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上,我国连续16次反对票所为何事?

前些日子,以美国为首的三国联军绕开联合国轰炸了叙利亚,让人不由得唏嘘,曾经举足轻重的联合国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么?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在联合国成立之初,美国就经常操纵英法等国来方便自己行事,使苏联在联合国处于弱势,而不得不经常动用“一票否决权”,甚至有过一天内否决15次的记录。

联合国大会上,我国连续16次反对票所为何事?

联合国

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国际上一向不偏不倚,也很少动用否决权,但是在1981年,联合国推选第五任联合国秘书长时,我国曾连续16次动用“一票否决权”。当然,也有争议说着16次并不能算是一票否决,因为这与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机制有关系。

联合国大会上,我国连续16次反对票所为何事?

在中国知名度较高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众所周知,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行政组织,联合国秘书长算的上是联合国最大的官儿了,再任何一个国家都能享有“准国家领导人”的礼遇,而联合国秘书长的推选机制,在经过大国间多年的实践与协调,才终于确定下来:

1、地区轮换,即每10年各大洲轮换一次;

2、必须有威望,有能力,而且必须懂英语和法语;

3、必须得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同意,或不反对;(因此有人认为选举时的反对不能算作“一票否决”)

4、不能是五常之一的人选,从中、小国家的政治家中选拔。

从联合国成立直到1981年,共产生过4位秘书长。他们是:挪威的赖伊(1946~1952年)、瑞典的哈马舍尔德(1953~1961年)、缅甸的吴丹(1961~1971年)、奥地利的瓦尔德海姆(1971~1981年)。可以看出,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几乎一致掌握在欧洲的发达小国手中,到了1981年,瓦尔德海姆申请继续连任,虽然他与中国的关系一致保持的不错,但权衡利弊之下,为了更过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推选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政治家萨利姆出任下任联合国秘书长。而美国坚持推选瓦尔德海姆。

联合国大会上,我国连续16次反对票所为何事?

瓦尔德海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第一轮的投票中就反对瓦尔德海姆继续连任,并在1981年10月27、28日两天,连续16次投出了反对票。与此同时,美国也连续16次否决了萨利姆出任。

中国坚定的立场,得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肯定与赞扬,认为中国“伸张了正义,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事业”,并且“是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真正朋友”,就连西方媒体也惊叹于“中国的惊人之举”。

联合国大会上,我国连续16次反对票所为何事?

坦桑尼亚前总统萨利姆

事已至此,中美双方相互妥协,瓦尔德海姆与萨利姆先后退出了竞选,在随后的第17轮投票中,来自秘鲁的德奎利亚尔出任第五任联合国秘书长。因此,不管这16次反对算不算“一票否决”,这都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