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凶,不會拌麵不要來!

一到飯點,妝容精緻的白領姑娘、西裝革履的職場男士、青春洋溢的年輕情侶、提著菜籃煙火氣十足的成都孃孃、大家就會在這家店任意拼桌,拘束不再。

只為吃到一碗素椒炸醬麵。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你能想象到,這是一家面積不足10平方米麵館的常態嗎?

成都蓮桂東路四川師大附中對面,有一家一眼望去就比較顯眼的招牌。招牌以簡單的大紅色打底,上面清楚直觀地寫著“左撇子私房店”白色字樣。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麵店是老闆將自家住房外的小花園改建而成的,別看店面小,店面一句貼語”不會拌麵,恕不接待“,早已讓小店聲名在外。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本店只賣一種面,想要更多選擇的朋友,不喜歡吃幹拌麵的朋友,不會拌麵的朋友,想要打包,出堂,收徒,加盟的朋友,

都請到別處去~~~”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都說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行業,這拒人千里的架勢簡直就是餐飲店的“大忌”了,這家店居然敢如此做生意,想必這面的味道不可小覷。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好奇心寶寶上線了,我和事兒妹開啟了我們的探究之旅,看看是什麼能讓這家店如此狂氣?

位於鬧市,專注一種面

1

左撇子私房店,從春熙路出發,公交半小時就能到店,騎自行車居然還更快,只要20分鐘。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吃幾兩?“老闆一見到我們便問。這也是很獨特的一點,別家店都是問吃什麼,這家店上來就是吃幾兩。原來,這家店只專注一種面,若你想吃其他的,這兒還真沒有。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蒼蠅店”少有的乾淨整潔

2

走進店內,如果說店內這醒目的各種標語是給我們的第一印象,那整潔乾淨絕對就是第二印象了。

疊放壘高的飯碗,透出通透的光澤,簡易樸素的佐料櫃上擺放得也是井井有條。對於這種“蒼蠅館子”來說,實在是亮點了!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找個位置坐下不到5分鐘,2個1兩素椒炸醬麵就端上桌了。

經得起檢驗的合格炸醬麵

3

清水煮過的耙豇豆疊著肉末,兩者混合著鋪在剛出鍋的麵條上。是一種會讓人心情不錯的顏色搭配,尤其是在漸漸悶熱的夏天裡,看起來讓人食慾大增。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估計他們已經分辨出來我們屬於新客,端面上來的阿姨還特意提醒讓我們看看牆上的拌麵教學。

將麵碗內醬料全部翻上來,迅速攪拌均勻,讓醬料儘可能拌在每一根面上,切記別加水。”短短几十字,清楚到位,看來是老闆多年經驗總結沒錯了。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我和事兒妹偷偷瞄了瞄旁邊阿姨叔叔們的拌麵姿勢,居然出現了一絲害怕拌不好的心裡壓力,奇了怪!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第一次把拌麵當成嚴肅事兒來乾的我們,終於稍稍找到了點感覺。

粗麵條讓人食慾大增,在筷子的攪拌之下,碗底的佐料驚喜登場,5根,10根,一碗麵,終於有了炸醬麵的獨有色彩。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麵條粗實,醬汁粘稠,加上豇豆肉末臊子的分量,拌好的面夾起來感覺很實在。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被臊子醬料滋潤後地圓滾滾手工粗麵,我想,應該會滿足很多人吃雜醬麵的心裡標準。一口包進嘴裡,肉末混合著脆豇豆黏在麵條上,偶爾入嘴的幾顆花生,更是為麵條增加了獨有的香味。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就連我,一個完全對肉末提不起興趣的人,到最後還是把面吃完了。看來所有的偏好,在美食麵前都很可能沒什麼定力。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行走吃貨屆多年,事兒妹還傳授給我一個鑑別炸醬麵是否合格的標準:吃完炸醬麵後,看碗裡的情況。

如果碗底還剩很多油,那就是師傅沒掌握好調料的油分。

如果碗底醬料還剩很多,那就是師傅調的醬料與面沒有完美融合,或者拌麵手藝不行。

如下圖,事兒妹的拌麵技能還是不到家啊~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如果碗裡有的只是在碗麵的一層醬料,好,那恭喜你吃到合格的炸醬麵了。專心只做素椒炸醬麵的左撇子私房面,做出了合格的炸醬麵。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來店食客的默契標配

4

小滋味品大生活,說的就是泡菜。作為地道的炸醬麵館,這裡的泡菜自然也不會遜色,口感脆生,開胃提神,隱隱的藤椒味道更是讓人記憶深刻。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除了素椒炸醬麵和泡菜外,還有必要提到店內3元一大碗青菜,分量多得讓一逛菜市場必斤斤計較的成都孃孃都大喊太多了。

來到這裡吃麵的常客,有一個默契的標配:一碗雜醬麵+一份青菜+一碗麵湯+一份泡菜。

無論是作為工作簡餐,還是網紅打卡,或是家常生活,一家店能讓客人自動形成標配菜單,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成功的事情。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狂氣標籤”下的溫情生活

5

貼語強硬,掩不住店內的溫情畫面。小小的店裡,老闆負責煮麵,老闆娘負責調料放紹子,整個過程重複枯燥,卻有條不紊。

夫妻二人一起努力的把一家店經營的有聲有色,這種小日子應該尤為幸福吧。

成都這家麵店,老闆說話一句比一句兇,不會拌麵不要來!

8元的1兩面下肚,餓意不僅全無,還覺得有些撐,是時候來個總結了!

你好,我是成都吃喝玩樂團。

幫成都人解決哪兒好吃、哪兒好耍的世界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