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4大原則, 高手看了都覺得有道理

一、因地制宜原則

許多釣友在學習借鑑其他釣友的釣魚經驗時,總是更多地注重餌料的配比、味型、狀態等等信息,最關心的是用什麼什麼窩料,什麼什麼釣餌。雖然有句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外來的和尚就一定好唸經麼?

當然,釣魚我們應注重的是共性和個性,脫離了共性來談釣魚,就是雞同鴨講,各講各的,各說各的,沒有共通的地方,也就失去了交流的必要。因此天下釣友交流的前提是共性。比如各種魚的覓食、巡遊_洄游、生殖、食性……又比如生存的環境、魚窩、魚道、水色……又比如天氣……又比如窩料、餌料……

野釣4大原則, 高手看了都覺得有道理

那麼怎樣體現場個性呢?

我認為在掌握、熟悉、瞭解了一些釣魚的共識之後,真正屬於個人精彩的華章才開始。《釣魚人》首頁那麼多異彩紛呈的好貼就是個性的精彩體現。在掌握了釣魚的一些共性之後結合自己釣魚的經驗,所以才會被釣友所驚羨。

簡言之,每一位釣友在釣魚的時候應該有兩個著眼點,一個是針對所垂釣的對象的習性的瞭解,這是共性的東西,垂釣的時間一長,這個似乎可以忽略不計,因已融入你垂釣的一切活動之中。

野釣4大原則, 高手看了都覺得有道理

其次便是個性的東西,本人認為這個更重要。其它地方適合的東西並不一定適合本地,其它釣友的東西,也並不完全適合自己。因此每一次垂釣都要善於總結,今天為什麼中魚或空軍,別的釣友為什麼空軍或中魚?無外乎從天氣、線組、餌料、釣法、窩料、釣窩、水情等方面去找原因,時間一長,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地的特別是適合本人的一些釣法,這才是王道。

而許多釣友恰恰忽略了對當地的魚情、水情的分析,過多或狂熱相信他山之石。

野釣4大原則, 高手看了都覺得有道理

二、天氣原則。

許多釣友把天氣放在垂釣的首選,這是有原因的。

天氣原則應含適宜中魚的天氣和適宜出行的天氣,如果漁癮太大可忽略此點。

其次是適宜出行的天氣,一句話身體和安全是革命的本錢。

野釣4大原則, 高手看了都覺得有道理

三、餌料原則。

蟲餌、活餌、葷餌、擬餌、商品餌……腥、腥香、香腥.濃腥、濃香、酸臭……大蒜、風油精……可見餌料的複雜和混亂。面對如此混亂的選擇,真的是有些無所適從。本人也曾玩過一段商品餌,還要添加的小藥,貴,費錢暫且不說,關鍵是不中魚啊。

這樣幾袋,那樣幾袋,車庫裡有幾紙箱,網上搜的、電視裡看的、貼子裡讀的、釣友用的,用著曬白了的、磨破了皮的、敞開拉鍊破舊漁包的大爺看看揹著、挎著、提著大包小包的漁具的我不禁“呵呵”。“大爺,魚漂拖拉跑了。”“等我吸掉這口水煙拉,怕得哩,大肥蛐蟮,給它多吃下啦。”一提竿都是巴掌大板鯽。“大爺……”你釣魚還是大爺釣魚,你來釣魚是看著大爺釣魚的。

因此,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本人只玩野釣,釘來釣去,大多是蚯蚓,有河蝦時偶用河蝦,商品餌很少用,玩不懂味型、狀態,老老實實玩蚯蚓,與其一天漂如定海神針,不如會動動漂。這只是個人淺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野釣4大原則, 高手看了都覺得有道理

四、釣窩原則。

有關釣窩的選擇,請參見我以前的帖子,此不再贅述。

小結: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自己的,越是廣大釣友的。適宜的天氣,好的漁窩,對當地魚情水情的瞭解,適宜自己的釣法、釣餌,還用擔心不中魚麼?他人的經驗要學習借鑑,個人的經驗提升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