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湖南卫视新上线的综艺节目《我是大侦探》,给综艺节目“网转台”做了一个悲催的示范。

这部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综艺,脱胎于已连播三季的网综《明星大侦探》,后者在豆瓣上的评分季季近9分。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这样高的出身,《我是大侦探》看上去绝不会砸,但它最终还是砸了——播出第一期后,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拿到了5.7分。

在综艺节目“台转网”更主流的环境下,《我是大侦探》为何会逆流而上?而它又遇到了怎样的转型障碍?

《明星大侦探》网转台口碑从9.2滑至5.7

《我是大侦探》3月底在湖南卫视播出,它脱胎于网综《明星大侦探》,两者同为推理综艺秀,由于背后相同的制作团队,及类似的整体内容结构,《我是大侦探》(下简称为《我侦》)被认为是《明星大侦探》(下简称为《明侦》)的“姊妹篇”。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我是大侦探》

《明侦》本身是一款热门的网络综艺节目,原本在芒果TV网络平台播出,自第一季于2016年3月27日播出以来,目前已经延续了三季。

从口碑上而言,《明侦》算是网综中的佼佼者,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一路走高,从第一季的8.9分,一直到第二季及第三季的9.0分及9.2分。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有业内人士分析,正是因为《明侦》在网上的持续火热,才让湖南卫视决定将其改版搬上电视荧屏进行试水。

改版成为卫视综艺后的《我侦》,制作团队显然也投入了更多的预算,在《明侦》少见的实景搭建,在《我侦》几乎期期可见。团队号称“用了半年时间搜寻了1万件道具”用于节目拍摄。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我是大侦探》中一场景

但如此精心制作并没有赢得预期好评。

借助于《明侦》前三季的高口碑及热度,《我侦》首期节目以CSM全国网收视率0.83、份额6.3%,一举拿下同时段所有上星频道第一的好成绩,成为当晚市场上份额最高的综艺节目。

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侦》的低口碑。节目播出第二天,《我侦》在豆瓣评分只有6.0分,第三天更是直接下滑到了5.6分,虽然此后评分稍有回升,但也只有5.7分。与《明侦》季季接近9分的评分相比,《我侦》的评分可谓惨不忍睹。

《明星大侦探》为何转型困难

网综上星,首先第一层顾虑便是尺度问题。

网综尺度较宽松,节目风格以敢说敢做、放得开为优势,深受年轻观众欢迎;卫视则更偏大众化传播,受众层次也更多元,负有更为明确的媒体责任,政策限制也更为严格。

卫视综艺转型网综,网综上星播出,都要进行与平台相适应的改造。网转台,条条框框的限制自然会增多,不可能再和原节目一样开放。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明星大侦探》中一镜头

《明侦》刚传出改版上星消息时,观众便已觉得不安,担心节目中嘉宾一言不合就“开车”、组CP等亮点会消失。

而节目播出之后,最直接的不满也确实都来自《明侦》原先的观众。网友们的不满首先集中在明星身上。

改版后的《我侦》,固定嘉宾留下了何炅,走了撒贝宁,同时也来了包括韩雪在内的不少新嘉宾。

其中不少新嘉宾被认为还不理解这个综艺的风格,没能投入地参与推理游戏,而一味只在“尬演”,以至《明侦》“被生生改成了《演员的诞生》”,有网友评价称,该综艺“推理部分根本不存在,全是在走剧情,最致命的是氛围没带动起来”,“观众从头到尾像个旁观者一样没能参与到推理中”。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尺度收紧,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剧情与题材。搬上卫视后的《我侦》,惊悚、恐怖、超自然现象等元素基本不能在节目中出现,在网综版本中原本设定的“凶杀案件”、“凶手”等词语也都被换成了“主题事件”、“关键人”等词。

网友的吐槽正好说明了这一状况:“卫视版场景更大了,可是相对的尺度也小了很多,没有了尸体凶手的设置,没有了有趣的官方吐槽特效,居然还一本正经演出来???感觉真的有点尬。”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此外,网综版本中相对弹性的节目时间,到了卫视上也进行了收缩。《明侦》版本号称“编剧写故事写到停不下来”,一个案件150分钟左右也不少见。而到了卫视上则只能压缩到90分钟,导致最考验侦探技能的搜证和推理环节被严重弱化,也让观众很不过瘾。

网综和台综在受众上的差异,也是网转台需要克服的障碍之一。

网综的受众一般更为集中,《明侦》主要目标群体是喜爱悬疑、推理的核心用户,要满足这些核心用户的需求,制作团队最重要的工作是提供严谨、烧脑的剧本,并将推理环节做到极致,给观众营造一个天衣无缝的推理案件。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我是大侦探》

而上卫视播放的《我侦》,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层次一下子扩大的电视观众的需求。

“除了以前我们的网友、年轻人,那电视机前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能够看懂?而且十点档也可能会有低龄观众存在,那我们传达的故事和价值观是否能被他们接受?这都是新的课题。”《明侦》前三季的总制片人,也是《我侦》总导演何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

从网上透露的招商PPT来看,为了减少烧脑环节,更适应电视端的观众收看,从《明侦》到《我侦》,剧情部分由30%增加到了50%,推理部分则由40%减少到了25%。

此举显然并不讨喜,《我侦》被称为低幼版的《明侦》,口碑也扑街。

《明星大侦探》为何会逆流而上

以卫视出身的综艺节目,采取“台网联播”模式是常见的形式,观众在电视台及网络都能收看。而以网络出身的综艺节目,播出平台则较局限,一般只能在网上观看。

对于电视台而言,由于频道资源有限,不得不以收视表现来主导安排节目是否要播出,是否继续制作。而网络空间则不存在频道资源之说,容错率更高。

近几年来,台播综艺转为网络独播渐成一种趋势。

比如浙江卫视由谢霆锋主持的《十二道锋味》,在播出到第三季之后,改名为《锋味》并转成了网播。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锋味》

转型后的《锋味》遭遇了和《我侦》一样的命运:原先的粉丝不肯买账。由于节目中强行加入一些过气网络用语,观众连呼“谢霆锋是不是对网综有什么误解”。

类似的,湖南卫视也有好几档之前热门的卫视综艺,在播到第N代之后,都纷纷转成了网播形式。

其王牌栏目《爸爸去哪儿》在播到第四季之后,就由台播转成了网播;持续播出了十几季的《变形计》,从2017年第13季开始,也转为芒果TV独播形式;同样于2017年回归的《快乐男声》,在阔别四年之后,也以网综的形式和观众见面。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而与《锋味》的遭遇不同的是,湖南台的几款节目转型都还算成功,《爸爸去哪儿》与《变形计》持续火热,《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的网播量甚至达到了56.3亿之高,与其相关的话题,在节目播出期间一直霸屏各大社交媒体平台。

与这些台转网的综艺节目形成对比的,是《我侦》的逆流而上——《我侦》被认为是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网转台”的综艺节目。

有业内人士分析,网综上星播出,对卫视及视频网站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操作:网综的体量越来越大,上星不仅扩展了内容分发的渠道,增加收回成本的可能性,还可以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及美誉度;而对于卫视而言,题材多样的网综,则可以补齐节目类型的短板。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网综上星,同时还有商业利益上的考虑。

虽然近几年在广告吸引力上,网综总体上大有赶超卫视的趋势,但目前卫视依然是广告市场中的大头。

而纵观整个综艺市场的招商环境,似乎都不太乐观。“在网络综艺的下半场,其实不缺内容,但很可能缺广告商。”阿里文娱大优酷MAD工作室总经理宋秉华曾表示,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底近12个月以来,整个市场上广告的投放总额,可能小于全中国所有制作公司的投入预算。

而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多数综艺节目在播出N季之后,冠名费都有看涨的趋势。《爸爸去哪儿》播出到第三季时,冠名卖出了5亿的高价,比2013年第一季涨了近20倍;而《我是歌手》的冠名费也从第一季的1.5亿涨到了第四季的6亿。

口碑从9.2滑至5.7,《明星大侦探》网综转台综的悲催示范

《明侦》作为一款口碑持续上升的综艺节目,难免让人对其商业回报有所期待。

“对于《明星大侦探》来说,登上卫视会让其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虽然它在芒果TV上是播得最好的网综,但是在影响力和商业收益上依然无法与卫视相比。”乐正传媒董事彭侃曾这样指出。

从公开资料看,《明侦》第一季由京东金融冠名播出,第二季及第三季则改由oppo冠名。而改版转台播后的《我侦》,在卫视平台上由伊利畅轻冠名,而在芒果TV上播出时则由拼多多进行独家网络冠名——具体冠名费用无法得知,但冠名商显然多了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