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國標更嚴厲,又一項政策發佈!利潤上千的電動車,你敢賣?

近年來,我國電動車的事故頻發,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這些問題暴露出當下電動車生產標準、產品質量、流通銷售、維修改裝、停放充電等過程中均存在漏洞。緊隨5月15日電動車新國標發佈後,5月16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又發佈了關於開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比新國標更嚴厲,又一項政策發佈!利潤上千的電動車,你敢賣?

此項政策重點對產品質量,是否按標準或者降低標準生產產品,是否銷售無合格證、偽造、冒用認證證書的產品;是否私自改裝和拆卸原廠配件,私自更換大功率蓄電池;以及電動車安全充電停放等問題進行管控。

無獨有偶,近日在成都某地曝光、查處了一傢俬自組裝,沒有生產許可與合法手續的作坊式的小作坊。滿地散亂著配件,各種山寨牌子雜亂堆放,雖然規模不起眼,但其產品憑藉低價的優勢,號稱“私人訂製,質量無憂”,竟然銷往全國各地,還“頗受歡迎”。

這家工廠內部混亂不堪,既沒有專業的現代化流線水設備,也沒有統一著裝的工人,更沒有嚴格的研發審核技術等環節,這樣的產品就是國家正嚴厲打擊的“三無”產品!

事實上像這樣的小作坊,旺季時每天銷量還在上百臺,由於採用的均是二手配件,又沒有生產管理成本,有電動車人士分析,組裝下來一輛車的成本在1200元左右,賣到2600元,上千元的利潤成為小作坊生存的大甜頭!

儘管小作坊利潤很大,但是不合規的生產操作嚴重違反了國家的政策法規,如今國務院安委會牽頭,地方各級部門廣泛聯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電動車生產、流通、銷售大檢查,對小作坊企業來說大難臨頭了!

行業洗牌已經來了,未來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在新國標與生產大檢查的同時推進下,雜牌電動車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經銷商選擇品牌一定要擦亮雙眼,對企業進行多方位瞭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