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到底有多难?

花开陇上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要比城市家庭承受更多更大的压力。

虽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但是事实上,还有很多城乡结合部,很多农村发展仍然是比较慢的,这种现代化的进程发展呈现巨大的差异化,城市确实发展越来越快,也同时把农村甩得越来越远。因此,农村的孩子想要翻身,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变得更加的难。

农村孩子成长现状

现在很多农村家庭,家长都是外出打工,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没有父母的教育,只有爷爷奶奶的隔代交流,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就和城市孩子有巨大差别。没有人管的孩子,只能纯靠自觉学习,而且他们没有各种培训班和辅导班,不管在素质教育上,还是在艺术培养上,农村孩子都有无法弥补的差距。

农村孩子的教育投入

因为家庭收入有限,所以农村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是有限的。家长都知道教育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但是一般到初中,如果孩子还是没能考上好的高中,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出去打工赚钱,然后贴补家用,到了20几岁自己攒钱结婚,所以,农村的教育投入,也就是到初中高中而已。一个农村出几个大学生,几个硕士生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农村孩子的学习氛围

不是说农村的孩子学习氛围不好,是因为他们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帮助家里的长辈干活,帮助做饭等等,他们有其他更多的干扰因素。但是城市的孩子很多都是家里捧着的宝贝,两者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存在巨大的差异。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农村培养不出来一个大学生。越是农村的孩子,那你就更应该好好读书,因为只有这一条道路是最公平,无需背景,无需关系。

读书是最幸福的事情

相对于去田地里干活,农村孩子一定深有体会,在教室里面读书才是最幸福的。夏天不用大热天出去,也不用天不亮就起床出去干活。虽然现在的农村没那么辛苦了,但是农业机械化远远没有发展那么快,很多还是靠人力的。所以,能读书的时候一定好好读书,不读书真的只能搬砖了。

农村的孩子有毅力

农村的孩子思想比较单纯,而且,不会有其他的各种心思,想好好读书,想让家里生活条件好,就只有一个念头,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很多农村的孩子非常有毅力,非常踏实,因为他们接触到的社会环境有限。他们身上有一股狠劲,能埋头苦学。

读书才是捷径

农村的孩子,拼不了富二代,家里也没有各种背景和关系,但是这些都没关系,高考只认分数。只要你考到高分,你就能考到好的大学,越是好的大学,就越能提升你的人脉,你的平台也就不一样了,你身边的人与工作环境也会不一样。所以,高考才是最公平的方式,农村的孩子一定要把握机会。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我们不能埋怨农村的父母,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学会接受,学会改变,学会坚强。农村并不能注定你人生的失败。


铃铃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政策的改革,农村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容易,但是培养一个大学生太难。
家庭教育主体的素质决定

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是落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大于学校教育。但由于父辈文化教育水平的缺陷,使得孩子从小在竞争意识、学习动机、眼界等方面都受到了限制,甚至是扭曲,导致很多孩子从小觉得读书没用。

留守现状监护不力

农村地区当下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所以,农村孩子的教育监护责任就落在爷爷奶奶的肩上,孩子的直接监护人长期不在身边,孩子内心得不到需要的感情补给,不利于孩子健全碰到的培养以及为人处事方法的习得。

家庭教育观念陈旧

农村地区的家长同样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但是现实是他们落后的教育观念制约了孩子的发展。“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一些陈旧的观念,让家长错误的认为严苛是给孩子的良药。恰是这样强硬的“家长集权制”让孩子滋生强烈的对抗心理。

缺乏心理交流辅导

农村地区教育条件落后,教师专业户和教师结构存在很多短板,所以农村学生心理辅导几乎没有。然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农村家长更侧重“养”,而忽视了“教”。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无法建立人与人交流的平等、尊重,粗暴的认为“孩子没有什么想法”“孩子啥也不懂”,长期如此孩子容易形成焦虑、缺乏安全感等不利心理。

大学生不是学历的代表,而且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能够负责的高素质人才。鉴于农村家庭的现状,培养一个优秀大学生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Co姐日志

据统计,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高校中的城乡比例大致为4:1,那时候大家信奉的还是“豪门出贵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二十年后的2010年,我国大步实行高校扩展计划,大学生如今已是一抓一大把,而城乡学生比例却达到了惊人的10:1,农村家庭的学生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越来越难发生



2017年北京二中高考状元熊轩昂一席有关“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言论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以下是熊轩昂接受采访文字摘录: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我父母是外交官,怎么讲呢,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1、思想

农村孩子读不到大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父母的思想境界没有跟上。即便是现在,很多农村人还是坚信“读书无用论”,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以前在农村住的时候,一旦某家某户没读书的因为做生意挣大钱了,这种新闻往往会传到十里八乡,变成家喻户晓的地步,这会让他们觉得读书是浪费钱的,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说不定有朝一日发了财还能够成为村里的榜样。这与很多城里父母抓破脑袋托关系、花大钱买学区房把子女往名校里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思想意识上的差距才是最致命的。


男孩的一般读书时间相对比女孩长,“重男轻女”、“嫁出去的女就是泼出去的水”、“干的好不如嫁得好”等等观点,很多农村家长还是很认同的,投资女孩不如投资男孩,这种思想一直导致农村女孩的成才率很低。

2、经济

经济的原因比较好理解,农村的经济水平较之以往虽然有很大改善,但是在教育上面的投资相比城里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加之对教育认识不够深刻,对子女教育投资也会少很多。

3、资源

最后,祝愿农村的教育越办越好!


飞翔的土木人

我是殇王别姬,从事教育十几年,对于农村家庭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的难处,我是深有体会。

对于农村来说,寒门出贵子的道理在此显得有点微乎其微,现在很多将自己的孩子往城里去转,城里到底有多好,难道,农村就真的不能培养出人才吗?农村一定能陪养出来人才,在我国很多国家栋梁之才都是出身于农村,不然哪有什么寒门出贵子,那么既使如此为什么现在还会有这么多的人选择将孩子送进城读书其实,人们看到的只是结果,很少有人去思考这其中的本质性问题!

首先是农村家庭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教育缺失。

一个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的结果,这就像人的两条腿,缺失那个都是不健全的。在农村家庭教育的脚步比较迟缓。受生活所迫,大多少孩子的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留守儿童问题严重,我国有句老话是隔代亲,一般爷爷奶奶都比较疼爱自己的孙子,同时孩子的爷爷奶奶知识有效,对教育孩子思想比较落后,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使得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有的孩子早早的退学步入社会,因为孩子在家庭教育这一块缺失严重,长大后也很少有孩子去学习这一块的知识,更多的还是沿用他之前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样就导致了,农村孩子不能收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


其次,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大

农村孩子,很多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独自留下孩子,或者由亲戚朋友监管,我们都知道孩子都比较贪玩,与我约束能力较差,明辨是非能力不足,很多时候都是孩子没人管,即使是有亲戚朋友监管,但毕竟不孩子的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孩子父母自己教育的效果好,这就使得孩子很容易受周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手机,游戏,甚至交友不慎等。

另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过于宠爱孩子,使得孩子怕吃苦,不愿再学习上去下功夫。

最后就农村而言,学校教育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殇王别姬

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真是难,要顶着很多非议和嘲笑 ,甚至被村里人当另类孤立。因为农村人就像一个坑里的螃蟹,都在坑里,螃蟹们和谐太平。如果有一个想爬出坑外,那么其他螃蟹就会一致对外来撕咬想爬上来的那只螃蟹。



这种螃蟹心理,阻扰着村里人,要干大家干,要不干都别干,你一个人干,别人就会设障碍来百般阻碍,直到你干不成放手。供孩子上学也是这样,大家都让自己的孩子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外出打工,媳妇和房子的事基本就不用父母操劳。



如果有一户人家唯独想让自己的孩子考大学来改变命运,其他村里人就认为不入俗,甚至有敌意,故意冷落和疏远这家人。总把这家人像放在玻璃瓶中一样关注着一举一动,不管有啥事,在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笑点。



这种笑人无,恨人有的思想,也是农村一大弊病,许多人想干一番事业,都是偷偷摸摸地干,最后才浮出水面。我们亲戚家就是这样被村里人隔离了,孩子也是被同村的孩子冷落孤立不一块玩。



亲戚很苦恼常向我哭诉,我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不理就行 。越理越束缚手脚,啥也不能做。鲁迅都说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宁让人嫉妒别让人讥笑。光异样的眼光和闲言都能淹死人,再别说花多钱供大学生了!


这个冬季很漫长

每个农村的家庭都想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甚至很多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更多的学而不得不在农闲的时候不得不到处打零工。而这其中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充斥在每个城市中的农民工,你以为他们为什么要拼了命的到城市中打工,还不是为了能够让孩子能够有足够的钱来接受教育。

农村家庭的家庭收入状况

农村家庭,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更多的学,宁愿背井离乡去打工

农村家庭,大部分只能靠家里仅有的几亩地来获得稳定的收入。而仅仅靠这些仅有的土地,每个家庭的收入也大概只有1-2万元左右。而这1-2万元,能够支持一个学生上完大学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所以大量的农民工就出现在了城市中,为的只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生活。

PS:在城市中看到农民工的时候,还请尽量给他们提供一些方便!

农村家庭,大部分男劳力在城市中打工,而农活等这些又脏又累的活只能由女人来做

农村家庭,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男劳力一般会选择到一些远远近近的城市中打工,家中往往留下的只有女人,而这些女人也就理所当然的承担了家里的农活。

可能很多人看过“欢子TV”这个三农视频作者的视频,在他们的视频中农村的环境和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看起来还是很多的。但这并不是农村的真实生活,农村的真实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

PS:如果看到农村来的姑娘,如果她们的皮肤不够好,请不要表现的非常惊讶!

农村家庭,有很多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因为父母很难顾得到他们

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很多是跟着爷爷奶奶过的,因为他们的父母或者在城市打工,或者要经常到田地里干活,很少有时间能够顾得上他们。这一点在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毕业工作后也不能完全改变,因为他们还要用他们的努力去为自己在城市里换一套房子。

说完了农村家庭的一些状况,再来看看农村的教育情况

1. 农村的学校条件远远不如城市学校条件

农村学校的条件因为教育投入产出比的关系,很多校舍都是能将就用就将就用,每当遇到刮风下雨的情况,学校也不得不考虑是不是需要休学一天了。

2.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要比城市差很多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比如:课本,课外练习资料等等,都远远没有城市中有那么多的种类,但也给了农村学生一个能够专一学习一份练习资料的理由。

3. 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也要比城市差

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因为薪资待遇问题,一般是不能够在城市中任教的老师,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好老师,但相比来说教师资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能了解到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有多困难了吗?农村家庭要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家庭收入的困难;然后还有在落后的教育资源下,学生如何高水平学习的困难!


逐梦卡拉

对于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对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我也想结合自己,聊一下这个问题。



(网络图片 本文无关)

第一,农村教师资源不足,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有学历、有见识的年轻老师不愿留在农村。农村学校基本靠几名年龄较大的代课老师,农村代课老师放在十几二十年前还没有问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无法将更多更新的知识带给农村孩子。甚至有些代课老师,本身素质就不高,可想而知能教出怎么样的孩子。另外,现在提倡德、智、体共同发展,但是农村学校除了文化课学习外,音乐和美术根本无从谈起。



(网络图片 本文无关)

第二,农村教学设施等硬件资源匮乏。记得我上小学期间,教室破败不堪,夏季要防漏雨,冬季要防漏风,校园围墙随时面临坍塌的危险。更不要说像电脑、体育器材、音乐教材等等教学设施,更是见都没有见过。对于这种状态下走出的学生,要想和城市里的学生竞争高考独木桥,可想而知有多困难。



(网络图片 本文无关)

第三,农村父母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见识存在问题。孩子的教育除了学校以外,父母更加重要,但是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根本无法引导孩子学习。另外,年轻父母多数外出打工,家里留守的更多是老人和孩子,孩子的教育问题,基本靠个人自学能力,没有坚定的毅力,农村孩子很难和城市孩子竞争。



(网络图片 本文无关)

第四,农村“读书无用论盛行”。各种媒体每天都在大肆渲染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失业等社会问题,给农村父母带来悲观想法。同时,现实中孩子初中辍学就可以外出打工赚钱,在农村这样的家庭往往比较富裕,而对比家里有大学生的家庭,多数都很贫困。

农村越来越难培养出大学生,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不仅仅是教育不公的问题,更提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小干部大村长

我个人觉得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真的特别难。为什么这么说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小学的时候,农村的孩子基本早上不吃东西,父母已经去地里干活了,所以他就自己去学校了,而城里的孩子吃完早餐被父母开车送到学校,他们一个饿着肚子,一个精神饱满的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这一天中,农村的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城里的没法比,我也不用多说这个,或许差距不大,终于到放学了,城里的孩子会被父母送到各种辅导班,农村的孩子会自己玩,或者把帮父母做家务。


初中了,城里的孩子由于上了各种辅导班,基础好,上了市重点中学,开始了另一段生活,而农村的从村里的小学升入到了镇上的私人中学,他们还是一直都在努力,而且不敢松懈,但是农村的孩子放学后,还得干活,家里地里好多农活,有一个例子,我初中时候,同济大学支教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不写作业,不会还不写,咋都那么懒,然后我们说好农活没时间,他问,农活是啥,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搬玉米,挖土头,等等。在这些时间,城里的孩子要么在放松,休息,要么在上补习班。


到高中了,城里的孩子考入了升学率百分之九十的高中,而我当时考入的高中,本科升学率不到百分之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都已经快成年了,城里的孩子任然在上补习班,农村的孩子已经可以去工地挣学费了。

总之,城里的父母认为,孩子成长很重要,孩子的时间很宝贵,休息好了就应该抓紧时间学习,而农村父母认为,你没在学习,就赶紧帮我干活,在他们眼中,没有劳逸结合,没有休息这种名词。当然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的,有一些父母还是做的很好的,就算考入同一所大学,也没法和城里孩子竞争,城里的孩子自信,独立,上进,勇敢,多才多艺。而农村的,胆怯,自卑,羞涩,没有才艺。不管如何,你选择不了你的出生,但是你可以选择你孩子的出身,所以,努力吧,骚年,我们一起加油!


李贵荣797

其一,教育过程中家庭人力的大量投入。

由于改革开放不完善以及相关制度不配套,农村日趋凋弊,尤其是农村经历了几次的撒校并点,农村义务教育网点越来越少,不少农村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离开父母寄校,近的三五七八里,远的有几十里,农村家庭为了孩子能获得义务教育,仅花在孩子上学接送这一项上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要超出城市家庭许多,甚至若干倍。

其二,经济上的压力是最大的困难。

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不如城市家庭富裕,尤其是在现金收入,不如城市家庭那样按月有保障,但是学生在学校是要按月现金支出的,这样,有不少农村家庭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被迫借钱举债,一遇灾荒年或者家庭突然变故,先前的举债无力偿还,后续还得继续举债,这样新债累旧债,待到把一个大学生培养出来,外欠几万、十几万债务的是普遍现象。所以,在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政策未出台之前,有少数家庭因上学而引发轻生自杀惨剧,实属是最终无奈的选择。

其三,投资成果转化难

农村家庭举全家之力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最终目的,还是想他学成之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让先前的投资能收到效益。但是,由于种种不言而喻的原因,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城市找工作总是困难多一些,有些甚至难以找到工作,这样,如果把培养孩子读书看作一种投资的话,那么,这种投资没有转化为效益,基本上没有回报。


皓月禅心10

不请自来!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能够回答的!

现在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还是不容易,不仅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

学习方面

我是90后,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年级二年级我基本上都是稳居全班倒数第一,父母都不是什么特别有文化的人,而且平常也要为生计忙碌,我学习上的问题他们也只能帮很少的忙!由于一二年级学习的知识不是特别难,我也慢慢的赶了上来,当时最伤心的还是由于农村户口,班主任一副势利眼看不起我,学习上整天找我麻烦!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终于好了,跑到了全班前三!

纵观小学五年,自己虽然成绩上跟别人没差距,但是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知识的深度跟别人有了差距!这在初中高中阶段更是明显,老师的孩子或者家里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学习明显很好,农村的孩子有学习好的但是占的比例太小!

随着这些年大学的扩招,考大学的人多了,农村学生也多了,但是从整体来看,农村大学生在大学生里面的比例越来越低了,这是城乡教育差距的体现!

经济方面

我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农村户口,家里交了很多的借读费,初中的时候由于经济压力,哥哥辍学了,高中的时候学费交得起,生活费拿不起!该上大学了,还好国家有个助学贷款。否则大学能不能上的起都是问题!现在城市物价这么高,农村的微薄收入要想供一个在大城市上学的学生还是很难的!我们那年收入六万都不错了,而现在大学一年要一万五至少!同时大学学费虽然助学贷款,但是毕业了马上就要还,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总结

农村供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希望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可以好好学习,给自己也给家人创造一个美好明天!


我是烟雨藏小楼,专注教育问题,欢迎大家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