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為什麼叫新疆呢?

晚間欣文

新疆及其周邊地區在中國古代被統稱為西域,那時候的西域更是遼闊無邊,為了管理這麼大的疆域,在西漢時期,就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府(經過多方學者專家多年考古發現證實,當時的西域都護府所在地就是現在新疆的輪胎縣),來管轄整個西域的軍政事物 ,而到了唐代,由於西域面積太廣,就設立了兩個都護府來管轄,天山以北的地方設立了北庭都護府(當時所在地就在現在新疆的吉木薩爾),天山以南的地方設立了安西都護府(當時的所在地就是現在新疆的庫車)。


而新疆這一名稱的出現,是在清朝時期,新疆這一詞有好幾層意思,當時乾隆皇帝將最後由自己所確立的清政府統治的地區稱為新疆,雍正皇帝時,貴州東南部新闢疆土亦稱新疆,當時西域新疆和雲南、四川、貴州等地新納入清王朝統治之下的地域,統稱“新疆六廳”。《清史稿》載:“十二年,哈元生進新闢苗疆圖志,以尹繼善督雲、貴,而復有黔苗之變。初,苗疆闢地二三千里,幾當貴州全省之半,增營設汛,凡腹內郡縣防兵大半移戍新疆。”對於清朝來講,新疆這詞有新的疆土之意,多年以後,清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以後,又將以前古代稱西域的天山南北統稱為新疆,新疆這詞又有了故土新歸之意。

在近代新疆這一詞又有了另一種理解,說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一個疆字很形象的概括了新疆的地貌特徵,所以新疆這個地名詞一直沿用至今!



縱橫伊犁

清代的“新疆”一詞並不是專屬於中國西北部的新疆省自治區。

“新疆”是一個動態的歷史概念,是相對於舊疆而言的新增區域。例如,雍正時期,清朝在西南苗疆地區進行改土歸流,原本為土司所有的化外之地就此被納入版圖,其在黔東南所設置的八寨廳、丹江廳、古州廳、清江廳、都江廳和臺拱廳,被官方正式稱作“新疆六廳”。

事實上,由於清朝中期以前在不斷地拓展版圖,以至於各地都出現“新疆”(還有臺灣的案例,康熙二十三年後仍在一段時間內被清朝官員稱為新疆)。為了區分這些不同的新疆,清朝特意在這個詞語前冠以具體的地理方位。還是以黔東南的苗疆之地為例,清朝稱其為“黔省新疆”。乾隆九年(1744),貴州總督張廣泗奏稱:“黔省新疆之古州、上江、下江、朗洞、清江、臺拱、丹江等鎮……。”現在再來說一下西北的“新疆”。準噶爾汗國統治之下的疆域,天山以北厄魯特蒙古人生活的Dzungaria最初被稱作“準疆”,天山以南迴子生活的Kashgaria被清朝稱為“回疆”。值得注意的是,哈密、巴里坤、吐魯番等地被稱為“我朝舊疆”,這是由於哈密、吐魯番的領主早已歸附清朝,所以被算作“舊疆”。

準疆等詞語後來消失了,清朝使用“西域新疆”這個概念。例如,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這段記載:

近年來,平定準噶爾及回部,拓地二萬餘里,實為振古未有之豐功。前命廷臣纂修《西域圖志》……惟《一統志》尚未議及增修。請飭儒臣,查照體例,將西域新疆,敬謹增入……我皇上戡定西域,收準夷之疆索,輯回部之版章

以上材料很明白地指出:西域的範圍=準部➕回部。“西域新疆”才是清中期正式的地理術語。

至於光緒年間新疆建省,取新疆之名寓意“故土新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HuiNanHistory

其實去過新疆的人也是有鄙視鏈的,

比如去過伊犁的“看不起”只去過吐魯番的,因為你根本沒看到新疆的綠色,

去過阿勒泰的“看不起”只去過伊犁的,因為你根本無法想象喀納斯和禾木的美,

去過南疆的“看不起”去過北疆的,因為你只是看了風景而沒有感受過新疆的人文,

自駕的“看不起”報團的,因為你們錯過了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

最後,有新疆朋友的“看不起”所有的,

因為有了那個新疆朋友,他能帶你在沙漠裡開越野車,也能去大草原騎馬,既能去南疆的巴扎找好吃的,也能在都市裡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喝茶喧慌。

你願意待10天他就能每天給你不重樣,

你願意待20天他就能讓你愛上新疆,

你願意待30天他就能讓你走遍新疆。

新疆沒什麼好的,

只是比你夢裡的地方更美一點。

(*別忘了點擊右上角關注神父*)


神父馬丁

新疆的地貌特徵就是三山夾兩盆,三山是阿勒泰山,天山,崑崙山,這三條山脈橫跨新疆,將新疆分為了南北疆,南北疆的兩個盆地主要是準葛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這就是新疆的地理地貌,也就是疆這個字的由來,正是三山夾兩盆的象形化表達,新中國建立後,西域這片疆域也改名新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