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再被眾多網友(包括不少理科生)按在地上用力摩擦之後,奧老師不得不刪博了事。

但作為過來人的我們,都曾體驗過文理分科的糾結。絕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理科,原因無他:好就業啊!

到了高考填志願的階段,你也會發現理工科學生選擇的志願要比文科多得多,理科生可以選擇文科專業(譬如法學、經濟學等),但文科生卻不能選擇理工科專業(你讓文科生學自動化?...)。

至於找工作,對文科生而言,那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淚.......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受到這樣的歧視呢?

文理分科那些事

文科生悲催的鍋,都拜當年的蘇聯老大哥所賜!

在1950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蘇聯專家阿爾辛傑夫帶來了他的“蘇聯模式”:新中國的大學就是教育工人、農民等勞動者的地方,新中國需要的是工程師、醫生和農業專家。

這也預示著,此時中國大學的文科專業,基本上陷入了“沒什麼卵用”的尷尬境地。

經過1952年院系調整,全國20多個社會學系只剩下兩個,分別在中山大學和雲南大學,第二年最後這兩個也被取消了。

南京大學的社會學系1949年就被併入政治學系,政治學系在1952年又被取消,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的多名學者被迫離開,潘光旦、費孝通去了中央民族學院;史國衡完全脫離了教學崗位,在清華大學擔任總務工作。

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潘光旦

心理學也沒好到哪去,僅僅是因為它“資產階級的出身”以及與“唯心論”的字面聯繫而不受待見,綜合性大學裡只剩北大和南大還留著心理系。而南大心理系1952年後也沒有再招生,1956年併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數量最少、文科教育比重最小的國家。文科、財經、政法這三個科類合起來的學生數比例1949年33.1%,1953年14.9%,到了1957年僅剩8%。

與此同時,理工科那邊又是另一番景象。高等工業學校1947年僅18所,院系調整後新設了鋼鐵、地質、化工等類學校31所,短短十年,工科學生所佔比重從1947年17.8%漲到1957年37%,幾乎翻了一倍。

直到80年代文科才恢復重建,但重建可不是簡簡單單蓋樓立牌子般簡單。正像費孝通所說,一門學科固然可以揮之即去,但不能招之即來。

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淪為配角的文科專業

1995年,國家啟動了“211工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通俗地講,就是國家有一大筆資金(大約有130多個億),要分給這些重點院校來分——學校體量越大、專業越全,誰分的錢就越多。

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現在短時間內擴充學科,辦法有兩個:

一種辦法就是並校:譬如說新浙大就是老浙大、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併而成;老吉大與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併組建了新的吉林大學......

另一種辦法就更為“野蠻”,管他結果是咋樣,先把學科點報上:2004年,南京郵電大學成立社會科學系,其前身就是政治理論教研室、馬列教研室和社科部;而華北電力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這兩所理工科院校,直接從馬列教研室、社科部分裂出了法學、文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各種文科專業......

也就是說,大面積擴建的所謂“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基本是從原來的馬列、思政公共課改造而來,儘管把組建成本壓縮到了最低,但質量究竟如何,著實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樣為了湊數而誕生的文科院系,就像後媽帶的孩子,生存狀態極為惡劣——最明顯的,便是教研經費的播發。

大學分配經費是以重點學科為指標,截至目前一共有286個一級學科,平均每個一級學科可以獲得3.4億經費,但文科僅佔60個左右。沒經費,意味著文科教師的收入要比理工科教師低得多,文史哲研究者在學校宿舍裡苦苦煎熬幾十年很常見。

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文科學生也苦得不行。有數據顯示,2000年,開辦公共管理專業的院校僅57所,截至2017年,高校數量已經達到476所。

但問題來了,公共管理專業到底應該教什麼?學生應該學什麼?畢業以後做什麼?儘管教育部給出的解釋為公共事業單位培養人才(就是培養公務員)——但大家只要稍微關注一下國考省考,競爭的慘烈程度,估計大家都心裡有數。

學生學不到東西,後面的就業必然會受到影響。有數據顯示,2015年,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2014屆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較低的主要本科專業(前10位)”中排名第8,就業和專業相關率僅為45%。

在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的大背景下,文科生的冬天似乎一時半會兒看不到盡頭。

歧視,從中學開始

提到“文科生”,十有八九想到的,就是“死記硬背”。

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有被古文虐得體無完膚的慘痛經歷,閱讀理解要揣測出題人的意圖去作答,作文也有各種討巧的寫作技巧——這些應付考試的專項練習,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科。正如錢理群教授閱讀高考語文試卷後發出的長嘆:“我感到生命的窒息。”

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錢理群

並不是說“文科容易”,而是說高中文科所設置的難度,要相對於理科低一些——只要記憶力不錯,兩眼一閉,能背誦、能默寫就能拿到不錯的分數。

更重要的一點,便是就業難度。

在2017年度的就業報告中,就業率高、薪資和滿意度較高的需求性增長專業全被理工科包攬:信息安全、軟件工程、電氣工程等等都榜上有名;相反,前景暗淡的專業除了生物工程,大多數是歷史學、音樂表演、法學等文科專業。

更何況,理科生就算是轉行去做專業不對口的文科工作,十有八九賺的也比土生土長的文科生多——就像各大投行非常歡迎有數學、物理背景的同學去應聘量化相關的崗位。

有著就業的指揮棒,各大院校在專業設置上也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有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高校本科506個專業中,文科專業不到200個,其中這裡面還包括“文理兼收”的經濟學類、教育學類等文科領域較為熱門的專業。

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理科生有更多的專業供選擇,也更容易“有學可上”。

所以,高中為了升學率,也一定會對理科班重點關照,而老師也自然而然會鼓勵尖子生選擇理科,而最為優秀的師資也一定向理科班傾斜,其結果就是高中文理科生比例嚴重失調。

你說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們文科生?

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師大會現場

有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高考,安徽理科考生有29.6萬人報考,而文科考生只有20.3萬人,比例約為3:2,這個比例在湖北約為5:3,在黑龍江甚至可以達到3:1。

家長、老師、學校、就業,四者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閉環,而就業,最終激發了擇業問題上的矛盾。

今天文章討論的重點,並不是說“文科生”VS“理科生”孰強孰弱,也並不是“文科容易學”還是“理科容易學”。

文科生和理工科學生之所以在就業上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最大的原因是學科設置以及學校授課兩方面。而這兩個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單憑一紙政策就能搞定的。

至於怎麼解決?

我也不知道......因為我是學理科的......

-----文科的路不易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