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級教師工資為什麼總是七檔?

手機用戶76305400527

你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

作為一個曾經當過老師的過來人,我很清楚中學教師職稱的設置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職稱有5個等級,依次為三級教師、二級教師、一級教師、副高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目前在中學一般很少有正高職稱評定)。

副高職稱所對應的崗位為五、六、七級,崗位工資分別為2670元、2420元和2210元。

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當一箇中學老師評上副高級專業技術聯稱後,在教學水平、師德師風考評都達標後,每5年左右可正常晉升一個檔次。也就是說,當一箇中學教師評上中學副高職稱後,從最低檔的七級崗位到最高檔的五級崗位,一般要15年左右的時間。每晉升一個檔次職稱工資就可上調一檔,即增加2百多元。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副高級教師工資為什麼總是在七檔的問題。

由此可見,題主的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根本不可能出現!!


葉公來幫忙

說起我們的職稱,確實存在不少的爭議。

教師的檔次實際上是2016年合併了小學教師職和中學職稱後變化來的,一般分為三級、二級、一級教師、副高和正高。分別對應我們的大學職工員級、助理級、中級和正副高級。


一般來說,這些職稱都是有名額限制的。我們不可能說考出或者評定出職稱之後,根據職稱直接增發工資。因為我們的編制規定了,一個學校有多少相應的職位。

而且政府的財政部門和人事部門也會根據工資總額來控制,人員編制問題的。

考出副高之後,如果學校有相應的名額,那首先就會聘任上,評論上之後,我們的崗位工資就會設置在五到七檔之間,一般會根據要求根據任職年限和考核評定情況不斷提升的。

如果說我們一個人工資始終是副高七檔,應該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就是學校沒有五六檔的職位,第二就是相應的職位佔滿了,沒有倒換出來。

我們這時候如果想提升,要麼只能耐心等待,要麼就想辦法換學校了。

這些年來,我們一些年輕教師確實不斷反映我們的職稱制度有問題,國家在不斷調研掌握情況,有可能會對一千五六百萬的事業單位教師隊伍,進行職稱制度改革的,新的制度肯定會更合理、更完善的,希望大家耐心等待吧。


暖心人社

副高級教師並非只能在七檔。

按國家相關規定,副高級教師有五級、六級、七級3檔,七級是副高級教師中的最低檔。

剛評上副高級職稱的教師其工資自動晉升到七檔,一年以後,可以憑藉自己的業績條件晉升六檔,當然,,這個要看你的業績突出不突出,還要看六檔的副高級教師有沒有缺額,如果沒有缺額,你的條件再硬也沒有用。

同樣的道理,晉升為六檔教師滿一年後,也可以在各方面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晉升五檔。

實際上,與中級職稱與副高級職稱之間近千元的工資差別相比,副高級中七檔與六檔、六檔與五檔之間的工資差別也就一兩百元左右,在有些老師的眼裡,這樣的差別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很多老師在評上副高級職稱之後,就不再注重各方面業績條件的創造,也不再關注與職稱評審相關的政策動態,所以就一直在七檔原地踏步了。


杏壇論道

副高職稱教師工資分為五、六、七三個檔次,七級屬於副高職稱教師最低級別。根據山東省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管理辦法:首次聘任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聘為正高的,執行四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副高的,執行七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中級的,執行十級崗位工資標準;助理級,執行十二;實習:級執行十三級。

然後根據學校崗位設計和每個檔次的人員情況,如果六級有空缺,重新聘任時分數最高的七級就可以晉升為六級,如果沒有空缺,則仍然是七級。

現在山東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副高崗位工資五級為2670元,副高崗位工資六級為2420元,副高崗位工資七級為2210元。薪級工資根據“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對照《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基本工資標準表》,得到薪級工資。

中小學教師工資為=(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地方績效工資。

根據現有辦法:假如中小學教師工齡一致,基本工資一項:副高五級每月比副高七級高506元,副高五級每月比副高六級高275元,副高六級比副高七級高231元。加上地方績效工資收入差距可能更大。

所以一旦副高五級或六級有空缺,請積極爭取晉級。各個學校可能崗位晉級條件不一致,但唯一的條件就是上一級崗位有空缺。


糖豆爸爸談教育

副高級教師為什麼總在七檔?可能與你們的地方有關。

我先說說我們這裡的情況,可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們這裡副高,工資一直都執行的也是七級。

因為2006年,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中規定,在事業單位工作按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專業技術崗位並完成崗位聘用前,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工資暫按以下辦法執行:聘為正高的,執行四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副高的,執行七級崗位工資標準;聘為中級的,執行十級崗位工資標準;助理級,執行十二;員級執行十三級。待完成規範的崗位設置並核准後,專業技術人員再按明確的崗位等級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

到後來,別的事業單位副高都按五、六、七級進行了聘任,執行了對應的工資。可我們教育上,因人員多,執行起來難度大,也可能是沒可行穩妥的方案,乾脆就一直沒調整,這樣倒是更相安無事,沒人反對。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立早章12

我的職稱是副高級五檔,相關問題我比較清楚:首先參加副高級職稱通過後,取得任職資格證,然後到第二年4―6月份,開始聘任,取得聘任資格,然後至少經過三年,在單位六檔崗位有空缺的情況下,可以晉升到六級崗位,然後,至少經過三年,在單位五檔有空缺的情況下,才可以晉升到五級崗位。需要說明的是,各個崗位晉升根本不需要其他條件,唯一的條件就是上一級崗位有空缺。


管風裡是誰

按照相關規定,中小學教師的職稱分為初中副高,和正高四個等級,一到十二個檔。副高級教師對應的檔應該是五到七檔。

如果你一直是七檔,說明你沒有進檔。想要進檔,首先必須有空額,六檔有人退休或者調走,你才能晉升六檔,五檔也是這樣。當然,如果有資格晉檔的人比較多,但名額少的話,就需要打分排名。這個時候,教齡,班主任經歷,各種榮譽多的就能優先晉了。


老陳談教育

我想,這只是逼加油幹才想出來的同一級別中分檔。在晉級這個問題上,不絕對取絕你的工作成績與表現及年令和晉級的時間,而取決於這個級別是否有空缺編。在很多地區沒有同級分檔和績效工資,就是在同一個市裡,有的學校有,有的學校沒有。很大程度上取絕於決策層。分級和有績效的學校教師的工作熱情不高,原因是大多數一線教師幹著高級五級的活卻掙著七級的錢。付出與回報不對等。決策層在制度這一政策時是否到過此會最低層進行教研過我不知道,但起碼要考慮周全,教師這一職業不同與企業的幾級技工,它確有一定的含金量,差幾級真的差技術。可以績效,可以分級。而教師大多為同等學歷,而且教育又是百年樹人的事業,還能分等級和績效?百思不得其解!


草的味道665

副高級職稱並不總是七級崗,這只是是剛開始時候,尚未明確。福利等各種待遇一律按七級崗走。近五年來,各地已經按照取得職稱的時間先後或者取得職稱後,新取得科研成果和論文項目和獎勵,把七級崗職稱人員,按照每人條件不同聘為567三個崗位。能不能取得上一級崗位,首先要看有沒有空崗,然後看你在本級崗位上時間年限、獲得的成果項目獎勵,看你是否能晉升上一級崗位。如沒崗位就是再努力也沒辦法。除非你努力鑽研 取得教授職稱,直接跨過56級崗位,取得教授職稱,不用再跟大家競爭副高職稱的123級崗位。


風雲也孤獨

教師職稱共有9檔初級三個檔,一級三個檔,高級三個檔。大專起步是13級,本科一年見習期滿後轉正定級為12級,初級滿三年晉升一檔。初級,一級晉檔只要有崗一般不需其他條件。(12級不受崗位限制)一級滿四年才能晉升一檔。高級崗位只佔專技崗位的20%一30%,高級五檔只佔高級崗位的20%名額,高級晉檔要附帶一些條件的如論文、課題或榮譽等。高級滿五年才能晉升一檔。時間到了還要看這一檔上有沒有空崗。一百多人的學校級別高的有6一7個五檔崗位,級別低的學校有4一5個個五檔崗位。主要是沒崗。如果年齡小的早早的把崗位佔了,很多人退休都難聘上5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