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雅”事件:請慢點走,等等真相

自5月4日小鳳雅不幸離世,指責和質疑的聲音就一直不斷,而當《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被熱傳,遺憾和憤怒的聲音甚至達到巔峰。網友的聲音裡,一邊是對小鳳雅悽慘離世的同情,一邊是對其父母“重男輕女”甚至利用其“騙捐”的指責。

說實在的,如果小鳳雅的父母真的只是利用其騙錢為兒子治病,甚至不管她的死活,這樣的父母不僅缺乏誠信,甚至缺乏起碼的人情,任人如何指責都不為過。然而,事實是否真如此呢?質疑不能代表真相,但是偏偏有不少人急著用新聞炒熱自己的帳號,炒熱自己的自媒體,就不管真假先下定義。當新聞反轉,當所有的質疑得到“治病後剩下1301元”的真相,甚至這微薄的餘額也已被捐回慈善組織。面對這一對可憐的父母,指責過他們的人們,難道不會有良心被刺痛的感覺嗎?

無疑,這是一個貧困的家庭。從媒體報道看,小鳳雅家在農村,五個孩子,兩個病童,還吃著低保。而今小鳳雅離世,家人拼盡全力卻仍無力迴天。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冷暖,也沒有人給予他們安慰,那些曾經給予過他們幫助,或者僅僅是旁觀的人們,就不問青紅皂白跳出來給予他們一頓輿論的“拷打”。真相面前,這些所謂的正義、慈善的人們,卻更應該受到道德的審判。

小鳳雅事件曾激起一個集體的憤怒,事實面前,相信這些憤怒會被同情和後悔所取代。對於這個可憐的剛經歷喪女之痛的家庭來說,無端的指責和猜測他們的人們,欠他們應有的公道。有句話說:“請慢點走,等等身後的靈魂。”對於新聞來說,我們也需要這樣的聲音。無視事實真相,不負責任地將臆測當作真相妄下定論,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惡的幫兇,是為虎作倀。

以此事為鏡,我們不僅應該自責,更應該從中汲取教訓。新聞面前,應該多一些些理智,慢一點點走,等等事實的真相。而對於那些以賺點擊率為目標的自媒體來說,對他們的追責或許不應止於刪除有關文章,更應該讓他們為這種無端的“毀謗”和“謠言”承擔責任,不能讓他們白白利用了人們的善良,賺取了無良的點擊率。

文/胡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