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內面臨的經濟困境

馬堯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是當今世界的霸權國家,其經濟實力在全球首屈一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美國經濟在全球範圍內頗為引人注目。最近,一則新聞吸引了全球經濟學家的眼球:美國東部時間5月3日,美國國家納稅人聯盟(NTU)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國會發出公開信,反對美國政府近期在貿易方面採取的保護主義措施。這封公開信由超過1100名經濟學家聯合簽署,其中包括十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以及特朗普之前28年來歷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布什、奧巴馬)的經濟顧問。

美國國內面臨的經濟困境

經濟學家們在這封信中表示,提高保護性關稅是一個錯誤。這將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國內消費者將為此埋單,令多數美國公民受到傷害。而建築、交通、零售、銀行、酒店等領域的工作者顯然也將成為“關稅戰”中的失敗者。 經濟學家們還認為,高關稅措施不可避免的會影響美國的國際關係,不利於世界和平。

儘管經濟學家們是就貿易保護政策致信特朗普,卻反映出美國經濟學家對當前美國經濟的擔憂。就總體而言,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具體而言,美國經濟面臨如下負面因素。

美國國內面臨的經濟困境

首先是再工業化進程不順利。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兩屆政府先後提出《製造業促進法案》及美國優先戰略,旨在鼓勵資本回流到美國本土,促進製造業發展,以增加就業,繁榮美國經濟。這也被稱之為美國“再工業化”。美國特朗普總統在其2017年12月18 日提出《新國家安全戰略》時,認為美國的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這實際上把美國再工業化所承載的經濟問題上升到一個更加重要的地位。

美國國內面臨的經濟困境

然而,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卻幾乎被一則新聞戳破:特斯拉汽車公司5月2日發佈今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顯示當季淨虧損接近7.85億美元,同比幾乎翻倍,創這家電動汽車企業的紀錄。作為美國再工業化的標誌性企業,特斯拉公司的困境並不是個案,美國的製造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依然不景氣,這其實宣告了美國當前再工業化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總體而言,美國再工業化最為根本的障礙還在於其本質上違逆而非順應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全球化形成了全球分工,在正常的全球分工格局下,製造業勢必流向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家。這是資本逐利屬性的必然要求。這就使得美國再工業化的進程變得坎坷。

其次是急需改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面臨鉅額資金缺口。基建投資計劃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政策之一,特朗普在國情諮文演講中提到加強道路、橋樑、高速公路、鐵路以及水道等建設,確保美國擁有“安全、快捷、可靠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計劃動用聯邦資金撬動州、地方政府及私人部門的配套資金,融資至少 1.5 萬億美元。但實際上,1.5 萬億美元的融資規模遠遠不夠。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學會一份報告的測算,如果對美國基礎設施的現狀進行評價,目前僅能排到D+級,要將全美基礎設施改善至B級水平,到2025年,需要增加4.59 萬億美元的投資。特朗普提出的1.5萬億美元的融資規模距離投資額尚有約3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另外,剛剛落地的稅改法案將在未來10年給美國增加1.5萬億美元的赤字,如果再加上1.5萬億美元規模的基建投資,會進一步加大美國政府的財政壓力,導致債務風險累積,破壞美國財政的可持續性,客觀上為基建投資計劃的落地增加了難度。眾所周知,基礎設施建設決定投資環境,更決定著美國再工業化計劃的成敗,面臨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估計擅長經濟事務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為之苦惱。而這個問題在短期內得到解決的可能性不大,並早晚會拖累美國經濟,特別是已經面臨困難的再工業化。

最後是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特朗普上臺後採取了貿易保護政策。以美韓貿易為例,5月1日,美國政府最終確定對韓國鋼鐵線材商品徵收41.1%的反傾銷關稅。這距離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免除對韓國鋼鐵商品徵收25%的關稅僅過去1天。

據韓國《亞洲經濟》網站5月3日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表示,韓國等5個國家對美出口的鋼鐵線材商品損害了美國鋼鐵企業的實際利益,決定未來5年對相關國家徵收最高147.63%的反傾銷關稅。英國被徵的關稅稅率最高,韓國排在第二。雖然韓國剛剛得到鋼鐵商品25%的關稅豁免,但業界表示,這樣一來兩相抵消,沒有什麼實際利益。貿易保護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從短期看,美國提高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可能會使美國本土用鋼和用鋁企業進行大量的儲備,從而推高全球鋼價及鋁價。

從中長期看,原材料價格的提高會從生產端向需求端轉嫁,若有關經濟體採取反制措施,會抬高最終消費品的價格,引發全球通脹。此外,美國提高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會降低相關產業的競爭力。例如,相關度較高的汽車行業,提高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可能會提高該行業的製造成本,必然會導致產品價格上升,降低其出口競爭力。不僅於此,美元的強勢地位和美國的債務也將受此拖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