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马明宇注定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任国足队长,因为他率领的那支国足,完成了中国足球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而那也是中国足球唯一一次世界杯征程。今夏,俄罗斯世界杯即将开幕,距离2002年中国队打入世界杯已经过去了16年。16年前,没人能想到,打入世界杯并不是中国足球全新的起点,反而成为了这十几年来中国足球的巅峰,在那之后中国足球不断滑坡。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16年后,马明宇将和他当年的那些队友,一起组队代表中国参加2018俄罗斯传奇超级杯,他将再次以队长身份带队出征。藉此之际,懂球帝专访了马明宇,畅谈过去、展望未来。他为何能在大佬云集的那届国足中出任队长?他的意甲之旅为何充满遗憾?退役后,他又在忙些什么?这些问题都会在本篇专访中给出答案。

不揽功,谁当队长我们那年都能出线

Q:世界杯又要开幕了,2002年中国队打入世界杯,您当时以队长身份带队出征是什么感觉?

A:2002年到现在,又是十几年过去了。每一次世界杯来临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啊、球迷啊,都问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感觉有压力。这些年一直在做跟足球有关的事儿,尤其是青训做的比较多。每次被这个问题就觉得比较尴尬,我就会问自己这些年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成绩。过去因为各方面条件,我们参加过了一届世界杯。现在为什么有压力?中国不缺好的球迷,但是缺好的球队和好的球员。我们又一直在做青训,但老没有达到国人的期望值,从上次到现在16年过去了,跟世界杯还是有一段距离,所以还是很有压力。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但您这批国脚里,您是退役后在一线做青训最踏实的了。如果您觉得尴尬有压力,那其他足球从业者岂不是应该更有压力?

A: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有这种感觉。包括大家有时候聊起来,确实觉得有点尴尬。但是我觉得现在还好,近几年国家层面对足球的重视和推广,特别是以教育部牵头的校园足球的推行。我们还是看到希望了,至少现在足球群体扩大了,踢球的小孩越来越多。我们还是需要做得再细一点,现在仅仅是势头起来了,我们如何去抓住里面的精英和苗子,里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Q:您的明宇足球俱乐部,还是为中国足球培养了不少人才,陈中流是您那里走出来的吧?

A:是,确实也有一些。但我还是这样想,中国足球一天没有起来的时候,我们任何人做的事就显得都还不够、都没意义。不管我们培养出了多少人,没有根本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就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当年您那支国足人才济济,也有很多大佬。很多球迷都会问,为什么选择了比较老实的马明宇来当队长呢?

A:这个问题大家也都在说,包括有人说我是“平衡队长”啊。我来还原一下我当队长的过程吧,非常简单,前段时间米卢来成都我们还说起过这个事儿。我第一场当队长,是世界杯小组预选赛,我们第一场在西安打马尔代夫。当时我们大家都在做赛前准备,整理下护腿板啊什么的。一般赛前领队都会拿出队长袖标,这是一个流程,他去问教练今天队长会是谁。过去都是范志毅,这场球很奇怪,我靠着米卢比较近,米卢就说了“ma”。大家可能以为我当队长要讨论啊、开会啊什么的,都没有,就这么决定了,也没有什么征兆和事前的沟通。当时我也没多想,因为这届国家队大家都比较成熟,从年龄、经验各个角度看,都比较成熟,大家也都没有过多纠结这个问题。给我戴上队长袖标后,我有那么一瞬间的诧异,但马上也就过去了。大家当时的注意力还都是放在比赛上了,来就这么固定下来了。

老米为什么决定把队长袖标给我,可能当时有他的一些想法。这个后来也没跟他沟通过,一直没有面对面聊过这个问题。

我自己也想说下,当时国足是鼎盛时期,范志毅、郝海东他们都在。我倒是觉得,这届国家队不管是谁当队长,我们的结果都是顺利出线。因为我们碰到了神奇的米卢教练,再加上一个成熟的球队。只是说队长最后让我当了,我也没觉得(当队长)对我自己来说是多么不得了的事情。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您当上队长以后,所做的跟以前有不同么?赛场内外是不是都要承担更多责任?

A:说句实话,大家都觉得我会做很多很多,其实我真没有做什么。在场上我肯定会有更多的责任心,有队长袖标在嘛,我又是中场球员。我肯定会从形态上去影响队友,逆境的时候鼓励大家,发挥下带动作用,多跑动跑动。

场上我是这么做,但场上大家也都知道该怎么去踢比赛、怎么去面对场上的困难,就是我说的,这支球队整体比较成熟。我是这么做的,但大家做得也都很好。

Q:您一直在说,您那支国足是一支成熟的球队。现在的国家队跟您那支国足比,是不是就显得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A: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们在2001年十强赛以前,经历过1997年的失利。我一直在说,我们1997年在金州的失利,实际上为我们2001年在沈阳成功出线做了很好的铺垫。我们在1997年总结了很多心态上的得失,积累了很多经验。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过了十几年,但依然能想起他是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帮大家调整心态。他很少开会,很少专门去跟你讲。反而是通过训练,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让队员感到很放松。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1996年亚洲杯,马明宇对阵叙利亚打入世界波后坐地庆祝

Q:回忆您国脚生涯的话,哪场比赛或者哪个瞬间让您最难忘?

A:国家队应该是1996年亚洲杯吧,打叙利亚的那个进球。为什么这个球让我最难忘呢,因为从1994年进入国家队,我都表现平平。在俱乐部我表现挺好,但到了国家队总是差点,这就是运动员心理上的一个问题,老是没有足够的信心。但是对阵叙利亚的那个进球,一下释放了我自己,从那以后我逐步在国家队奠定了主力球员的位置,在这之前我在国家队都是打酱油。真的,在那之前有时候大名单集训下,然后又回去了,就是边缘国脚。这个球让我心理上完成了突破。

做青训不为回报,只因梦想和使命

Q:现在都在说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是踢球的孩子少了,您刚开始踢球的时候,足球的普及状况是怎么样的,跟现在比如何?

A:我小时候还是很普及的,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后来就慢慢不行了。我觉得倒不是足球的变化,而在于我们教育上的变化。我搞青训以后,经常听说学校不准踢球的。我自己的女儿,就说她们体育课经常被主课占了。其实这些变化是很可怕的,我们把体育在教育里面摆在了不重要的位置。

现在好多了,各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看见踢球的孩子多了,动起来的孩子多了,我就高兴。不管他们踢校园足球,还是踢精英足球,只要动起来就好。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您的明宇俱乐部,这么多年来好像都不怎么赚钱,自己需要往里面贴钱么?

A:当时我从意大利回来,又踢了世界杯,能很明显感到自己与世界高水平的差距,以及差在哪。我就决定要做青训,把我过去的经验教给孩子们,这可能是一种使命吧。说实话,搞青训的都很累。这个事是自己选择的,自己愿意干的事,就没有太多计较付出和汇报。

Q:能说您对中国足球有一种使命感么?

A:还是说有一个梦想吧,我还是希望四川能崛起,重新塑造过去全兴的那种黄色旋风。从大一点的方向说,能够让中国足球每一次都能进入世界杯,变成一种常态。这个就是我对中国足球的梦想。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现在您回想四川全兴效力时,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A:其实我记忆最深刻,让我感觉最美好的场景,是每当我们在主场取得进球的时候,那整个四万多人的体育场真的是欢乐的海洋,球迷不停的做人浪,有时候能做十多分钟。在场上,这种氛围里,你的荷尔蒙真是……我觉得不仅是球员,看台上的球迷和我们是相通的,比赛中我们彼此是相通的。场下的呐喊、场上的攻城拔寨,这个场景直到现在都还经常会在我的脑海里回旋。这个时候,我觉得不管是球迷还是球员,我们都是最幸福的。

Q:我采访过很多国外的青训教练,他们都说中国青少年球员打的比赛太少了,跟您的观点很一致。

A:太少了。我了解的就是,国外的整体水平都很高。拿我们自己距离,明宇俱乐部在四川一直都算还不错的,最头疼的就是,没有好的对手,就提高不了了。应该来说,每一周都应该有一场高水平的对抗赛,但很难做到。

中国足协现在的青超很好,但是是分区域的,比赛也不多。我们地域面积比较大,青少年球队出去打比赛成本比较高,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我一直在说,我需要很多很多像明宇俱乐部一样的培训机构啊、学校啊,整体水平起来以后,大家不需要出省就可以互相交流比赛了。

我还是相信,中国人只要是想干的事情,一定就能干好,这一点我是充满信心的。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起身前往意大利时,四川球迷送别马明宇

Q:您觉得我们球员的身体训练是否有欠缺?像您刚才说的,高速、高强对对抗中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身体的支撑。

A:这一点对我们整个青训来说都是短板。有很多人觉得青少年不能练身体,我觉得这个是误区。这么多年我自己的看法是,青少年应该有身体训练,不一定是力量训练。身体训练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灵敏、协调、爆发力,在12岁以前我们少一点身体训练,但绝不能说没有。包括青少年跑步的姿态啊,都非常重要,都跟踢球是很相关的。12岁以后,我们该练哪些关节和肌肉,在国外是有一个系统的,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场上的技术都是靠身体保障的,所以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加深科学的认识。中国青训这么多年,在这些方面没有一个标准,所以让青训事业显得比较艰难。

意甲没能登场,还是实力不足

Q:您之前说了,去意大利后更明显的发现了自己的差距,这个差距到底是什么?

A:从我自己的过程来看,当时我在国内的状态是很好的,自己在场上的感觉都很好。去了意大利、踢了世界杯之后,才发现我这个所谓的好,只是在国内层面的好,到了更好的平台和更高的水平里,我这个又算比较差的。

我2000年去的意大利,2001年打的十强赛,2002年踢的世界杯。我们的差距不在于训练强度啊、训练量啊,还是在于我们的理念方面。特别是在场上,高速、高强度对抗中的技术应用。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说起来我们都知道,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怎么去解决还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青少年有含金量的比赛少,本身比赛就不多,有含金量的比赛就更少了。我现在理解,留洋不是要说在国外打到什么水平,其实能参加他们当地的赛事,就是对青少年很大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俱乐部的冬训,都搁在欧洲了,就是要去适应人家那种比赛对抗强度。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您在佩鲁贾非常可惜,最终没能获得正式上场机会。国内的说法有很多,包括认为您的语言能力阻碍了您融入球队。您自己怎么看?

A:其实我觉得和语言没多大关系,因为足球场上是没有国界的,足球就是通用的语言。这可能是大家找的一个借口吧,我不太喜欢把这个说成是语言的原因。

我觉得最终还是因为,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没有得到教练的认可,还是实力问题。

我说的实力问题,就是明显在对抗上面(不足)。有时候我们抢圈啊、小比赛啊,我的技术都没问题,但真到了对抗当中,就感觉比较局促。这么说吧,你刚一拿球,人家就上来逼抢了。在国内不是啊,在国内我拿球还可以有观察时间,就会很轻松。在意大利,你一拿球,防守球员很快就靠近了,如果你没能出球,第二个防守球员就到位了。他们的节奏是很快的,所以我适应的能力没达到人家的要求。

我们从小就缺少人家那种强度,所以中国队从过去到现在都有这个毛病,怕紧逼。别人一逼抢,就比较害怕。这个其实还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你技术越好,你可能越不怕紧逼。如果你本身技术就有问题,停球都停不好要调整,当然就怕紧逼了。

而且我觉得也不是球员的问题,还是我们整个足球培训的问题。很多教练在场边就会说,球拿好、别失误。但问题是,球员也这么想,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说教是没意义的,应该从细节入手,去告诉球员面对不同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网上流传着一段关于佩鲁贾时任主教练评价您的话,“马明宇偶尔能传出世界级的球,但不够稳定”。这段评价的话,是真的么?

A:这个是真的,我们当时交流过。他这么说的,“马,我觉得很奇怪啊,其实有时候你的表现非常好的。只是不能在场上持续这种表现。”我理解这个话呢,就是说我还具备了一些能力,但不能持续的意思就是在比赛过程中不能一直保持这个竞技状态,有时候就会突然一下断电的感觉。

还是这么说吧,我的积累还没到那一步,没能适应他们的节奏。因为打了很多的教学比赛,有些地方教练也很认可。他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能不停的保持那种高水平状态就好了。但我确实没适应那个高水平的节奏,一整场球就不能一直保持那个状态。

Q:所以如果您早一点出去,会不会适应得更好一些?

A:肯定的,肯定的。当时2000年已经30岁了,这个年龄上升空间比较小了。如果20多岁的话,就能尽快去适应和改变。如果能尽早出去的话,肯定是一个好事。

专访马明宇:谁当队长02国足都能打入世界杯

Q:本次的传奇超级杯,什么时候联系到您的?

A:大概一个月以前吧。我觉得这个比赛挺好的,现在每年在国内也有老甲A,大家聚一聚。这次比赛,卡尔美他们花了很大心血和FIFA一起商谈。我们这个年纪去踢球,主要是起到一个推广作用。我们不仅聚会了,也给以前的球迷带去一点回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做一个推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