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為什麼公路邊、鐵路邊不能種玉米?

朝富64971127

因為這些地區並不適合種植玉米!而且貴州整個區域內都不是玉米優勢產區,玉米種植收益低,而且不利於國家農業大政策!

貴州的“去玉米化”!

據筆者瞭解,今後,在貴州省內,不僅僅是公路邊,鐵路邊不讓種玉米!很多地區都不讓再種玉米!因為貴州省正在大力實施“去玉米化”活動!將大大調減區域內的玉米種植面積!

根據貴州省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大力調減玉米,由此前的1110.48萬畝玉米調減了37.57萬畝,多餘出來的土地用來發展蔬菜、中藥材、食用菌等作出專門部署。

貴州為何調減玉米種植面積?

但是,為什麼貴州要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呢?最主要還是因為種植玉米收益不高,而且對環境影響特別大!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吧!

眾所周知,貴州屬於高原山地,土壤瘠薄,水利灌溉條件差,玉米單產水平不高,投入產出率低,比較效益差,經濟效益 " 不划算 ",農民群眾不是不想調,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產業。

但是,不讓農民種玉米,並不是讓農民不種地!而是把玉米麵積調下來,多餘出來的土地用來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保證農民的種植收益不降低!

所以,貴州省不讓種植玉米也是在情理之中。


鍾情三農

2018年春耕,相信貴州很多農民比較納悶,祖祖輩輩都在自家地裡種玉米,今年開始竟然不讓種了,多少會有怨言。自2018年開始,貴州重點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給農民算經濟賬,不划算的經濟作物不種了,不僅鐵路、公路旁不讓種,貧瘠的耕地、25度以上的坡地也不要種了,實行退耕還林還草。上面為什麼會不讓在鐵路、公路旁種玉米呢?



算經濟賬種玉米不掙錢

雲貴高原人均耕地少,耕地資源很緊張,各家的地是這一塊那一塊的,比較分散,貴州不屬於玉米主產區,種植玉米產量不高,畝產1000斤算很不錯的,無法實行機械化種植,都得靠人工耕作,就算玉米賣1元一斤,一畝地收入才1000元,除去化肥、農藥、人工等費用,農民種植玉米實在沒錢賺。

要轉變發展思路

貴州近幾年為什麼發展的不錯?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摒棄原來的思想觀念,面對現實,從根本上找到發展突破口。比如大數據產業,可能很多人剛開始難以想象,為什麼貴州能把大數據做大做強,吸引了全國知名企業落戶貴州。農民祖祖輩輩的思想就是種地,很少會思考如何把有限的資源獲得利益最大化,同樣是一畝地,種植玉米和種植瓜果蔬菜產生的經濟價值就不同。所以,不讓在鐵路、公路旁種玉米是想敲醒農民,要轉變發展思路。



重點放在生態旅遊

比工業,貴州沒有優勢;比農業,貴州農業資源有限;比商業,貴州的商業氛圍不夠。都說發展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方的發展模式,得找到優勢產業做大做強,貴州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這幾年,貴州的大交通戰略,讓外地的遊客蜂擁而至,生態旅遊帶動經濟發展的比重越來越大。



狹路相逢勇者勝,全國各地都在趕超比拼,如何把經濟提升上去,同時生態環境也得保護好,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貴州全省範圍內不能在鐵路、公路旁種玉米,對於管理部門來說也是很大的考驗,不讓種玉米,那農民該種植什麼呢?


微塵微視界

其實是貴州真的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地方,向貴州紫雲苗族布衣族自治縣這地方,全都是石山,石頭抗裡種玉米,一大片山一年才收一千幾百斤的玉米,真正的勞命傷財,象這樣倒不如不種的好,退耕還林,保護生態,不比你種玉米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