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一条古道荒废已久,却吸引冯小刚前来选景,如今游人渐增

长治市属长治县贾掌镇有一个西岭村,当然不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那个西岭。


它是一个入选国家传统村落的古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历史留存下来大片明清古宅,和一条青石古道。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拍摄《一九四二》时,来到长治市,曾来这里选过外景,对这里的青石古道、古民居赞不绝口。

这条青石古道位于长治县西岭村北边。古道现有遗址长有5里多,宽不到3米,全部以大大小小的青石块铺成。

长治一条古道荒废已久,却吸引冯小刚前来选景,如今游人渐增

千年古道。

路面坑洼不平,石缝粗大,长满杂草,但每一块青石表面都显露出磨蚀的光滑痕迹。

间或还有圆形坑洼,那是马蹄长久踩踏形成,也有条形凹痕,应该是古代留下的车辙印吧。

这条青石古道,当地人称为官道,有学者称为商道或者驿道。

它弯弯曲曲地在山间隐现,一直通往长治市城区的塔岭山。

长治一条古道荒废已久,却吸引冯小刚前来选景,如今游人渐增

古道从村中穿过。

传说长治市的这条古驿道有千年历史,但没有确证。不过村子里倒是有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系的窑址。

既然有磁窑,村子周边就应该有路,也许就是这条青石古道的前身也难说。

村里相传这条青石古道为唐朝皇帝李隆基在长治市(古潞州)任别驾时,为迎娶壶关县一位美女而修建,聊备一说吧。

在古代,这条古道是壶关县通往长治市(古潞州府)的必经之路,也是河南通往长治市的一条主要商道。

清朝末期,商道上依然车马不断,商贾络绎不绝。

长治一条古道荒废已久,却吸引冯小刚前来选景,如今游人渐增

千年古道通往长治市区。

据村中老人介绍,这条道路是西岭村的主要道路,当时两旁开满了客栈、货栈、骡马店,带给西岭村一时的繁华兴盛。

沿着青石古道一路走,可以看到四周山峰环绕,梯田高低错落,在阳光下泛着初春的朦胧生机。

微风中,石缝里和路边的衰草摇曳着,像在挣扎。空山古道,苍凉寂静,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在空谷里回响。

没有人知道,长治市的这条古道经历了多少的岁月磨砺,也没有人知道,这条窄窄的山间小路背负了多少车马重担。

只有嵌在地上斑驳不一的青石块,在阳光下偶尔泛起一抹历史的辉光。

古道边的高坡上,还有一株两人合抱粗的古松树,孑然挺立,迎风独傲。

长治一条古道荒废已久,却吸引冯小刚前来选景,如今游人渐增

近千年的古树。

这株松树据专家测算有八九百年树龄,它立在西岭村西北边的高坡上,四里八乡都能看到,是西岭村的一个标志景观。

时代的车轮碾过,留下几多沧桑。繁华落尽,西岭村辉煌不再,和废弃的古道一样,不再为外人所知。

一段能够佐证长治市潞商行走足迹的历史,就这样悄悄地在这里停留。


前几期还有精彩文章。请移步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