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文娛價值官解讀:

五一檔大幕正式拉開,《後來的我們》一騎絕塵,牢牢佔據了小長假銀幕的絕對霸主地位,首日票房斬獲2.88億。然而,相比電影本身,“退票”事件更令人震驚。

4月28日,劉若英首次執導的《後來的我們》正式上映,經過上映前的宣傳,電影首日的預售票房高達1.2億,口碑發酵,讓觀眾對這部愛情片充滿了期待。

劉若英一首《後來》唱哭多少人,如今她把故事搬上大銀幕,加上電影宣發相當到位,最終的預售票房(1.2億)和首日票房(2.88億)看上去很是鼓舞人心。然而,隨著各地院線經理的聲討,漂亮的數字背後拉扯出一系列骯髒的、令人不齒的行業操作。

4月28日晚上8點開始,網上質疑票房造假的信息鋪天蓋地。全國各地的院線經理曝光《後來的我們》通過貓眼後臺大量退票,給影城帶來巨大的損失。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後來的我們》片方先大批購票,將票房數字抬高,做出上乘之作的假象,形成口碑效應,引誘觀眾跟風買票,然後再利用影院和線上平臺的退票政策,在上映首日時限搶在零手續費退票前退票。據稱,全國很多院線整天都在忙著退票,後臺幾近癱瘓。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網上流傳的造假過程示意圖

此前,在電影行業內,片方“買預售”“買排片”的行為已經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但起碼是拿真金白銀砸出來為院線讓利。而《後來的我們》繞了個彎,好比一家店請了大量的托兒,後面的路人跟風排隊買店裡的產品,就這樣不花一分錢買到院線的排片,院線甚至不惜強退其他電影的場次,結果因為退票影院空出好多空座,嚴重傷害了院線。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貓眼的一條龍服務,想看人數超81萬,登頂影史第一

為了儘可能降低損失,有些院線立即採取相關措施,限制了退票功能。即便是這樣,假數據入場的同時,被抬高的熱度、被欺騙的觀眾會繼續被引導進場,填上假數據退場後的窟窿,最終還是能形成很大一部分真實的票房,同時綁架了影院和觀眾。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一部並非大導演、大製作、大IP的片子,一部主題已然是爛大街的愛情電影,首日票房竟然高達2.88億,《後來的我們》虛假票房搞得如此明顯,吃相如此難看,必然跟片方、貓眼和線下宣發脫不了干係,他們的這種行為透支了院線的信任,深深傷害了院線渠道。說到底,還是拿資本控制了電影,手段更拙劣而已。

這個行業現在學會了賭博,他們賭票房觀眾跟風,賭口碑人云亦云,賭自己暗地裡的操作,別人看見也不吭聲。

29日凌晨,貓眼對於此次“退票事件”回應,表示已將相關數據、證據提交主管部門並將協同作進一步的詳細調查,同時平臺將關閉退票功能。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對於貓眼的這次回應,大部分網友看上去並不買賬。

一是吐槽電影三觀不正;

三是認為對於此次事件有洗白嫌疑。

網友認為,在線購票平臺本就不應該參與發行工作,很容易造成監守自盜、賊喊捉賊的不良影響,嚴重擾亂電影市場。

豆瓣有鎖分嫌疑,最大看點是田壯壯

《後來的我們》票房造假已被人所不齒,連豆瓣評分都存在鎖分嫌疑。

上映首日,上午豆瓣評分還是6.8,下午跌到了6.5,之後這個分數一直保持不動,有人認為這是片方害怕口碑崩盤,才出此下策,且最新評論都是當天中午14:00之前的,之後評論都沒有更新過,此後評分是否還會有變化還需要持續關注。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這種疑似鎖分的行為本身就暴露出片方對自己的作品沒信心。

柴智屏說過,“我想現在的互聯網的時代的來臨,選擇變得很多,觀眾的喜好也更加分歧,一般群眾對於影視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對於劇情的鋪排、演員的演技、造型的設計,甚至臨時演員站錯位置他們可以出來發表意見。在這個意見可以立即互動的時代,我們給觀眾看的作品,已經不是給觀眾看什麼他們就接受的時代了。”

的確如此,伴隨觀眾的逐漸成熟,不是誰做導演他們都會買賬。雖然劉若英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個好歌手,但此次轉型做導演,觀眾對其作品的評價打分貌似也沒有心慈手軟,給電影打1-2分的人大有人在。

從評論以及影院觀眾的反饋來看,《後來的我們》中最大的亮點就是田壯壯,他不露痕跡的表演,紮實的臺詞功底,尤其是讀信的橋段,將觀眾的情緒推到了高潮。很多網友看完田壯壯的表演之後,紛紛表示,演的太好。

本來主要講述兩個年輕人在北京的愛情故事,卻被其中的親情戲碼搶盡風頭,不得不讓人唏噓。尤其是前期宣傳愛情的“遺憾和錯失”將觀眾的胃口吊的足足的,擺上的作品卻讓人食慾不振,還蒙上了造假數據和鎖分嫌疑,不明真相的觀眾就這樣被耍得團團轉。

結語

《後來的我們》數據造假、退票風波的新聞一出,迅速成為行業焦點。單從這件事上來看,受損失的是院線,受欺騙的是觀眾,行為之惡劣能讓人群起而攻之。但從整個電影產業鏈以及電影生態來看,這也許是一件好事,因為只有問題暴露出來了,才有糾正的機會,才能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和監管,才能早日規範好電影市場,才能給所有電影從業者經驗和教訓。在觀眾逐漸成熟、甚至更挑剔的時代,與其把心思用在玩資本、玩造假買數據等投機取巧的行為上,不如用心打磨劇本精雕演技拍出好電影給觀眾。後來的我們,不僅要努力讓票房越來越高,更要學會尊重電影本身,尊重每一位觀眾手中的電影票。

後來的我們,學會不要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