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良和表姑

小良是从外地来的,来的时候,带着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说是他表姑。由于小良的根不在下塱村,拎不清辈分,村里人都只管喊他“小良”,管他的表姑做“表姑”。

表姑看起来很富态,穿衣不俗,笑容可掬。小良正好相反,脸黄,精瘦,总是眉头紧锁。他把表姑安顿好后,便提着水果,逐家逐户地拜访村里的人。逢人就说他表姑有病,希望大伙儿都担待些,大伙儿倒觉得絮絮叨叨的小良才有病。表姑虽然腿脚不便,依靠拐杖才能勉强走两步,但身体看起来很硬朗,精神也好得很。他们住在路边的一间小屋里,表姑总是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看来来往往的人,看远处的田野。小良呢?每天拜访村里的人,去得最勤的是吴老师家。吴老师是村里最受人尊敬的人,三十来岁,文化高,为人老实。

“往后,你要一个人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呢,得和大家好好相处。”小良把每户人家的情况告诉表姑,表姑只是微笑。

三个月后,小良独自离开了下塱村。临走前,还跟吴老师打了声招呼。表姑还是每天坐在屋前的石凳上,看路上的行人和远处的田野,只是眼神里偶尔会闪过一丝不可言状的东西。

小良和表姑

“表姑,小良哪儿去了?”路过的人不约而同地问她这个问题。表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回答:“到城里创业去了。”

“什么时候回来呢?”

“就回,就回……”

别人不再往下问,她也决不往下说。

小良一走就是两年,除了寄回来几封信,别的什么也没有。信,是吴老师念给她听的。小良在信上说,他一切都好,只是创业阶段遇到许多问题,暂时没有盈余。借她的钱,也就还没办法归还。

不知是谁路过时,把信的内容听了进去。后来,村里的人都说,小良是个大骗子,骗光表姑的积蓄。当他们再次问到小良什么时候回来时,语气里尽是讥诮的味道。表姑回答“就回,就回”时,言语间也开始变得不确定。

日子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又一年过去了。表姑望眼欲穿,但小良依旧没有回来。

一天,吴老师又来了。表姑忙问:“小良来信了?”吴老师点点头,拆开信封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张金色的银行卡。小良在信上说,他的公司终于开始赚钱,现在可以把钱还给表姑了。

表姑接过银行卡,眼泪簌簌落下来。

吴老师说:“表姑,这是好事,你哭什么?”

表姑泪眼婆娑:“小良从来没有在信上说什么时候回来,你们还想瞒我?”

她不是糊涂人,接过银行卡的那一刻,就已经完全明白。小良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动过她的钱。她知道小良有肝病,但不晓得有多严重。她把多年的积蓄交给小良,让他去大城市看病。小良笑着问,病好了,能不能用余下的钱创业?表姑欣然同意了。

信是他提前准备好的,他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表姑能够渐渐习惯没有他的生活。

小良走的时候,已经是肝癌晚期。他一直没有回来,只因他早已不在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