降到現在的平均每月5起,傷亡人數下降到2017年以來的“零傷亡”。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姚志祥認為,突出服務民生、突出標本兼治是廣西開展電動自行車管理的主要經驗。廣西明確市、縣政府為本地區電動自行車消防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組織開展檢查。同時,依託綜治網格管理平臺,廣西共消除火災隱患26.5萬處。按照“市縣政府規劃建設,住建部門審核確認,物業企業籌資建設,消防部門技術指導”的原則,廣西共建成電動自行車規範化停車棚和智能充電樁3萬多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