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都說,武漢是“兩江三鎮”

青山的存在感好像特別低

而總有一些故事,只屬於自己的時代;

總有一些情懷,如果能重來也願意再來一遍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武鋼,青山,棚戶

你若只羨慕我的安逸、戲謔我的偏遠與破敗

便不會懂得我的建設、犧牲與堅守

……

1、彎管子普通話,聽得人額~冒得法!

長江之南,武漢以東,十里鋼城綿延青山。

60多年前,為了支援武鋼的建設,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建設者們,聚集於此。北到瀋陽、哈爾濱,南方至廣東、廣西、海南,都操著各地不同的方言。彪悍直接的北方語系,吳儂軟語的南方話,在這裡,碰撞出了別具一格的青山“彎館子普通話”。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南不南,北不北的,說起話來,大家一聽,就知道那是青山的普通話。

2、 一家三口能有兩個“豆腐塊”,那算是極好的

當時的工棚,大多是青磚加石棉瓦搭建而成,一棟過去就是一二十米長,七八米寬,中間一個走廊,兩邊對開的單間宿舍,每間宿舍可以擺四個上下鋪床。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棚戶區老照片

誰要是結婚了,工友們就讓出一間小小的棚戶。隨著家屬的不斷內遷,原本的單身職工宿舍,變成了一個一個蝸居的小家。

一家三口,要是能有兩間小小的棚戶“豆腐塊”,近20個平方,算是非常幸福的了。更多的,往往都是五六口人,擠在兩間棚戶裡,廚房,也變成了臥室。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都說青山一半都是武鋼人,說不定,你的父輩就住過這棚戶。

3、遠親不如近鄰,那時,大家都是像一家人

那時,雖然棚戶區的居住環境異常艱苦,但人們也總能找到生活的愜意滋味。炎炎夏日,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下了班,買點滷菜,在家門口支起小桌,喝兩口。

飯點的時候,誰家有自己想吃的菜,就去夾兩筷子;瞧見有酒了,就一起喝兩盅;哪家孩子放學了但大人還沒下班,總有左右鄰居幫忙照看著......

唯一不解風情的,便是那天上的“蘑菇雲”。武鋼生產後,每倒一次鋼渣,噴水冷卻後,就像原子彈的蘑菇雲一樣,騰空升起。人們就會立刻捧著碗往裡跑,因為緊接著而來的便是亮閃閃的玻璃纖維。一頓飯下來,搬進搬出兩三次,已成常態。

要是衣服曬在了外面,那也倒黴了,每天的煙、灰、玻璃纖維,曬乾了的衣服也得再洗一遍。

4、“戴家湖”變成了“戴家山”

為了共和國的鋼鐵事業,大自然與人一樣,默默地揹負著。

那時,除了青山公園,碧波粼粼的戴家湖,充滿野趣的江灘,都是人們工作之餘的好去處。

春天去江邊摘野菜,夏天去湖邊游泳,秋天去摘蓮蓬。想吃魚?拿個紗巾,一綁 ,一個叉,一個小兜,就可以撈到魚蝦了。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戴家湖堆滿灰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武鋼的建設,曾經的美好漸行漸遠。成了電廠粉煤灰的堆場的戴家湖,逐漸被填平、被堆高,變成了“戴家山”。作為建築材料重要集散地的江灘也一夜之間成為“碼頭狂魔”,一個一個碼頭,擺滿江灘,日夜不停,黃塵蔽天,一片喧囂。

人們都笑稱,“戴家湖”變成了“戴家山”!

5 、青山綠水紅鋼城舊貌換新顏

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新小區

如今,棚戶舊地萬丈高樓平地起,紅鋼城舊貌換新顏。2016年,隨著最後的2518戶居民回遷,歷時10年,涉及13709戶、4萬多人的華中地區最大的棚戶區改造工作正式完成。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現在的戴家湖

被粉煤灰吞噬的“戴家山”也被還回了戴家湖。2015年,歷時一年半、耗資近億元的整治,戴家湖原址被改建成面積50公頃的大型生態公園。2017年底,這家公園園林綠化與生態修復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是住建部的“奧斯卡獎”。

華中最大棚戶區!看習總書記關心的武漢青山如何蛻變?

青山江灘

江灘,也歷經兩次改造,由一位垂垂老者的模樣,重新煥發青春,成為了一個能吐納、會呼吸的“海綿式”江灘。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曾經,青山區灰塵漫天、空氣中飄雜著工業廢物,人們吐槽麻雀都不願停留。如今,走在工人村,新的小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遠眺戴家湖,曾經被粉煤灰淹沒的湖面重新恢復清澈;漫步江灘,濱江公園取代了砂石碼頭,武青堤芳草萋萋,依偎在長江的懷抱。

從工人村、冶金大道、建設一路一直到建設十路,都浸潤著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人們揮灑的汗水;從青宜居、青康居、青雅居到青和居,也都見證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樸素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