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是全世界公認的神山,為何至今無人敢登頂?

TseHowy

其實題主的問題已經就包含了答案。因為“岡仁波齊是全世界公認的神山”,所以“至今無人登頂”。其實也不是所有的人沒有攀登的想法,但是對於神山的敬畏以及政府的規定,是決不允許攀登的,否則可能會觸怒神靈。

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6656米,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這座形似金字塔的山峰,面向太陽的一面終年白雪皚皚,而背陰的地方卻少有積雪,恰恰與自然規律相反,讓人感覺只有聖地才會如此的與眾不同,所以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語中意為“溼婆的天堂”

岡仁波齊是西藏苯教、藏傳佛教、印度教以及古耆那教四大宗教的神山。苯教發源於該山,佛教中的須彌山指的就是這裡,印度教認為該山是溼婆神的居所,耆那教則認為這裡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修行之處,但無論哪一種宗教,都把這裡當做世界的中心充滿了對其無比的虔誠和敬重。

可能有人說,像珠峰、洛子峰、卓奧友峰都是神山,為什麼它們可以攀登,而岡仁波齊不可以呢?其實,人類一直對高山、河流敬重,所以賦予它們人格化,都是神明的化身,尤其是在西藏更是這樣,幾乎每座高山、每個湖泊都有美麗的傳說。不過,“神”與“神”的級別不同,岡仁波齊是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還是多個宗教信徒心中的聖地,更是世界公認的神山。有的神山可以攀登在當地人看來是一種“朝覲”,而有的神山是神聖不可以侵犯的,否則會觸怒神明,比如卡瓦格博

也不是歷史上沒有人動過攀登岡仁波齊的念頭,不過各種原因只能放棄。一個是這座山峰山壁陡峭、幾近垂直且常年積雪,人類難於攀登。另一個原因還是作為很多宗教心中的神山,禁止攀登,強行攀登只能獲得國際輿論的譴責。著名的登山家梅斯納爾曾經在受邀攀登岡仁波齊時說“If we conquer this mountain,then we conquer something in people's souls(如果我們征服這座山,那麼我們征服了人們的靈魂)”。所以,更多的人選擇轉山的形式,來表達對神山的敬仰。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岡仁波齊是全世界公認的神山,為何至今無人敢登頂?因為這五點!

圖/文 楊旭東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納木那尼峰為之付出終身的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峰的故事。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聖地。

橫亙在西藏中部的岡底斯山被稱為“天下之脊,眾山之脈”, “岡”是藏語雪或者雪山的意思,“底斯”則是梵語清涼之義,合起來的名字就是“清涼的雪山”。它幾乎就是一道手掌,與念青唐古拉山攜手穿越過西藏高原的腹地,綿延一千四百多公里,是構成青藏高原地貌的骨架。

終年積雪封頂的岡仁波齊是岡底斯神山主峰,海拔6656米的它在西藏諸多七八千米高的山峰中並不是名列前茅的,甚至是在岡底斯山脈也只是第二高峰。但是,它的地位卻是其他高山(甚至包括珠穆朗瑪峰這些八千米俱樂部的雪山)無可比擬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岡仁波齊是西藏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神山,雪山的神山之王。 “仁波齊”是藏族人尊稱“寶貝”的意思,再加上“岡”的雪山之意,岡仁波齊藏語意即為“寶貝雪山”,充分表現了藏人對它的敬仰之情。

岡仁波齊的“無可比擬”首先體現在它的山形上。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出的“中國十大名山”,我已經去過九座了,再加上信息時代的便捷,世界各大名山的照片,雖然沒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了,但是,光從外型上來說,我卻不得不承認,岡仁波齊是一座很奇特的雪山。

其他的雪山之所以受人追捧,無外乎他們“尖、俊、雄”的外形,一如南迦巴瓦、魚尾峰、央邁勇的直指雲霄,一如卡瓦格博、珠穆朗瑪、阿爾卑斯山的雄偉博大,再不就是夏諾多吉、魚尾峰的俊俏。

但是,岡仁波齊卻基本沒有這三個特點:它的雪頂並不是高聳入雲、銳不可當,而是一個圓錐形,藝術點可以說形如半顆橄欖狀的水晶、如七彩圓冠……說句老百姓的話,其實就是個圓圓的饅頭;你不能說它不雄偉,但是站在岡仁波齊面前,你卻感受不到類似於珠穆朗瑪、卡瓦格博雄偉氣勢所帶來那種的壓迫;至於俊俏,那就更談不上了,它標準的圓錐體山頭實在和“俏”字不太靠譜,更何況他的正面山體上還有深深的刻槽、深深的印記——又如何稱得上“俊”字?!

但是,如果你對岡仁波齊的歷史有所瞭解、對岡仁波齊之於宗教的意義有所瞭解的話,你就會明白,它所有的這些“缺憾”恰恰是它“無可比擬”的優勢:

岡仁波齊不銳不利,更不直指雲霄,恰恰符合處世之道提倡的 “厚德載物、包容內斂”的精髓;岡仁波齊看上去不那麼雄偉壯麗、拒人千里之外,卻更能體現“慈悲為懷”的宗教教義;至於“俊俏”此類的形容詞還是留給“年輕人”吧,敦厚圓潤的岡仁波齊更像一個久經沉澱的智者、更像一個處驚不亂的仁者;最令人驚奇的是,它那山壁上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深深的、十字型刻痕深深的烙印在岡仁波齊那高高揚起的頭上,更像一個巨大的佛教“卐”符號,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歎,成為岡仁波齊最經典的標識!

圍繞著這“十”字型溝槽的古老傳說是這樣的:山腰間的那一圈溝槽是一條纏繞在印度教主神溼婆脖子上蛇留下的痕跡;而豎的溝痕則是佛教尊者米拉日巴和苯教弟子那若本瓊為爭奪神山斗法時留下的。當年,米拉日巴和苯教大法師若本瓊鬥法,約定在十五月圓那天天亮前率先到達岡仁波齊峰頂者為優勝。太陽昇起以前,那若本瓊站在一面鼓上飛向頂峰,米拉日巴則選擇御光而上。結果,當第一縷陽光照在岡仁波齊峰上時,米拉日巴後來居上搶先到達峰頂,那若本瓊驚得從半山頂上摔了下來,劃過山壁留下了那道深深的溝壑。

然而,我更喜歡佛家的描述——這是一個完美的“卍”字。據《金剛經》中記載: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卍”字就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中的第十六種大人相。據《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十地經論》第十二卷、《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等經書描述,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就有功德莊嚴金剛卍字相;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溼笯及克利辛那胸前也有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因此,“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被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

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來作為他納粹主義的標誌。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后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日”字,象徵太陽的意思,就是左旋;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苯教則用左旋。如果非要說區別的話,那就在於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總之,在佛教不論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來表徵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旋迴表示佛力的無限運作,向西方無限地延伸、無盡地展現,無休無止地救濟十方無量的眾生,因此亦無須執著、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現是右旋或左旋了。

其次,岡仁波齊的“無可比擬”還體現在它和宗教的聯繫上。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句話用在岡仁波齊身上再恰當不過。岡仁波齊海拔雖然不是很高,但是霸氣十足,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聖地:

全世界的佛教信徒一致認為它是須彌山——世界的中心、眾神佛下界的居所;

岡仁波齊峰梵語稱之為“溼婆的天堂”,印度教認為它是印度教主神溼婆的化身;

在古老的本土宗教——苯教的教義裡,外形如水晶塔的岡仁波齊就像苯教聖物十字形金剛杵,它下伸到魯界,其山峰直刺神界之域,是貫通宇宙三界的神山;

在藏傳佛教裡,崗仁波齊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還有一種幾乎與佛教同時發源的印度古老宗教耆那教教徒也來此朝聖。這僅僅是書中記載的,在轉山途中,我還見到很多來自歐美的白種人,帶著神秘不知的宗教信仰前來朝拜——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第三,岡仁波齊的“無可比擬”體現在它對周邊區域的影響。

地處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巴嘎鄉崗薩村的岡仁波齊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地區。東邊是萬寶山,傳說釋迦牟尼腳踏過它;西邊是度母山;南邊是智慧女神峰;北邊是護法神大山。它的積雪孕育了250多條冰川,與聖湖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

令人稱奇的是,發源於此四條以動物命名的河流同時出發,卻朝著不同的方向流去,行程數萬裡後又走到同一個歸宿地——印度洋。他們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獅泉河是印度河的上游;象泉河流入印度境內成為薩特累季河;馬泉河是雅魯藏布江的源頭,進入印度後成為布拉瑪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境內與恆河相匯;孔雀河則是恆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

在人們的心中,這裡成了萬山之祖、眾水之源,彙集一身神奇和宗教魅力,岡仁波齊當之無愧成為亞洲最為著名的宗教聖地。信徒最大的夙願莫過於去岡底斯山朝聖,即使死於朝拜途中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每年,眾多來自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的信徒不遠千里,歷盡艱苦來到這裡,轉山轉湖朝聖祈福,了卻夙願。

第四,對於像我這樣的外來者來說,岡仁波齊的“無可比擬”更來自於它地理位置的遙不可及。

岡仁波齊歷史悠久,景色十分迷人,獨具特色的自然景緻和散佈其間的各種古址聖蹟,加上宗教史上地位極高,既吸引著數不勝數的僧尼、信眾,也招來各界人眾到此朝拜和觀光。但是,但真正能來到此地的人並不多,主要原因,我想還是來到這裡的艱難。

它藏在阿里的深處,距離西藏最現代化的城市拉薩3000多里,一個來回就可以號稱“八千里路雲和月”了。乘汽車需要在茫茫無際的高原上行走兩天,除了一條去年剛通車的柏油公路和一排排電線杆外,就是荒原和光禿禿的石山。即便從去年開始,阿里已經開通了前往成都、拉薩的航線,但所有現代的運輸工具都要在高原的雲團、氣流、溫度面前遭遇挑戰。機場上空的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飛機就必須要減輕負載的重量。120人的飛機,經常只能坐1/3的乘客。

我的藏族朋友說,上世紀80年代,他曾經從拉薩步行到阿里,歷時46天;和我在山間住同一間旅舍的藏族人也告訴我,他的母親和外婆,曾經花整整一年的時間,從那曲步行到這裡轉山,而之前五六年的勞作,就為這一次的行走。在那些發現西藏的探險系列裡,盡是有關朔風、嚴寒、冰雹、神出鬼沒的匪徒、突然破冰的河面以及牛馬大批倒斃、朝聖者體弱凍死路旁。在早期,即使是最勇敢的探險家,能進入西部的也非常少。我們蒐集了眾多有關西藏的西學名著,僅看到斯文·赫定的《亞洲腹地旅行記》中簡單記載了他來到此地。

第五,岡仁波齊的“無可比擬”還體現在那兩個字上:“轉山”。

不得不承認,要描述岡仁波齊的“無可比擬”,我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視角,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精彩,無論你是旅遊者、探險家也好;登山者、攝影家也罷;無論你來自繁華熱鬧的大都市,還是地處偏遠的大漠荒野;無論你是虔誠的信徒、或是堅定的GCZY戰士,無論你是腰纏萬貫的土豪,亦或身無分文的流浪漢……當你看到岡仁波齊的時候,你只會有一種想法:

世間,怎麼會有

這樣的

一座雪山?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北緯二十九度

首先由於它是神山,地位十分崇高,攀爬它就是對它不敬,所以一般不會有人前往攀爬。另外岡仁波齊垂直度太高和終年積雪,加上海拔高,風力大,山上的岩石早就風化了,基本就不能站人,登山難度太大。

岡仁波齊峰海拔6721米,是中國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藏語意為“神靈之山”。被譽為釋迦摩尼的道場,溼婆大神的殿堂。峰頂終年積雪不化,常被白雲繚繞,很難目睹真容。能看見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

山的向陽面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則長年無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也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更顯奪目神秘。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峰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靈之山,或者說是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

徒步建議:

雖然無人徒步登頂岡仁波齊峰,但是還是有眾多驢友幾當地藏民到此徒步轉山。轉山道普遍分為兩條,內線與外線,內線是以岡仁波齊為核心的大環山線路;而外線則是以岡仁波齊南側的因揭陀山為核心的小環山線路,距離為52公里。徒步需3天功夫,磕長頭則需15-20天。

朝聖之路

人們常說,去西藏轉山是“身在地獄,靈魂在天堂”,足以見得轉山路途的艱辛和景色的壯美。小步在此也提醒各位有意前往的驢友們,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強。


日行記



岡仁波齊,被很多國家佛教教徒譽為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教徒到這裡轉山,祈福,特別是藏曆馬年,到岡仁波齊轉山一圈,相當於平時轉幾百圈,祈福的能量更加強大,藏曆馬年轉山。

不是岡仁波齊至今無人登頂,而是有人想登頂的過程當中,都遇到了困難,甚至遇難都離開了人間。

而且非常的神奇,凡事登頂過岡仁波齊的人,都在近一年或兩年之內遇難,離開了人世間,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去登頂岡仁波齊了,助手在這裡的喇嘛也不建議,登山隊或者驢友們去,登頂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從老遠看他就像金字塔一樣,被很多的國內外專家所研究過,所以有很多神奇的地方,當然也可能是某種能量場,導致了岡仁波齊峰的一些特殊的環境,人不能靠近。

岡仁波齊是藏區四大神山之一,轉山會給人祈福,那就說說轉山的事吧,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下來是56公里左右,海拔最高5600米左右,大概需要兩天多的時間,從山下出發,一般情況下要帶上兩頓飯,包括水,只有到了中間寺廟的地方,應該才會有補給,保障自己。

去岡仁波齊轉山,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包括防曬工作,帶衣服裝備,帶上必要的補給,水,還有預防高原反應,而且走路的時候儘量要放緩腳步。

在5600米的海拔上行走,走的太快,確實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衝擊,搞不好嘔吐一路那都是常事,別說吃飯了,走100米都需要休息一下,很痛苦。

曾經有幾個女生,去岡仁波齊轉山,後來皮膚曬傷,過檢查站的時候,小戰士都不能分辨照片和本人,當時幾個女孩的心裡顯得特別丟人,其實這就是一種真實的寫照,紫外線真的是太強烈了。

一定要做好物理防護和養護皮膚,不僅僅要塗上防曬霜,還要帶上帽子和紗巾,同時到了晚上還要用面膜,修復皮膚,才能夠免去太陽毒的傷害。

好了就不多說了,關於去西藏,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或者留言,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一位驢友能夠玩的開心。


川藏自駕遊

岡仁波齊是很多宗教的聖地,被認為是世界的起源,人類的發源地。也是當今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沒有之一!是一個自古以來被統治者禁止接觸的地方,更加不要說去攀爬了!不瞭解原因,但是自己親自去徒步轉山過,三年前也就是馬年,成都坐飛機飛拉薩,然後自駕阿里,然後徒步轉岡仁波齊。整整57公里左右,走了36個小時,非常艱苦,差點洗白,回到成都兩個大腳趾蓋都掉了。阿里地區風景太漂亮了!沒有之一!沿途全是檢查站。特別是靠近岡仁波齊後,所有的進山口都是部隊控制,任何人不準接觸岡仁波齊!我猜想岡仁波齊就是我們古代說的崑崙神地的入口,是仙與俗的分界。整座神山就是巨大的金字塔。四周群山就是蓮花一樣圍繞神山,任何風水寶地只說來了岡仁波齊,就只有一樣,那就是絕對標杆!


憨豬豬2

岡仁波齊是佛教中的世界中心。

按佛教教義講,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這個須彌山就是岡仁波齊。神山山四周有七重海、七重山環繞,山外有四大洲。他們是,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四大洲即為我等芸芸眾生的世界。可以說須彌山就是佛教世界裡的頂天柱。

東勝神洲,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對的,東勝神洲傲來國,就是美猴王的老家。

想當年,齊天大聖也只不過在如來佛祖手上撒了泡尿,就被壓在五行山下。你還想去爬神山?世界的頂天柱?那佛祖還不一巴掌拍死你!

現實原因

以上是玩笑話。

攀登雪山,特別是八千米以上的雪山,是一項技術活。一般都需要當地藏民做嚮導指路,做背夫坨運物資。

沒有當地藏民的支持,誰也上不去

我曾經路過另外一座同為佛教四大神山的,卡瓦格博峰。經過山邊的盤山公路上,到處都扯著橫幅,用嚴厲的字眼寫著禁止攀登神山。

當地藏民給我講:以前每年都有偷登者,而這些人的下場,不是失蹤在雪山裡,就是被當地人K.O掉。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卡瓦格博。許多藏民自發組織起來,到山下的寺廟祈禱神明阻止他們登山。而後,上去的17個人全部在遇難!這就是91年大山難

目前岡仁波齊同卡瓦格博都還是處女峰。


行者呱牛


岡仁波齊峰是地球的第七脈輪crown chakra所在地。能量非常高,能遇見各種ufo或高維度外星人。


EtherealReve

誰公認的,全世界五分之一的穆斯林,十分之一的基督,天主教徒,都沒有公認,你憑什麼主觀斷定它是所謂的神山。非藏傳佛教的人恐怕連它在那,叫什麼都不知道。藏傳佛教佔世界人口才有多少,你就敢這樣舉例,不怕為掙錢掙名而丟臉嗎。


有百里之才

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印度教,還有藏區原始宗教苯教認為的世界中心。岡仁波齊並非這個地區最高山峰,山尖有著終年積雪,在陽光下顯得光彩熠熠,聖神而莊嚴,看到他,你不禁倏然起敬。只所以岡仁波齊山至今未有人攀登,雖然認為可能和傳說的靈異事件有關,但本人更願意相信神山被賦予自然界的一種自然力量,不容人來打擾和侵襲。


秦磚漢瓦之下里巴人

岡仁波齊不能登頂跟是不是神山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那垂直度和終年積雪,而且海拔比較高,風力也比較大,山上的岩石早就風化了,不通過設備根本就上不去。而通過破壞山體的設備攀爬在國內是不被允許的。

與此類似的還有卡瓦格博。

PS:拿著各位的錢去信仰宗教再把各位給的錢送給寺廟去建更宏偉的寺廟再拿著各位給的錢去朝拜,然後再收各位一點智商稅真的大丈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