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2012年,创立公司。2015年,登陆新三板。2016年,成立影业。2017年,成为新三板创新层。

“新片场”用5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互联网影视公司。

4月底,新片场影业新作《特种使命之绿色军团》在优酷上线,短短几日点击量便突破1千万,成为了新片场影业制作并宣发的又双叒叕一部网络电影力作。

借此时机,麻辣鱼专访了新片场影业总制片人张军,与其聊一聊新片场影业爆款频出背后的故事。

在前期做足准备避免日后的天坑

采访当天,张军从《特种使命2》也就是《特种使命之怒海潜龙》的片场赶过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把书包随便一撇便坐下说可以开始采访了,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因为怕耽误我们的时间。

对于《特种使命之绿色军团》的好成绩,张军谦虚的表示在“预期之内”。毕竟,新片场影业的爆款网络电影太多了,《痞子兵王》系列电影、《镇魂法师》、《捉妖大仙》等均是他们的作品。

新片场自2016年成立影业以来,在网络影视行业稳步向前迈进的同时,2018年更是主打“强艺人”、“强平台”、“强网生”、“强制作”、“强IP”五强联合的互联网影视模式。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投资超过600万、境外拍摄、携手好莱坞与优酷、由“功夫硬汉”樊少皇主演的《特种使命之绿色军团》便是这种强强联合模式下的产物。

此次以雇佣兵为主线的《特种使命》系列电影由《痞子兵王》系列电影的原班制作团队打造,一是可以更好的精益求精,二是想做出一个响应政策的好内容。

“新片场影业是第一个做网络军事动作类电影的公司,继续再开发更游刃有余,而且一直以来我们也都是在‘小正大’的方向上创作,基于以上,创造精品是我们的目标。”

之所以取名为《特种使命》,它不仅是片中男主角的使命,也是新片场影业弘扬中国军人的使命。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此次《特种使命》请了好莱坞团队并远赴泰国取景拍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呈现的更好,在制作上不输院线电影。”

张军透露《特种使命》在境外拍摄并不容易,但从前期到拍摄再到上线,一路都比较顺利,因为在前期已经把之后可能会发生问题都避免掉了,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

他做制片人以来,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戏第二天换导演,有的戏筹备不充分一开机发现全是纸上谈兵,有的戏美术道具不过关导致后期工程量变大等等……张军说出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作为一个而制片人成长的过程。

“踩过的坑多了之后,学会了如何避免。我每做完一个项目,都会复盘。筹备新项目你准备的越充足,你遇到的坑会越少。”自认严谨的张军不允许自己的剧组同一个问题再次发生。

跟好莱坞团队合作后,张军表示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新片场影业的制作团队与模式也越来越规范。

“我们制作的网络电影跟院线电影有什么不同?网络电影通过这两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院线制作团队开始接受网络电影这个概念。他们已经不会像以前一样再去单纯的定义网络电影是low的、是不好的、是一群不专业的人在玩的。现在他们也愿意进入这个市场跟我们一起去工作,所以说,我们也越来越正规。”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从最初的几十万就能拍一部网络电影,到如今网络电影的投资上百万上千万甚至超过一些院线电影,如何将钱花得恰如其分而不是填坑?合理运用、分配资金比例是关键。

张军表示不同题材不同配比,“玄幻类,特效、后期的比例要加大,可能占到20%甚至30%。军事类,在特效、后期比例高的同时,制景以及服化道的比列也要加重。青春都市类,置装是最贵的,比如霸道总裁至少各种行头得像个总裁吧”。

谈到演员片酬,张军说:“会占到总投资的20%到30%,跟院线电影没差。但对于网络电影来说,投资的越高,意味着选择演员得范围就越大,高投资配有影响力的演员相辅相成。当然,一切前提是演员适合角色。”

网大做系列跟好莱坞一个道理

相较于院线电影,网路电影更喜欢开发自己本身,将IP做成系列电影,新片场影业的爆款系列电影不胜枚举。

“其实就是不用重新给观众灌输世界观。为什么经典的西游IP会频繁被开发呢?因为我不用给你讲孙悟空是怎么来的。所以我们做IP也是这样。”张军说。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做系列电影对制片方、对公司来说,更好操作?

张军表示:“对创作者来说,系列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人设不用再去讲,只需要把故事延续下去讲好,更高级的是每一个故事用不同的类型去表达。系列电影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已经有沉淀的粉丝了,跟好莱坞的系列电影是一个道理。”

作为新片场影业的总制片人,张军的职责是以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给公司的新人导演、编剧或者团队开会时,他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我们做的是商业片,不是文艺片”。

他说要对信任他们的投资人和出品方有交代,只有在有交代了的之后,才能再根据情况加上导演们或编剧们想表达的情怀。

成功三要素:故事、导演、演员

随着近几年网络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新片场影业越来越成熟的模式,张军表示几十万的片子已经被市场淘汰了,一两百万的投资会在公司开发新鲜作品或者启用新导演时尝试,因为团队和公司需要不断的创新与成长,成熟作品的投资则都在四五百万以上了。

网友总结网络电影成功的三要素是:片名、海报和前六分钟。

对此,张军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先不说成功与否,做项目的三要素应该是:故事,导演和演员。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首先你得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故事,然后是找到适合的导演,最后预算足够的话再去选有影响力的并且适合角色的演员。”

“至于前6分钟包括海报,它确实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看网络电影前6分钟不用花钱,继续看才要付费。那么前6分钟有点像你向别人展示你能力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我很牛、我的片子很好看,然后我希望你看。但有的制作方投机取巧,就把前6分钟做好,然后从第7分钟开始扯淡。”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张军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但对于这种赢了点击量输了口碑的模式,他说新片场影业永远不会这么做。

新片场影业制作的作品基本上都赚钱并且有口碑,看来并不是没有原因。

张军说成长需要市场的认可,他认为一部网络电影的好与不好、成功与不成功,一定得是口碑和点击量双赢。

“现在的市场,你骗不了人。”

“一两年前你拍个20万的片子也许你还能骗个100万、200万这种回报率,打着带颜色或暴力的擦边球,可能骗到一些人。”

“早几年,网大的受众可能是屌丝青年、小镇青年,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全网民。各大视频网站榜单排名前三的,一定是口碑又好点击量又高的。这是目前网络电影市场,最蓬勃向上的最直观表现。”张军说。

网剧与网大联动会成主流模式

网络影视市场日益壮大,网剧后起于网络电影,又在发展上超过了网络电影,张军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定位与受众。

“网剧的受众,大多是女孩子。非常火的那些网剧,基本上都是女孩子在看。粉丝经济的带动下,大家会认为网剧市场好。但其实是一样的,被看到的网剧都是赚了钱的,没被看到的其实占多数,赔钱的更多。”

很多网友接受网剧的同时却对网络电影是一种唱衰的态度,对于这个现象,张军有些无奈:“如果网络电影不行,那美国Netflix为什么会比传统行业更好呢?”

“我觉得作为影视从业人员或观众,应该拥抱新媒体,而不是去唱衰它。越来越多的院线导演都来拍网络电影了,你还不拥抱它,难道你要被它遗弃吗?”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如今投资过亿、流量明星加盟的网剧比比皆是,甚至还有网剧和网络电影联动的模式,一部网剧火了,随之而来会诞生一部原班人马的衍生网络电影。

张军表示这样的模式今后只会越来越多,“以前可能是等这部网剧火了之后再做衍生网络电影,现在很多项目基于预判,在前期就会把网络电影和网剧一同开发出来,不再是所谓衍生。”

面对网友对于网络电影的误解,张军情不自禁的站在网络电影制片人的角度为网络电影发声:“市场在进步,有各种各样的进步,千万不要把什么事一锤定音,更不要把它锤死。从来没有人说网络电影上不了院线的大银幕,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达到院线那个标准。”

专访新片场总制片人张军:做网大别扯淡,否则注定完蛋!

网络电影从前几年的野蛮生长,到近两年的平缓期,再到因内容监管力度加大而导致大批量被下架的如今,新片场影业稳步的走过了这个淘汰了大部分人的过渡期。

张军表示跟着政策走,在范围内创作,不搞擦边球,你就不会被规则和制度淘汰,市场永远不会淘汰精品。

从被赶鸭子上架做起制片人到如今成为新片场影业总制片人,张军自认不是一个专业的制片人,但却是一个不停学习、不断武装自己的制片人,一个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该怎么做的制片人。

“未来我想做电影制片人,梦想也在一步一步达成,我会带着龙标和观众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