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房子是越來越貴,還是越來越便宜?

洛克洛克王國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結合現行政策趨勢從長遠看房價多數城市微幅上漲,短期內一二線城市暴跌是小概率事件,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波動會較大。下面分開來講:

1.近幾年的房價走勢就可以看出已經呈現明顯的各級分化,城市間分一線二、三四線和其他,城市內分幾環什麼區,一個區內看附近的商業。其根本決定因素是該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在全國是什麼段位!

相比南方就要好一些,南方屬於平均分佈均衡型,以城市群的形式互補發展,像長三角,珠三角,成都武漢,當然每個城市群內也有各自的中心城市。相對北方不會一家獨大,這樣表現在房價上抗風險能力就強!

3.然後就是政策因素,目前全國上下仍然出於高壓限售限購狀態,也就是說:現在多數城市是有價無市,這等於把房價人為凍結了,沒有買賣就不會有價格變動!所以從這個層面看,只要沒有大的金融危機出現,持續限購城市的房價是極其穩定的。


加上現在政府多管齊下,一方面加強商品房之外的各種保障房的建設和落戶上學配套措施,以分流剛需族們。另一方面從土地招拍掛,預售,限制發行債券集資等多個環節從嚴審查,以防止開發商濫竽充數,逐漸淘汰一批鑽空子的無良開發商!

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就可以給高房價釜底抽薪,最後表現為房價漲與不漲僅僅跟自身吸引力和供需有關!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疏漏之處,還請各位指正,有問題請私信或留言!)


聽老溼說

最可能的價格走勢是緩漲一兩年橫盤一段時間或者小幅度小跌,然後在繼續緩漲一兩年重複這個週期大概到2030年左右算是頂部價格形成,然後開始緩慢下跌。

我會做這個判斷,是根據多方面原因的,房子是個商品,總體趨勢會受供求關係影響。在這個供求關係中,求的主體是年輕購房者,供的主體就是我國可開發的居住土地。我國的土地就算不動十八億畝土地紅線,也夠全部14億人城市化都住進樓房了。而求的主體年輕人,90後出生的新生兒數量遠不如以前,越往後買房子的年輕人越少。


你也許會覺得中年人有錢了換個大房子也是買啊,可條件好換大房子的家庭同時也會吐出一套老房子,現在可能還會因為不急著用錢,再加上房子保值,老房子留在手裡空著或者租出去都行,不一定非要賣。可2020年我國就要收房產稅了,以收稅的初衷來說,自然是收富人的錢了,在房地產上誰算富人?住別墅、大房子、名下有多套房的算富人唄。那時候手裡多套房的人要麼交稅,要麼賣房。

所以說在房地產這一行,供求的買方主體是有需求的年輕人,他們的交易對整個市場的庫存房來說,才是只少不多的,不存在市場上銷售出一套新房又有一套二手房進入市場,弄得實際上商品數量沒變。

在房地產的供求關係上,求的一方主體年輕人減少的趨勢我們很難改變,要想房價穩住或者還有上升就主要看供的方面和通貨膨脹。
先說通貨膨脹,這個好解釋,反正回頭看看過去二十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工資提高,工資提高帶來消費提高,消費提高帶來了物價提高,結果就是過去二十年沒什麼不漲的。豬肉都漲了,房子怎麼也得追上豬啊。只要我國經濟未來持續高速穩定增長,就會帶來物價繼續上漲,這會頂住一部分因為買房減少帶來的房價下跌的壓力。

說完通脹回過頭來說供求關係中供給的一方,供給主要取決於土地存量,每年土地釋放量,以及基礎設施。土地存量前面說了,夠把全國14億人都裝樓房裡了,不過那麼多土地如果一下都蓋樓,房價可就真成白菜價了,房價崩盤的很可能後果就是毀滅整個市場經濟,到時候我們就只能在白菜價的房子裡吃白水燉白菜了。不信的可以看看91年的日本,雖然日本人最後沒淪落到吃燉白菜,但是到今天也沒緩過勁呢。

扯遠了,土地存量我們有,但得有政府審批才能蓋樓,那每年審批多少土地蓋新樓就是供求關係中,供給方的關鍵了。如果全國政府明年不再批新地蓋樓了,年輕人再少一半房價也會繼續漲。政府審批的土地也不是隨便就可以的,總不能把樓蓋在野地裡吧,難道上下班要弄個越野車,到了家門口還有條小河,發現光有越野車還不行,還得在車裡裝個皮划艇,那畫面想想吧。

反正供給一方的多少受了政府的基礎建設和每年審批土地的多少影響,這個靈活性還是高一些的。

不過再靈活的供給也擋不住趨勢,在2030年左右,需要買房的年輕人大概都是05後的了,這一代的父母基本是80後獨生子女,4-2-1倒金字塔的結構在他們之中將成為大多數。至少在他們身上急著買房結婚的問題會急劇減少,而且這以後的年輕人是否還把有房才能結婚當成標準都不一定了。

最後總結下,只要我國經濟不出現大問題,房價就不可能“跳樓”,無論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從國有銀行大量借貸,房價明顯下跌會讓銀行壞賬增加,帶來系統性風險。在銀行還被房地產行業綁架的時候,房價真要下跌了,也會有人捏住供給一端,保住房價就是保住銀行,保住銀行就是保住整個國家的經濟。現在銀行被政策限制已經縮緊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到2030年時又過了十多年,該按揭的也還了不少了,甚至都有很多提前還款的,銀行不再被房地產業綁架,那房價的下跌也不再是影響全國經濟的關鍵點了。

個人認為房地產稅也是對房價的巨大壓力,房產稅會擠出城市中大量的空置房,大量二手房進入市場交易肯定也會壓低新房價格,怎麼能降低房產稅對房價的衝擊,讓房價穩定到房地產業和銀行業離開一條船時,也需要很大的智慧。
想把房產當做投資賺錢的我個人是不建議了,高房價也抑制著年輕人結婚生子的可能,嚴重影響人民幸福感,而且炒房囤房使得房地產出現大量泡沫,國家不會放任這麼大的泡沫繼續被吹大,房產稅就是對付炒房的殺手鐧。如果需要買房又不是很急的,可以等兩年,看看2020年房產稅對房價的影響再決定。如果是剛需等著買房結婚的,那就別多想了,該買就趕快買吧。


浮華流年說事

這個問題判斷起來挺難的,因為涉及的方面太多太廣了,涉及到國家的大政方針,城市化率,投資渠道,人口的增減,老齡化,城市的不同,配套設施等等等等吧,但總有一兩個蛛絲馬跡能讓不同的人判斷出不同的結果,所以很多人都在分析這個問題,但是結論往往是相反的,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站在了自己能理解的方面考慮這個問題,而沒有統籌各個方面的因素考慮。當然,我也不可能從所有方面考慮,畢竟站的高度不夠,得到的信息不足,戰略眼光不夠長遠,所以也只能淺顯的分析一下,雖然是淺顯的分析,但是也從人類發展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很久之前就在思考了,這麼久了,也得到了很多新的信息,但是我還是堅定之前的想法,所以也算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供大家參考。

首先,具體到以後的房價會漲還是會降,這個我想你是問的大方向,而不是某些細節如這個城市啊,那個地段之類的,其實找準大方向了,細節的問題也就能分析出來了。

大方向上看,在今後的時間裡,尤其是20年的時間裡,房價還是會緩慢的上漲的,當然,這個緩慢上漲並不是一條直線緩慢上漲,而是會小波動曲折緩慢上漲。首先看一下大方向,國家的政策方針,第一是通貨膨脹率。

對於這個通貨膨脹的表格可以看出,負增長基本上特別少,多數都是正增加,這個表格不能左右房價的增減,但是這個直接體現了物價啊,物價貴了,房價上漲的可能性是不是也會增加呢?當然,有人要說了,上個世紀多數年通貨膨脹那麼厲害的時候房價也沒怎麼漲啊,這裡我也說了,並不是一個因素影響到房價的,很多因素,這只是其中一項,聽我說完下面的內容你再做判斷也不晚。

第二是貨幣的增長量,這個要是展開說就會很多,所以這裡簡述一下,供大家參考,很多人知道我國的貨幣增長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的貨幣發行量就超過了萬億大關,新世紀以來更是越來越多,02年更是突破的三萬億,這麼大的貨幣增長量來看,通貨膨脹很難負增加,貨幣增長量其實和通貨膨脹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房價,房價是很難下行的。

第三是國家的政策方針,有些人可能認為國家的政策方針只能影響一時,不能左右總的趨勢,其實是不一定對的。這一屆政府的動作看得出,決心很大,很多方面的改善也很明顯,所以,我相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僅僅是口號而已,所以,再出現特別劇烈的漲幅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緩慢上升還是允許出現的。首先從地方政府和銀行角度,其實也包括中央,其實是不願意看到房價下降的,尤其是劇烈的波動和硬著陸。因為涉及到太多方面了,一旦房價下降,首當其衝就是銀行,很多房貸可能就拒還了,銀行就會形成很多壞賬,手裡的房子也賣不出價格,資金安全性將受到影響,地方不希望房價下降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賣地來完成的,一旦房價下降,地方房地產市場也會受到影響,地賣不出去或賣不上價對地方政府絕不是一個好事情。為什麼國家也不希望房價下降呢,因為房地產涉及到的行業太多,鋼鐵,水泥行業是首要,雖說現在鋼鐵水泥行業不景氣吧,但是畢竟也是很多地方財政收入的一部分也是就業的一個部分,如果房價下降,這些行業勢必會受到影響,財政收入和就業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對於社會安定也不利。所以國家的一帶一路政策,讓國有基建企業也走出去也是有這一方面考慮的,為了化解國內這些行業的生產過剩,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而已。

也所以說現在國家層面也在重新考慮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重新劃分的問題,這麼做是為了讓地方政府不至於特別依賴賣地財政,還有房地產稅的徵收,也是因為這個,當然房地產稅還沒有開始徵收,這就是另外的問題了。但是這些改變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完,所以,短期來看,房價還是會上漲的。

第三,城市化率。2016年中國城市化率達到57.35%,進程接近於1851年的英國、1930年的美國、1955年的日本和1980年的韓國。對照各國城市化發展歷史,未來五年中國城市化進程依然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各國城市化的歷史表明,當城市化率達到70%-75%左右時,城市化的進程將放緩。在各國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中,存在三種不同的模式,我國更接近日本和德國模式,中國城市化進程或在達到65%-70%的水平後增速放緩,這意味著當前我們距離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邊際拐點還有10年左右。簡單來說,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有需求也就有市場,所以房價在短期內難以下降。

第四,投資渠道,目前國內的投資渠道太少,可以說我國的股市,藝術品市場,基金,黃金,自辦企業等等這些個投資渠道都沒有這麼多年房子來的穩定來的快。因為房子作為一個生活的必需品,具有雙重屬性,又可以住,又可以投資,越來越多的人用房子來投資,雖然國家的政策收的緊了,但是各地還是留出來一些空間,因為地方政府也不希望房價下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短期內房價也很難下跌,尤其是一線城市,甚至是二線城市,那些地段好的房子作為投資是最佳的,就目前來說,給你一千萬,絕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先買房子。

第四,人口的變化。對於這個,我也是看到17年一胎和二胎出生人數比例降低,然後看到一個深度分析人口的減少對國家發展影響的文章才分析出來的。現在雖然放開了二胎,但是生二胎的家庭還是很少,因為大家眾所周知的問題,教育,醫療,房價三座大山壓得很多人不敢生二胎,而且,這些以城市居多,縣城和農村生二胎的比例還是很大的,但是房價的升降,就是以全國的大中型城市為標杆的。等著一批一胎長大了,手裡最少的也是兩套房子,多的甚至可能能到十幾套二十幾套,但是短期內這個情況不會影響到房價,我個人估計,這個情況暴發大概也就是十幾年二十年以後的時間,這也是我國城市化率放緩的時間,所以短期內不會下降,但二十年以後不好說,因為太久了。

還有就是老齡化,這個跟出生率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這裡就不多說了。

第五就是開發商成本增加,地王不斷出現,一個項目前期至少要蓋不少於50個章,不同的部門都要審批和驗收。項目建起來,不算拿地成本,有很大一部分利潤都被政府以稅費的名義徵走,這一部分都要轉嫁到房價上面,讓購房者埋單。國家以調控房地產的名義一直不斷強化對於直接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貸款監管,開發商融資已經越來越難。所以從這方面講,房價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下降的。

說了這麼多,最後的結論是,從宏觀角度看,十五年到二十年內,房價應該不會降,應該是曲折緩慢上漲的態勢,二十年以後不好說,因為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最後,定有考慮不全之處,還望大家一起討論。


陽光趙老師

要準確回答這個問題,請告訴我未來是多久,什麼才算跌?

我來界定一下吧:

未來是未來幾年以內,或未來幾十年。

跌份絕對價格下跌還是相對價格下跌。

未來幾年內,絕對價格:

核心大城市的核心地段不會跌,但周邊會跌。比如北上廣深

新經濟崛起的城市不會跌,比如杭州、合肥、成都等,傳統行業佔比大的城市會跌,比如北方、西北的一些城市。

三四線城市、縣級市縣,下跌空間不大,因為農村人口在進城。特殊城市不算,比如資源城市。

農村房子會下跌,農村人越來越少了,而前幾年卻炒高了。

不過整體上,平均水平看,未來幾年房價不會有大的跌幅。首先,房價當然太高了,但並沒有高的離譜,不要用一線城市舉例,一線城市的房價相對老百姓是離譜了,但是相對全國有錢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而恰恰全國有錢人都會在一線城市買房。二線城市比較尷尬,只能吸引本省有錢人,而本省有錢人更喜歡在其所在的地級市買房(自住),投資的話,他寧願到一線城市。這個也說明了地級市多以自住為主,而且按揭比例很低。其次,政fu不願讓房價明顯下跌,跌不起,因為房價明顯下跌將引發金融危機。而我們的政fu調控房價的手段足夠多。

未來幾十年來看,房子的絕對價格不會明顯的下跌,但相對價格卻會明顯下跌。

原因:

雖然從很長的未來來看,房子肯定過剩,一個孩子頭上會有4套房子,小兩口會有8套。但是,10年內政fu會主動調控,以時間換空間,維持房價名義價格不明顯的下跌,以避免金融問題。因為通貨膨脹是確定存在的,如果控制名義房價不跌,時間越長,實際房價就越低,被累計的通貨膨脹吞噬了。

10年以後,如果名義房價沒漲的話,就相當於實際房價下降了50%左右。這時政府就不需要調控了,市場的力量就足夠了。

一句話來說吧,未來名義房價不會明顯下跌,但實際房價會下跌,時間越長,下跌越多。幾十年後,如果房價跟現在一般的話,你說囤房的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呢。但是,政fu肯定是高興的。


JinRi選谷

我個人觀點,越來越便宜。

首先,房子從剛開始的稀缺品,到現在的過剩階段,到最後的飽和。是世界範圍內的歷史過程,如果人口基數不再增加,可能未來就是存量房時代,市場會越來越萎縮,開發商也只會剩下幾家優質開發商。

其次,隨著國家對住房制度性建設,低端有租賃住房保障,終端有共有產權房供給,高端市場面向商品房。但此時商品房市場會越來越小,而且會出現大量過剩。雖然房價可能不會大跌,但也不會上漲了,基本保持平穩,而人們收入的增加,基本抵消了房價的上漲。

最後,我個人認為,最能改變房價的,是房子的居住屬性和居住模式的改變,會直接使房價下降。由於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居住在板樓裡,是固定的不可移動的,制約了人們很多。也使位置和地段成為了衡量它的價值。而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房子的這一屬性可能會改變。

科技改變人類,科技改變生活,相信科技也會改變房價。


歷史的豪情

長遠來看,房子只會越來越貴,絕對不會便宜。如果短期房價降了, 那麼之後一定會報復性上漲!如果長期房價降了,甚至崩盤,一定發生了大事!我們國家人口密度如此之高,人們連房子都要賤賣,可想而知國家有多大變動。所以,每個人都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

房價只漲不跌原因有三

1.國家只要在發展,那麼任何物品/職業都會漲價/漲工資。

除非技術升級原材料降價或者低成本同行入侵。可以參考建國以來物價和工資,還有房價,什麼時候真正的掉過。


2.房價一路高漲後,已經涉及每個人的資產,不能掉下。

房子之所以貴,一方面人口基數大,更重要的是房子是生活必需品,剛需中的剛需。因為每個人都有房子,一旦掉價,等於所有人的資產都貶值了,勢必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

沒買房的想讓房價掉,然後方便自己上車買房。假設房價下個月掉50%,三個月後暴漲500%,房子一共就那麼多,你覺得輪得到你來買嗎?第一批買的是達官貴人,第二買的是房地產內部人,根本輪不到普通老百姓搶。假設房價掉下來後不漲,那麼你買房子投資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為了公平和維穩,房價不會掉。


3.第三,房價上漲是好事。

首先,房價上漲,帶動GDP就會漲,國家才有錢去蓋高鐵,投資海外項目,腰桿才硬。3-23中美貿易戰,中國強勢回擊,這就是我們國家強盛的證據。

同時,國家目前應對房價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房價永遠上漲。因為房價不能突破天際,所以國家多次調控,讓房價穩定上漲。

只有這樣,每個買房人永遠都是賺的。16年樓市大漲,你沒上車,沒關係,18年買房,等到20年時候回頭看,房子漲價了,開心不開心?等你20年買房,25年再看,房子還是漲價的,開心不開心?

所有人的資產都在升值,誰不樂意呢?

有人說房價一定會掉,因為80後是獨生子女,等到這一代斷層,會有很多空房子出來沒有人住,所以房價必跌。

這麼認為的,只能說他不懂發展。需求是住出來的嗎?不是,需求是拆出來的!

假設現在每個人名下都有一套房,一家三口住一套房,就會有兩套房空出來。

這個時候,國家拆掉1/3的樓盤,建綠化。(房子一點一點空出來,一點一點拆,綠化也是一點一點建)

別不信,看世界各國森林覆蓋率:日本64%,韓國61%,挪威60%,瑞典54%,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國30%,美國33%,法國29%,印度23%,中國21.36%

咱們中國的GDP和綠化率嚴重不成比,是幾個大國中最低的。以前我們沒有錢,不能搞綠化。現在我們沒有地,沒法搞綠化。我們國家想躋身發達國家,綠化一定要上去,否則就是隻有錢沒有內涵的土老闆。


那麼,接下來人口斷層,用地沒那麼緊張,同時要保住房價不崩盤,綠化用地是肯定的。

除了綠化,城市綜合服務也要上去。我的家鄉在三線城市,我們市連一個像樣的體育場、森林公園都沒有。我上學在揚州,揚州的土地面積連我市的一半都不到,但有好多森林公園、體育場,景區也佔據很大面積。

許多城市在批樓盤的時候,都不批或者很少批別墅,因為現在用地緊張。同樣面積的小區,全蓋高樓能住一萬人,全蓋別墅只能住500人。假設未來空房變多,一定會拆掉,批別墅的地,讓有錢人有更好的選擇。這時候,如果你是那個不買別墅的,你希望房子降價嗎?如果你是那個買別墅的,房子一旦降了,你拿什麼置換別墅?

人民有錢了,生活配套就要跟得上。月薪2000的時候你吃小布丁,月薪20000的時候應該吃哈根達斯而不是100根小布丁。

有人看到李嘉誠賣地,沒看到李嘉誠賣了重慶的地,去投資了上漲率更好的項目!


不要擔心國家沒有錢給你補償拆遷款。2008年中國GDP是33萬億,世界第三;美國107萬億,世界第一。到了2017年,中國GDP是82萬億,世界第二;美國是130萬億。GDP飛速增長和房價走高脫不了關係,如果國家拆不起,房價就要掉,GDP緊跟要掉,人民資產縮水,大家全崩盤。如果國家拆,大家的資產不縮水,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通過增稅還能穩定住GDP,何樂不為?

到時候人人都有拆遷款、生活水平還提高了,還會在乎漲稅嗎?


深思的力量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回答過,也有很多答友跟我討論,但我還是堅持我的結論:
房價不可能越來越便宜

其一,已買房的人不答應。如果你已經買了房,你會想房子降價嗎?中國有房的人還是佔絕大多數的,他們不會同意房價下降的。

其二,房地產商不答應。房子降價了,必然房地產商會造成經濟損失,如果他們得不到利益,他們會讓房價降嗎?

其三,建築產業鏈條既得利益者不答應。房價越高,建築材料越貴,建築工工資越高,收益的人群越多,房價降了,所有的人的利益都會損失,造成資源浪費,材料積壓,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嗎?

其四,銀行不答應。買房者靠貸款,開發商靠貸款,材料供應商靠貸款,所有的產業鏈都是銀行鏈起來的,一旦有那個環節斷了,整個銀行都要面臨滅頂之災。房價降了,房貸者不願還,開發商還不起,材料商更是還不起,到那時整個銀行系統都會出問題,都有可能引起經濟危機。

其五,價值規律不答應。商品是有價值的,不管怎麼說,房子的固有價值在那裡,商品的價格會圍繞固有價值上下浮動。所以,房子的價值那麼高,怎麼可能會越來越便宜?

其六,貨幣發行規律不答應。社會越發展,貨幣發行越多,貨幣越多,購買力越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不可能下降,只會上漲。

其七,國家經濟發展不答應。國家經濟發展要穩定,房價是最重要的一環。房價一直上漲,國家不知道嗎,國家清楚的很,他一直調控,調控的結果只是漲幅下降了,價格仍舊在上漲。一旦房價大降,引起的後果不是一天兩天能消化乾淨的,現在國家處於關鍵發展時期,穩定是必須的,所以房價也是必須不能降的。

其八,未買房者不答應。沒有買房的人願意看到房價下降嗎?我看未必。如果你現在要買房子,但是房子價格一直降,你買還是不買,你肯定想等等,你怕買了後賠本,買了後財富縮水了,所以你不會買。如果房價上漲,你肯定想趕緊買,你的財富在增加。

結語:個人始終認為,房價降不下來


蝸牛侃天

房子的跌漲一直是我們高度重視的話題!拆房做房買房賣房無疑都是一個家庭經濟開銷的頭等大事,有的人傾盡大半輩子積蓄去投資房地產,有的人守著幾千塊工資甘願做房奴,有的家庭因為房子妻離子散,可見房子在社會的地位不可忽視!個人認為房價不會出現下跌趨勢,只是漲勢會出現減慢類似物價上漲趨勢!其原因我給大家在下面慢慢分析:


馬雲前段時間預言中國的房價在未來將是最不值錢的!顯然,這仔細分析就是馬雲的一個幌子,線上模式一直是阿里的運營模式,低價格多選擇的網絡商品近年來一直廣受群眾歡迎,自然對線下實體店衝擊巨大!當然,對店鋪門面的出售價格被動干涉!這豪言一出,線上店鋪模式以它價格地操作簡單自然大受追捧,將為阿里帶來可觀的收入!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房從古至今存活了多少年,而且它的價格從來沒有遇到過持續的冰點,由此大家還是得這個消息保持平靜的心態!


老城區,舊房子增多

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的老城區越來越多,而且很難去拆遷重建!開發商也不會熱著頭腦去拆老城區建新城區吧,自然買一套新房是最佳選擇。

二胎政策

今年新出的二胎政策讓多少又多添加香火!人口自然相對過去十年出現小幅度上漲,特別是趨於一、二線城市,原本飽和的人口密度會出現膨脹,還有對外輻射可能!

新結婚理念

作為我們90後,80後甚至00後現在普遍結婚都不太喜歡和長輩住在一起,崇尚那種婚後小兩口生活!自然,結婚前買一套新房是不二之選!

學區房呼聲高漲

教育讀書一直都是長輩關心的話題,有的父母寧可辭去工作也要陪孩子走過高考!目前,各大高校周圍聳立的房子就是最好的見證,這種呼聲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消失!

國家政策

政府這麼多年說一直要打壓房價,其實帶來的效果並不明顯!相反我覺得他是在扶持房價,中國有多少人是靠房地產發家致富,多的不說王健林李嘉誠,還有多少人大半輩子的積蓄壓在房子上!如果房子的價格出現下跌幅度過大,將會對我國的經濟帶來多大一次動盪!

工作地點的轉移

現在,大學生畢業後有多少人是本分的在家發展?大多數都是外出闖蕩,高租金一直都是他們收入支出的重比!那麼,在外地擁有一套房子是他們努力奮鬥的目標! 土地政策 中國現在誕生了多少拆二代,其實他們不要高興的太早,因為將來土地的上升空間會比房價上升空間大!未來將會是少數人控制著大部分土地,就像現在少數人控制著多大多的錢財!類似於私有化,大部分地區會出現人口集中,不會像現在東一座房子西一座房子!就像現在的美國農業科技一樣,一人掌管了幾百畝的地,我認為這也將是我國的發展趨勢,那麼一旦這樣,人口密度出現集中放假自然上漲,就像科幻片裡面一樣,有可能一棟建築生活著整個城的人!

以上就是我關於房價在未來的走勢初步理解,希望大家踴躍批評支持!


窩有故事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前段時間網上盛傳的馬雲的一句話。大體就是馬雲說8年後中國的房子會越來越便宜,將最不值錢。這句話一出,不少網友都似乎鬆了一口氣,美好的生活在似乎向自己招手呢。敢情以後的房子這麼便宜,那現在還用的為了還房貸這麼辛苦嗎。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對馬雲而講,因為馬雲要做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中介,房價越低自然對他也越有利,馬雲自然希望未來的房子越便宜越好,而且即使未來的房子不下降,那也和他沒多大關係。反正你聽了他的話,租了房子七八年,阿里不就又賺了一筆。另外大家不要忘記,馬雲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只會預測十年之後的事情”。

那麼我們就來客觀的分析下這個問題:



、要知道,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基本的消費,而房子作為老百姓手中的固定資產,對於老百姓的消費也永遠是最大宗的,房子跌成白菜價,大家覺得這裡面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歷史上,據我所知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的崛起,房價是一直往下跌的,成為每個人手中都能買得起的便宜貨,恰恰相反,歷史也表明,一個國家,隨著經濟的崛起,固定資產只會越來的越值錢。如果未來中國經濟走勢良好的話,那你無疑要相信這個觀點。儘早做好可能的打算。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人口也會逐漸的增長,你想想,如今,中國政府每年增加的各種保障性住房都遠不能滿足需求,更何況以後呢,房子作為剛需品,在這方面,降價的可能性很低。

、再者,如今中國通貨膨脹越來越高,雖說,近年來,國家統計數據顯示,人們的工資也在逐步上升,但這個上升的速度與房價加上膨脹率相比,相信不用我說,大家都懂得。


、在中國,房子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商品。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還存在這某種微妙的關係。要知道,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土地稅收。土地財政是政府富有特色的產品。換言之,政府與開發商拍賣土地,就是稅收收入的一種隱形手段而已。而這,最後當然還是由廣大的人民來買單。無論你買不買房,他已經分攤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最後,我想說一句,既然活在當下,還是好好的努力賺錢才是正道,沒有錢,房子降與不降,和自己都沒多大關係。所以,騷年,奮鬥吧。


小魚兒愛上花無缺

最近二十年,有沒有一直沒漲價的商品?思來想去,還真不多。彩票算一個,兩元店也算一個,但是質量真的是跟以前完全沒得比。跟兩元店一樣情況的還有車,汽車的價格比以前便宜多了,但是質量真的不敢恭維。

房子的價格有可能跌嗎?還真有可能跌。漲與跌,要看人口的增長幅度。

當佔比最大的60後、70後都不在了的時候,房子壓力就全在獨生子女這一代人身上了。一個人好幾套房子,賣還來不及,怎麼會再去買新房?中國的老齡化,一定會迫使房價下跌。


但是老齡化什麼時候會真正變成老齡社會呢?誰都不是大仙,不能預知未來。

跟中國一個經濟水平的國家,制度跟咱不一樣(都懂的)。跟咱制度一樣的國家,要麼政策不一樣,要麼經濟水平不一樣。所以咱們中國的房價,不能用其他國家做參考。因為完全沒有參考意義。

所以,不需要買房的,不買就是了。該買房還是買房,比如買房結婚的,生了二胎要買房的。沒必要糾結房價會不會跌。跌了就會買嗎?消費者從來都是買漲不買跌,房價跌了反而不會買,漲起來的時候倒是發瘋一樣的買。



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某某小區當時才幾千,沒有買,現在小兩萬了才買。虧死了。可不是虧死了嗎?當時才幾千的時候,你覺得不值得買。後來微漲一點,更覺得更不值了。當漲到心理崩潰時,不買也得買了。開發商摸準了消費者的心理軟肋,漲漲跌跌的,不斷的玩弄購房者,百試不爽。

只要制度不變,政策不變。中國的房價還是要漲,特別是一線城市,就算短時間不漲,或者小幅下跌,以後也一定會漲起來。房價的價格並不全是由市場決定,有時候是人為操作。



所以,同志們,沒事的時間多看新聞聯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