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学区房!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

昂贵的学区房,

曾经寄托了多少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

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花费大量心血,

甚至不惜全家人省吃俭用,

砸锅卖铁也要买学区房,

把孩子送去好学校。

不过,今天,

这个所谓的“学区房大法”就要失灵了:

当家长们还争抢天价学区房的时候,

却不知道一场大变革正在发生!

近日,北京突然甩出重磅炸弹,学区房凉了!

别了,学区房!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

别了,学区房

北京正式宣布

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无数家长倾尽全力购买学区房。关于高价学区房的报道屡见不鲜 。

北京多个区出台相关措施,与之前的单校划片区政策明显不同的是,即使买了学区房,孩子也不一定就读名校,因为被“电脑派位”到其他学校,也是极有可能的。东城区教委明确: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今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入学。

别了,学区房!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

海淀区教委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该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去年9月1日起,丰台区就逐步实行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朝阳教委规定,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依据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

“单校划片”“多校划片”,一字之差,就大幅降低“择校”可能。“多校划片”即统筹两所及两所以上的学位资源(其中包括优质资源),根据个人需求和志愿进行统一公平分配。也就是说,“多校”中既有传统的“名校”,也有一般学校,买“学区房”并不一定能进入“名校”就读。

去年9月1日起,丰台区就逐步实行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朝阳教委规定,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依据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

“单校划片”“多校划片”,一字之差,就大幅降低“择校”可能。“多校划片”即统筹两所及两所以上的学位资源(其中包括优质资源),根据个人需求和志愿进行统一公平分配。也就是说,“多校”中既有传统的“名校”,也有一般学校,买“学区房”并不一定能进入“名校”就读。

别了,学区房!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

这意味着

无论你是不是学区房

只要在被划片区范围内

子女统统都可以入学

享受同等权利

天价学区房的泡沫

或要走到尽头了

别了,学区房!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

有人或许会说:不就是北京这么搞嘛!子弹打到我们这里,还得飞好一会呢!

亲,别忘了,北京可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具有很大的样板作用。北京突然出手,打响公平教育第一枪,必将引发全国一片效仿的风潮。

未来,如果其他城市一致跟随,学区房将大大降温,以往市场炒翻天的“天价地下室”、“过道房”将彻底失去土壤。

是的,今天的北京,无疑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另一方面,天价学区房的泡沫,也要走到尽头了。没有学区的概念,那些小平房、破过道,将像泄了气的皮球,价格或将上演高台跳水的剧目。

别了,学区房!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

感谢北京!在全国人民被学区房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她作为首善之区,率先发出了最强音: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淡化学区房,让教育和房产脱钩!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学校而是父母

现在的父母,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太多心血,花了太多钱。

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砸锅卖铁,耗尽毕生积蓄也要买套学区房,让孩子拿到一张进好学校的门票。

真买不起学区房的求爷爷告奶奶也要让孩子挤进好学校。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尽老本,搭进棺材钱也在所不惜。

之前的电视剧《虎妈猫爸》:

别了,学区房!北京突然传来大消息!

为了读上好学校,虎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找家里亲戚七拼八揍终于买到名牌学校旁的“小黑屋”。钱包变得瘦瘦的~~~最要命的是,孩子居然还是上不了房子旁边的学校……

为了读上好学校,虎妈各种赔笑各种走关系。希望能给孩子开个后门。骄傲的“老虎”变成没脾气的“HelloKitty”。最悲催的是孩子上学的事还是泡汤了……

这场关于孩子起跑线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了父母的修罗场。

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输掉这场战役,让自己的孩子远远落在别人后面。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或许不是学校,而是父母。

好的学校教出来的不一定是优秀的学生,但是不合格的父母带出来的很可能是和他们一样的孩子。

乌克兰有个叫马卡连柯的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以前有朋友很郁闷地问我:“为什么自己小孩不喜欢读书呢?”

我说你家里有书吗?

你们两个人平时就喜欢打牌,家里除了电器说明书之外,连一张带字儿的纸都找不到,你孩子会喜欢读书才怪了!

如果父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孩子学到的就是功利主义。

如果父母挥金如土,孩子也很难学会节俭。

人生应该是一场马拉松,我们知道马拉松从来不是谁抢跑就能赢的,但是太多的父母却把孩子的人生当成了一场百米冲刺。

总想着尽早起跑,甚至是抢跑,为了让孩子跑得更快付出一切都觉得值。

有些付出父母觉得是大爱无疆,孩子学到的可能只是衣来伸手。

父母觉得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好,孩子可能觉得是父母自己做不到,却把期望强加到他们身上。

孩子的教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好,不要用力过猛,不然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与其拼命地去争取教育资源,不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个好的父母,要比好的学校重要太多了。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或许不是学校而是父母

好的学校教出来的不一定是优秀的学生

但是不合格的父母带出来的很可能是和他们一样的孩子

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