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喜欢听“DJ风”的音乐?

lotea

对于这问题我有以下几个看点。

1,根据场合,例如酒吧,迪厅,广场舞,车载。不同的场合适合不同的音乐,比如你去西餐厅吃牛排,正常是放轻音乐或者轻快纯音乐。毕竟吃西餐是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如果你吃牛排时放着强劲的DJ舞曲,我想你恨不得把刀子扔了。酒吧就两者皆可。还有就是车载,旅途比较长的就想听听有激情点的音乐,如果听太轻灵柔软的音乐,我想那不是催眠曲就是催命曲了。


2,是根据心情,有的人心情愉悦时希望来点节奏感强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跳跃感。有的人心情低落时,也需要释放下压力,需要电音重低音的刺激,或者说是可以转移注意力。DJ的节奏很有带入感。很多人对缓解压力的方式不同,所以方法也不同。同一个人同样心情有时候的选择也不同。


3,DJ的节奏更鲜明,不像有的流行歌曲,需要细细品味。而电音加上鼓点的配合,节奏的跳跃清晰明确。同样的歌曲,DJ版本和原版感觉是不同的。我一般都是两种都听,品味不同的感受。

现在国内的DJ多数是有了歌曲后再制作DJ。有的做的确实不错,有的却不伦不类,节奏感,混音搭配凌乱。而且无论什么歌都敢拿来做DJ,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有没有那种创作能力。

总之音乐有各种风格,也有各自的文化。好的作品值得欣赏。


笔墨藏龙

首先要先纠正一个错误“DJ”并不是音乐风格,题主所谓的“DJ风”音乐更倾向于电子音乐。而在这样错误的观念上,题主所表示的“DJ风”应该指的是在原始的抒情歌后加入强有力、但非常单调的鼓点进行节奏修饰而产生的新作品,这样的作品被电音界诟病,称为“土嗨”。

“土嗨”是电子音乐里的专属名词,也是一种负面文化。最早被大众熟知是源于2009年黄柏钧dy在互联网上多次使用。土嗨这样的音乐风格即通过在音乐作品的分轨中,加入一些粗制滥造、且未经任何音色处理的电子音符作为原始音乐的铺底,再用一些拍点变换较为统一、又没有任何新意的“动次打次”烘托出在舞厅的律动感,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普通人都能创作出来的低端作品。

这类作品最常出现在十元店、清仓店用作背景音乐,乡村自带音响的摩托车上,又或者可以归结为“杀马特”的符号形象。这类作品可以称为电音,但由于技术低、音色处理不当等问题,可以视为电子音乐中次品。由于这类型的土嗨电音制品多为音乐基础弱的国人制造,因此久而久之,题主就认为这样的风格是电子音乐,是所谓的“DJ风”,就会自动屏蔽真正优秀的电子音乐。

其实,现在当下热门偶像鹿晗、吴亦凡还有张艺兴等流量小生,在音乐创作中都不乏加入的电音的色彩进行旋律处理。例如,吴亦凡一首富含美式trap风格的《Juice》中,融入了TR-808的复古音色,这些都是电子音,但却没有所谓土嗨的感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音乐。或者是他在《中国有嘻哈》的舞台上演唱《6》也大胆使用了电音的新鲜处理,让音乐玩味十足,充满新意。

当然,音乐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哪怕土嗨风格在大众看来很low,逼格很低,但也有许多人青睐且拥有属于自己的受众群。最重要的是理解真正的“DJ文化”,去发掘真正优秀的电子音乐,提升欣赏音乐的品味。


音乐先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