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量批发的假古董,为何会被藏友买回去当稀世珍宝?

左丿子Filv

先讲一个笑话,山西一位藏友姐姐,在刚入行不久,想着去乡下收东西,说这话就是十年前的事儿了,那个时候铲地皮还是有东西可铲的,去乡下往往会有所收获,不会白跑。姐姐和朋友一起出去,这个收老货不像是走街串巷子卖糖葫芦卖菜的,不像磨剪子戗菜刀的,还不像废旧家电手机回收的,也不是卖小孩子玩具波浪鼓的,这它都能吆喝,收古董,要么你农村乡下有线索,有据点,每次下乡就去他家,他收上来,你挑挑捡捡拿走完事,要么你就挨家挨户问,“哎,你家有老旧东西吗,有瓷器铜钱旧首饰大头老货啥滴吗?”因为它没法公开吆喝,原因有过去禁止个人收藏,也有这行当本身的神秘性质,包括在古玩城,看中东西,和老板谈品次,说价格,也多是私下里完成。再说咱这位姐姐,跟小偷一样的,见人也不敢问,来到一户农家大院的门外,敲门,惊狗,一老者出,疑问姑娘你做啥?姐姐哆哆嗦嗦道:大爷你家有老东西吗?老者说,你看我老吗?姐姐吓得落荒而逃。真人真事,足见真正的古玩淘宝人是多么的艰辛,同时又是多么的有趣。现在姐姐在山西的古玩店做得蛮大的,手里也有不少好东西,岁月沉淀日积月累使然。



这个故事说明,真正的古玩藏品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那么做假的就来了。放眼看去,哪个行业都有这些造假的行当,造假者。名牌服饰造假者有之,国际大牌化装品造假者有之,奶粉、食品造假者有之,我的事业合伙人90年的女孩,长得特别好看的美女,聪明头很大,我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喝那个啥奶粉长大的大头娃娃呀,当时你的省份可是这个奶粉受害的重灾区,孩子说,谢谢,我是吃我妈奶长大的。医药行业当属最严谨的了吧,依然有造假者猖獗。造假行业,规模之大,链条之细密,真的可以说成了产业。所以说,哪个行业都有造假销假者,全部是利益使然。



回到问题,中国大量批发的假古董,为何还被藏友买回去当稀世珍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行业的悲哀,人性的悲哀。有的人是真的不懂而买假,古玩行业怎么说呢,你可以吃亏上当,栽跟头的事儿可能谁都有过,可是吃一堑要长一智,有的人在古玩行浸淫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长进,一屋子的大假货, 全都是近现代仿品。这是没办法的事。为什么视如珍宝,因为浸透了他的心血,反正放那,也有不懂的人来买。久而久之,真假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而且还认为自己是玩了一辈子的老行家,这是自欺,连带欺人。可怜的是那些刚入行的,千小心万小心还是着了售假者的道。



动态图 烘炉观雪

真正的古玩人只在眼力上较量,在价格高低上较劲,不会故意售假,我说的是真正的古玩人。也有不良古玩商人商贩,真假齐售,看人下菜碟。

总之,乱象丛生的市场,还是那句话,要练好自己的眼力,艺高人胆大,纵使听再多的故事,设了再多七拐八弯的埋伏和套套,都不会着道。


微藏天下

你好,古玩作为一种市场价值极高的收藏品和投资品,有着很多商品不具有的文化底蕴和利润空间,出现造假是理所当然的。随着市场的火热,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涌入古玩市场,市场上不多的有价值的古玩很快被少部分人收入囊中,市场已经没有有价值的古玩。要保持市场的供需平衡,就会有大量的仿品进入市场补充,这是市场自然规律。


关于古玩造假,历史是悠久的,也是无国界的,不光是中国有造假,国外造假也是相当厉害的。国外的古玩市场也有不少仿品,不说别的,就是清末民国就有一大批仿品流入西方赚取了外汇,而这些仿品到现在还堂而皇之的摆在国外博物馆里。

到了现代,更是有大批的仿品流入国外,一些高仿进入国外正规大拍上,又回流国内,已经被洗白成了真品。而一些国外古玩旧货交易网站也是百分之八十是现代仿品,剩下的也就是一些毫无收藏价值的几十年的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可以说,在当今世界,大家对古玩的认知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假货在那都有,世界大同,无一例外。



至于为什么这些假古董为啥还能卖得这么火,那就是真正懂古玩的人在玩古玩的人中只是少数派,绝大部分玩古玩的都是不懂行的或者是半壶水的“行家”,这些人目前成了假货的主要消费者,甚至于很多卖古玩的宁愿卖假不卖真,因为假货进价低,瞎买都比真货赚的多。


古玩这行很奇妙,哪怕刚入行的人都会有自己很懂古玩的错觉,而且这种错觉会一直伴随,抛不掉甩不开,能真正大切大悟的面对古玩的人并不多。就是这种错觉让人不断的敢于去古玩市场捡大漏,最后买了一屋子假货而不自知。最厉害的是,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古玩,都会非常固执的相信自己,还能去给别的人掌眼,把别人也带坑里。


风云说收藏



中国大批假古董,为何会被藏友买回去当稀世宝贝?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太平盛世,玩收藏的人自然比较多,加上媒体的宣传,收藏队伍越来越大,僧多粥少,自然很多人会买到假古董。

二,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足够的鉴赏能力,或者是知道一点皮毛,对古董的真伪,还不能完全准确判断,处在收藏的初级阶段,买假藏假是必然的了。

三,对收藏有一种赌博心理,老想投机、想一夜暴富,心想我买十件没有一件真货,那我买五十件一百件总有一件是真的吧?只要勤跑勤买,肯定能找到真品,这种人真的是“起早贪黑破烂一堆,辛辛苦苦赝品为主”。造假的要感谢这一群体,没有他们,你会饿死。

四,由于没有鉴赏能力,买到假的还认为是真品,成为“国宝帮”俱乐部成员。有的人可能知道是假货,死不承认,不承认自己打眼吃药,可能觉得很丢人,也有可能还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也想卖假。

五,到代的真品难求,实在买不到,没办法,买一些假货安慰自己。最可恶的是有人竟然拿假货来做展览、捐赠,编故事做宣传、做教学,误人子弟,从而也导致更多人买假藏假。

六,古董的造假技术日新月异,已经令到专家都打眼了,连博物馆的专家学者都感到害怕了,他们怕担责、怕笑话,不敢在民间往集藏品了,只会鉴定古墓里挖出来的东西,这样保证不会有假,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古董鉴定,只见到真而没见过假,走出去遇到“地雷”什么专家也打眼。现在,专家都怕了,何况普通民众?



走街串巷吊儿郎当

假古董泛滥的直接原因就是想买并真买它们的人不断增多!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虽然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之多,但要是尽可能简明扼要地来说,无非源自环境、个人与市场这三个方面:


环境来讲:

太平盛世,国富民庶。手头有了闲钱,就会衍生催熟古董收藏的需要。总的需要求量大幅度地扩张,真的古董明显不够用,假古董就粉墨登场!


个人来说:

一夜暴富的心态严重影响众人,大量菜鸟一不学习,二不积累,三不仔细。往往从媒体、周围人那里听到个三言两语,总想着能捡漏、拾便宜、中头彩,可以通过投资古董,实现自己一夜暴富的梦想。实际上,绝大多数都去买了假货。


市场来看:

人心不古,诈骗行业越来越产业化、规模化。在古董作假领域,有人专门装大师造舆论,从大面上忽悠众人,有人专门研究技术,不断提高造假水平,甚至有时还能骗过专业机构,有人专门改进手法,发明五花八门的诈骗圈套,让进了一行的人,难免不会着他们的道。


刚刚讲过

真正懂的人不会买,一点都不懂的也不会买,买的一般都是懂点皮毛,卖家一顿忽悠,自己网上再一搜,都对上了,就确认是真东西了。再加上伪专家当道,专家公信力降低,再怎么解释给他听这东西是假的他也听不进去。


信境启者

傻子买,傻子卖,还有几个傻子在等待。书上看,电视看,馆里看。路上听,店里听,藏友听。手里有闲钱,小手有点痒,脑袋有点大。地摊上看到一件国宝,价格便宜是拍卖成交价格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买到就是赚到,不买就会跑掉,买!买!买!深怕被人家知道,偷偷自己我被窝里面看,激动的三天三夜睡不着😭


快乐人生152056287

因为假得比真的还要好,比如说手工包包,国外一个几万几十万在中国不贴牌的话同等质量不用一千块,再比如香烟,不管有钱没钱软中华硬中华芙蓉王黄鹤楼满大街都是,正规烟厂有这生产能力吗?抽烟的人其实也不知道烟的真假只是觉得顺口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