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美国南北战争中,大量的新式武器首次登场,在战争中检验着它们的性能,从铁甲舰到潜水艇,从后膛枪、卡宾枪到加特林,全世界都在紧盯着这些武器的实际效果。1862年3月8日,弗吉尼亚号铁甲舰在汉普顿锚地出尽了风头,原打算在第二天彻底打破北方舰队的封锁,没想到却遇到了北方政府“秘密武器”。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莫尼特”号

其实,早在南方同盟开始改造铁甲舰的时候,北方政府就已经得知了消息,并立刻组织成立了铁甲舰委员会,研究法国和英国的发明。当时的海军部长认识到这种新装甲舰可能会冲破北部对南部的封锁,甚至会逆流而上威胁华盛顿,于是拨款150万美元,建造了三艘铁甲舰“莫尼特”号、“盖伦娜”号和“新克伦威尔铁甲军”号。

相比弗吉尼亚号铁甲舰的改装,莫尼特号的涉及更具革命性。由于是特制的舰船,莫尼特号的建造工期只有3个多月,整个舰船的主体部分在水下,从甲板到海面的距离只有50厘米,采用全方位装甲防护,甲板部分装甲厚1英寸,而侧舷装甲的厚度有5英寸(12厘米)。船的中央是埃里克森设计的旋转炮塔,里面有两门11英寸口径的280mm滑膛炮,威力比弗吉尼亚号舰船上的火炮要高。整个莫尼特号的排水量有987吨,吃水3.66米,航速6节,乘员58人,舰长为约翰•沃登上尉。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莫尼特号属于“炮舰”,小船扛大炮,最多也就是做一些近海防御的工作,但在当时却发挥出不小的功效。和弗吉尼亚号相比,它动力更足,速度更快(虽然只有1节),舵机更加敏捷,不过它的适航性实在不敢恭维,从纽约出发支援汉普顿,一路上磕磕绊绊,多亏了护航队和拖船的帮忙,终于在3月8日深夜抵达汉普顿锚地。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是不是有点像潜水艇?)

鏖战汉普顿

3月9日清晨,弗吉尼亚号铁甲舰舰长布坎南由于在昨日的战斗中负伤,于是将指挥权交给了卡特斯比•琼斯上尉,后者率领弗吉尼亚号来到汉普顿,周围岸边挤满了南军和北军的官兵,他们是来看热闹的。当看到北军的明尼苏达号之后,布坎南下令向它直冲过去,但明尼苏达号并不应战,而是闪开舰身,北军的莫尼特号装甲战舰随即杀出。弗吉尼亚号瞄准莫尼特号率先开炮,而莫尼特号也不甘示弱开炮还击。

世界海战史上首次铁甲舰之间的交锋由此展开,不过这次铁甲舰之间的单挑也许并没有观众想象中的那么激烈。

弗吉尼亚号的火炮数量多、射速快、船员训练有素,但火炮大多集中在船侧,瞄准的过程比较吃力,而且炮弹也以适合攻击木质舰船的开花弹为主,炮弹难以击穿莫尼特号的装甲。

莫尼特号外形低矮,小巧灵活,炮塔可以360度全方位旋转,没有射击死角,不过船员和炮手都是仓促上阵,严重训练不足,再加上280毫米的大管子,填装速度非常慢,而且命中率比弗吉尼亚号低了不少。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于是,在观众的眼中,这两艘船的单挑非常有戏剧性。它们的射速都很慢,间歇时间很长,即使互相对射,也无法将对方击穿或是造成有效的伤害。整个战斗大都是围绕在明尼苏达号不远的地方机动作战,而且莫尼特号还经常围着弗吉尼亚号打转。两小时以后,莫尼特号上的炮弹全都打光了,就回到浅海处去补充炮弹。然后又回来继续跟“弗吉尼亚”号在海面上纠缠。

吨位更大的弗吉尼亚号,试图故技重施撞沉莫尼特号,都被莫尼特号灵巧的躲开。后来,弗吉尼亚号在试图攻击明尼苏达号的时候,不幸搁浅,莫尼特号准备趁机抵近射击,双方距离甚至相隔只有10几米,弗吉尼亚号对莫尼特号进行齐射还击。结果其中的一发炮弹击中了莫尼特号的驾驶舱,正在驾驶舱内用观察孔查看情况的沃登上尉,被开花弹伤到了双眼,于是莫尼特号失去有效指挥长达20多分钟。

此时的弗吉尼亚号弹药匮乏,而且蒸汽压力不足,舰船严重漏水,利用莫尼特号的这个间隙和退潮,缓慢而费力地逃回到了诺福克。整场战斗大概持续了4个小时的时间,两艘战舰均中弹20发以上,但都没有受到致命伤害。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这张图可以说明战况的“激烈”)

战争后续

从战术层面上来说,双方打成了平手,谁也打不动谁,但从战略层面而言,北方政府取得了胜利,因为弗吉尼亚号装甲战舰并没有帮助南方联盟打破经济封锁。

4月4日,坏损的弗吉尼亚号进入船坞修理,一周后它重新投入了战斗,并俘虏了3艘北军舰队的运输船,5月10日,战局不利的南方军队放弃了诺福克港,弗吉尼亚号由于吃水深、适航性差,既不能沿河上行至里士满,又不能深入到远海大洋活动。于是舰队负责人于第二天忍痛下令将她凿沉,以免北军俘获。

莫尼特号则由于适航性太差,在1961年年底一次航行中遇到暴风雨,由于干舷过低,大量进水,最终沉没。不过北方政府的海军高层认可了这种奇怪战船的价值,先后有40多艘同类型的舰船进入海军服役,并在后续的内河战斗与近海战斗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南北战争一打完,这些船就没用了)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查尔斯顿海战中,莫尼特号的后辈们)

自古以来,所有的武器装备演进发展,都可以简单粗暴的分为“矛”与“盾”的进化。尽管汉普顿海战的过程有些平淡,但它在世界海军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30年后的甲午海战中,我们仍能在北洋水师上看到被带偏的模样。

舰船设计升级

先说正面的,汉普顿海战让所有人看到了铁甲舰无与伦比的防护能力,恩格斯认为正是这场战斗终结了木制军舰的漫长时代。在后续几十年的发展中过程中,在木质舰船外侧包裹钢铁装甲成了铁甲舰的标配,为了塑造更高的防护能力,铁甲的厚度也越来越丧心病狂,有些铁甲主力战舰的装甲厚度甚至超过了60厘米。

然后是炮塔。最初改造成铁甲舰时会将火炮集中在船腰,用厚厚的装甲保护,这种船叫“船腰炮房铁甲舰”。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固定式侧舷火炮的火力和防护力都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射界严重受限,想要全力开火必须要先侧向对手。于是不久之后,旋转炮塔就成为主力战舰的标配,再后来为了避免对方开花弹射入炮塔,导致单片乱飞,北洋舰队的炮塔也就与同时代的其他铁甲舰一样,都是敞篷的设计。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莫尼特号铁甲舰的炮塔)

穿甲弹

铁甲舰对于爆破弹的防护性能非常好,南北战争中,铁甲舰的对决出现过多次0比0 的结果,为了击穿装对方的装甲,只好另辟蹊径。

1867年英国人发明了新式的锥形炮弹,和球形炮弹相比,它重量更重,射出之后的动能更大,穿甲能力也更强,飞行稳定性也更好,从而逐步取代了球形炮弹,尤其是球形实心炮弹。穿甲弹应运而生,它利用自身动能和坚硬的弹头来砸开装甲,为了制造出更强的穿甲弹,不少人开始研究不同的弹头材质,而另一些人则在提升口径、增加炮弹重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北洋舰队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305mm口径主炮使用的帕里斯尔穿甲弹,重300多公斤。

不过由于当时技术所限,射出的穿甲弹在撞到装甲的一瞬间,会因为巨大的冲击,导致炮弹内置的火药提前引爆,爆炸威力别说对舰船造成伤害,炮弹都炸不开,这个问题直到二十世纪初理想的延时引信被发明之后才解决。对此,英国和法国即使在穿甲弹中预留了火药的位置,也会填装沙子来保持重心平衡。

至于有人认为甲午海战中不少炮弹灌了沙子,击中敌船后不爆炸,这种言论大家笑一笑也就行了。即使到了现在,有些坦克用的装甲弹也是实心的“一大坨”金属,没有爆炸能力。

不过在甲午海战相关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大清的官员们关心的是穿甲弹或者开花弹,而真正打起来之后才发现,最能影响胜负的既不是双方的口径,也不是开花弹,而是战前刚刚被发明出来的苦味酸。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帕里斯尔穿甲弹)

撞击战术

汉普顿海战,让人们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传统火炮已经无法击穿对方装甲,而穿甲弹的效用又十分有限,怎么办呢?

利萨海战爆发了。1866年7月20日,在普奥战争中,处于弱势的奥匈海军和意大利海军在利萨岛外围海域相遇,结果双方铁甲舰互相打不动的情况下,奥匈海军凭借撞击战术直接左右了战局胜负。

于是,撞击战术就成为很多国家的首选,从此以后五十年,舰船上没有撞角的战舰根本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力舰,比如后来的三笠。甚至还出现了一种专门用来进行撞击的军舰,叫撞击巡洋舰,北洋舰队的扬威和超勇两艘就是这种撞击巡洋舰,船舷很低,舍弃了装甲,而且火炮也很少,只是为了撞击而生。

再往后,我们看到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在阵型上摆出了适合撞击的横阵,对比利萨海战的阵型图,可以发现双方如出一辙。丁汝昌模仿利萨海战排出了横阵,希望能够打乱联合舰队的纵阵,从而进入混战,结果未能奏效。

解读汉普顿海战(二):被带偏的北洋舰队

(利萨海战与甲午海战的阵型如出一辙)

数据统计,在开阔海域撞击成功率很渺茫,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人们才猛然醒悟,利萨海战的胜负,“不是撞击太能打,奈何意呆战五渣”。

战争就会有伤亡,海战就会有沉船,汉普顿海战中0比0的战绩,催发了海战武器装备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化的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

从1859年到1906年这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铁甲舰经历了“船旁列炮铁甲舰”、“船腰炮房铁甲舰”、“船面旋台舰”、“露台旋炮舰”等不同的形态。一艘船明明是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等到造好时才发现技术已经快过时了。而各种设计和技术之间孰好孰坏,还要等到若干年后的战争或是更强的替代技术出现之后被才会发现。

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可以参考《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这本书、

紧随时代潮流动向,才能占得先机。只不过在汉普顿海战时,新技术需要几年的时间进行验证和迭代,如今,也许1年或者半年,就会被互联网远远甩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