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30岁时,娶17岁少女为妻,为何最后娇妻却出家做了尼姑?

biubiuBO

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明确尼姑与皈依两个概念,有法名不代表出家做了尼姑或和尚。真正的出家人是要彻底离开家,尼姑是要到庙宇削发修行的。皈依佛门并不一定要出家,只是对佛教的信仰。皈依后以居士的身份参与佛教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只是修行的地点不同而已。

孙立人30岁时娶的17岁少女是张晶英。张晶英是孙立人的第二任妻子,此外还有第一任妻子龚夕涛,是媒妁之言,和徐志摩原配妻子张幼仪一样,因没有感情基础,在孙立人老家侍候老人。第三任妻子是张晶英牵的线,叫张梅英。她和张晶英关系很好,是好姐妹。由于张晶英没有生育,张梅英生的四个子女也喊张晶英为母亲,相处融洽。


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是抗日名将,有“丛林之狐”之称。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不仅是典型的高富帅,还集才华于一身。他与张晶英在一场舞会上认识,两人感情甚好,是真心相爱。虽然双方父母反对,但后来还是冲破各种阻挠,义无反顾结了婚。婚后并无感情纠葛,只是张晶英因不能有子女对孙立人有份歉疚,最终她尽所能弥补了这份遗憾。

张晶英的出家与一场疾病有关。有一年,张晶英不知怎么了,口歪眼斜,想尽各种办法怎么也治不好。后来采纳信佛母亲的建议,喝观音水,念咒语,观想曾经梦见过的观音菩萨,没想到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万事皆有缘。在张晶英信佛前,曾梦见过观音菩萨,在梦中她向观音菩萨为母亲求福,观音菩萨给了她净水,说要到哪里拜佛。梦醒了,她没在意,后来得了病才想起这件事。去拜佛还愿时寺里人对她说,她是与佛有缘之人,是必须要结缘的。

在家等最后日子到来的时候,母亲接连三天做了个同样的梦:一个老婆婆告诉她“到某地方见一个嘴歪眼斜的瘸子”,母亲半信半疑去了,没想到还真碰到了这样一个人。那个人告诉母亲,你怎么才来?你屋里人得的病普通人是治不好的。后来母亲按照他教的方法,没想到一个月后父亲就没事了。

后来父亲就皈依了佛门,修建了庙宇,离开原来的家在寺庙里吃斋念佛,普渡众生,成了真正的出家人。

张晶英因一场疾病与佛结缘。但她并没有出家,在了却自己为孙立人留后的心愿后,她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佛教事业。她皈了依,有了法名清扬,但只是一名居士。平常和常人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有佛教活动时才参与。

由于她对佛教活动的热心参与,真正深入了解佛门真相的人并不多,所以有人就以为她是出家当了尼姑,这只是一种以讹传讹的流言罢了。


聚散皆是缘,万法唯心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随心,随缘,随性,善恶一念间,谣言止于智者,人生修行路上,且行且珍惜。



有书共读

孙立人,(1900~1990)字抚民,号仲能。安徽省舒城县三河人。早年毕业与清华大学,后进入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是中华民国国民党杰出的将领,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抗战期间孙立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被称为“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誉。


骁勇善战的孙立人一生中有过多段恋情,正儿八经的就娶了三个老婆。题主问的就是孙立人的第二个老婆张晶英,当时与孙立人结婚时年仅十七岁。

第一任妻子,龚夕涛。是在孙立人读清华大学的时候,由父母包办安排与龚夕涛结婚的。当时孙立人觉得妻子龚夕涛,未受过新式教育,两个人性格总是合不来,没有共同语言。这场婚姻对于孙立人来说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质性的结果。后来孙立人赴美留学,回国后又投身军旅,一直漂泊不定,与妻子龚夕涛更是聚少离多。



后来孙立人到南京任军职期间,在一次社交舞会上,认识了汇文女子中学的学生张晶英,俩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当时双方父母是极力反对,据说当时湖南妹子张晶英还跟父母大吵了一架,并鼓舞孙立人坚持立场。

不久龚夕涛听说此事后,如五雷轰顶,哭成了泪人。待心情平静后,找到孙立人并对他说“我既然嫁给你,就是孙家的人,我一定要从一而终,绝不离异,你若嫌弃我,你可以再娶,我愿在家侍奉你的父母。”

孙立人觉得自己对不住妻子,感到无地自容。离开龚夕涛回到了南京。在1930年张晶英中学毕业后,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孙立人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与张晶英结婚。据说他俩结婚后,被抛弃的龚夕涛一直生活在乡下,代夫侍亲守业。

张晶英从此成了孙立人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孙立人一生的挚爱。那么他们俩由相识到相爱,到结婚走到一起。这么幸福的一对为什么后来张晶英会选择皈依佛门呢?

据说主要原因就是张晶英不能生育,和孙立人生活多年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张晶英感到做为女人没有做母亲的权利,有愧与丈夫孙立人,张晶英曾经劝过孙立人再去娶一位夫人。好给孙家延续香火。当时孙立人执意不娶,后来这事也就过去了。

直到1950年,孙立人在台湾期间,张晶英为他物色了一个家庭护士,一个叫张梅英的台湾高雄乡下姑娘,带到孙府做仆人。经过张晶英的撮合,张梅英嫁给了孙立人。后来为孙立人生下二子二女,至此孙立人晚年得子,也算过上了儿女绕膝的快乐生活。



张晶英见自己的心愿也达到了,便因此远离尘嚣,皈依佛门。法名“清扬女居士”。曾任贵州督匀慈幼院院长,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毕生投入佛教事业,对护法不遗余力,最后得以善终。


任驰赢天下

孙立人是民国著名的学霸,不仅顺利地考取了清华大学,还远跨重洋考取了美国的军事名校,在当时考取美国军事名校的难度可要比黄埔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要难得多,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所以孙立人学霸的称号无愧于人。

孙立人后来进入了宋子文的私军税警部队,才华这才得到了施展,税警部队因为强大的战力,被蒋介石从宋子文的部下抢夺而来,孙立人也因此换了一个老板,但他却并没有因此黯淡下去,他仿佛一颗钻石一般不怕战争的磨练,孙立人最终在缅甸战场上绽放出了自己强盛的光芒,成为了令日本人惊惧的抗日名将。

孙立人的妻子从未出家做过尼姑,这里面的事情颇为复杂,所以大家听我慢慢讲来。

孙立人被父母强迫所娶的妻子

虽然孙立人的感情令人眼花缭乱,但他却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在父母的强迫下娶了一个他不喜欢的女人,在他看来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他感觉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不应该受父母的指控,所以他将妻子冷落在了老家,孤身一人在外拼搏了起来。

民国是一个思想激烈喷涌的年代,很多接受过先进文化洗礼的年轻人心里都会非常排斥媒妁之言,不仅仅是孙立人一人对自己的原配妻子避而不见,就连鲁迅、郭沫若还有其他众多的先进青年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因为父母的原因不得不接下亲事,最后他们都会重新寻找自己理想中的意中人,在当时,这是一种常态。

孙立人遇到了自己的真爱

孙立人后来碰到了他的真爱,这个时候的他才真正的感受到真正的爱情,他和他的女朋友陷入了甜蜜的爱情中无法自拔,这个女朋友的名字叫做张晶英,他们之间的感情进入了白热化,他们想彻底地融合在一起,他们想结婚,但是在与双方父母沟通的时候,都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张晶英的父母亲也是豪富人家,在他们看来,自己好生好养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一个已经有了妻子的人呢?而孙立人的父母非常的喜欢原来的儿媳妇,在孙立人不在家的日子里,原配妻子一直细无巨细地照顾着他们老伴两人,所以他们同样没有同意孙立人的想法。

二人经历了艰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但是年轻人的身上有着无限的热血,他们冲破了双方父母的牢笼,最终走到了一起,孙立人想和原配妻子离婚,但原配妻子没有同意,她说,她既已嫁入了孙家,就应当做孙家鬼,即便孙立人不爱她,她也不会同意离婚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就默默地替孙立人照顾着他的父母亲,坚守了自己的忠贞。


张晶英一直以来的困扰以及她为了孙立人所做出的割舍

孙立人和张晶英的感情非常好,但却有一个问题困扰住了张晶英,让她时时感到自责,那就是在他们二人结婚后多年,张晶英一直都没有给孙家增添一个儿孙,那毕竟是一个传宗接代大过于天的年代,即便孙立人什么都不说,但是张晶英仍然感到了非常的难受。

她一直不停地在孙立人的身边想为孙立人重新张罗一个妻子,但是孙立人对于她的爱是坚贞不渝的,在他的眼里只要二人能走在一起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对妻子的好意一直没有接受。

张晶英为孙立人传宗接代的一手策划最后告终失败

在蒋介石战败来到台湾后,孙立人夫妇也跟随而来,在开始的时候,孙立人还没有受到蒋介石的幽禁,他还是军中地位极高的大人物,这个时候张晶英帮孙立人从军中的女兵中张罗了一个女子做他的秘书。

在妻子的会意之下二人过上了花前月下的生活,女兵并不知道这件事其实是孙立人的妻子一手操控的,所以在时间长久之下,她感到了内心道德的谴责,所以一度想自杀了结生命,但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这才不了了之,之后女兵又被蒋介石以特殊的罪名抓捕入狱,所以这段感情才彻底的告终。

张晶英所有的努力得出了结果,孙立人终于有了后

在看到自己的努力竹篮打水一场空之后,张晶英又继续地为孙立人操持了起来,她这次为孙立人找到了一个台湾当地的乡下女子,在她的撮合下,这名女子和孙立人结了婚,她们之间也成为了好姐妹。

孙立人这个时候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子女,而第三任妻子同样对张晶英非常尊敬,她还要求自己的儿女们直接管张晶英叫妈,以圆张晶英的母亲梦。

在用尽一生努力操持的事情得到结果之后,张晶英这才彻底地放下了心,当心里的石头放下之后,她开始全心地投入了佛门事业中,成为了一位在家居士,修行了起来,平常生活与正常人无异,但一直致力于推广佛教文化,只因流言纷杂,这才出现了人们所说的出家之事。

所以说这就是事实的真相,孙立人的妻子从来没有出过家,出家的含义是指到寺庙中削发修行,孙立人的妻子这种行为实际上还算不得真正的加入佛教中,她还是一个平常身,自然就当不得尼姑二字了,面对流言我们应该止步于此,不随人云亦云。


孤客生

张立人娶的这位17岁的娇妻,就是湖南女生张晶英。那个时候张立人已经是有妇之夫,他跟妻子龚夕涛常年分居,这也导致了正值壮年的张立人情感上的空虚。张晶英是是汇文女中的校花,十七岁的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性格开朗活泼,喜欢爬山、骑马、游泳、打球、唱歌等等,跟家里那位不解风情的妻子相比,更年轻活力的张晶英很快就俘获了张立人的心……

张立人当时跟家里摊牌,希望跟妻子离婚再迎娶张晶英,不料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在爱情神圣的标榜下,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最终决定不顾任何人的反对下结婚了。

抗日战争时期,张晶英一次外出后突然嘴歪眼斜,起初众人都以为是小病,吃点药就行,结果中西医都看过,也吃过各种药,甚至连偏方都试过,如用黄鳝血摸嘴边等等,但都没有效果。

这对爱美的女人来说,不亚于要了她半条命,时刻饱受折磨,最后连家都不愿出一步,张晶英的母亲知道此事后,马上请人为张晶英做了一场法事,喝了一碗“观音水”结果第二天,这病就好了。

如此坚持了三天,三杯“神水”喝完,张晶英的病居然不治而愈,她由此体会到了“佛法之不可思议”。自此以后,她日益亲近佛法,信心也日益加深,有时夫妻相处,她也会常劝丈夫信佛,孙立人只好笑语道:“我不信任何宗教,我只信良心,我绝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但张晶英内心还是对佛学无比向往,也因为自身无法生育,在张立人去世后她就皈依佛门了。


众孕社群聊历史

首先说明一下,孙立人将军的妻子张晶英女士,又被称为清扬居士,虽然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但并未出家。她不遗余力地护持佛法。办流通处,开书局,协助影印大藏经,捐房产用于弘法,等等善行,成为在家居士的典范,赢得了佛教界的尊敬。


她自己介绍,皈依佛门是由于一次意外中风,半边嘴歪了。中西医都没办法,偏方也没改善,痛苦地想自杀,后经信佛的母亲虔诵大悲咒,并教她喝下大悲水,病痛奇迹般地痊愈。从而对佛法生起信心,在栖霞山皈依。后又在重庆皈依太虚大师。一生护持弘扬佛法,为佛教做出很大贡献。一九九二年在佛光山僧众的佛号声中舍报往生。


宋建华8026

孙立人,抗日名将,是国民党中少有的高学历将领,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她的妻子张晶英女士也不一般,晚年皈依佛门,毕生投入佛教事业。

张晶英的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然而张晶英从小就读于教会学校,对于各种宗教并没有深刻的信仰。在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时,张晶英经同学介绍,认识了在南京担任党校新军和宪警干部训练的孙立人将军,两人于1930年10月17日完婚,张晶英比孙立人小13岁。

张晶英开始钻研学佛的原因挺有传奇色彩,1934年张晶英随丈夫孙立人迁居江西南昌。一天夜里张晶英梦到了手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站立空中,她情不自禁地跪下祈祷为母亲求寿。菩萨消失出现一位老妪,递给她一杯水,喝下后感到沁凉无比,老妪告诉她:“求寿并不难,你宿世有佛缘,但为鸿福所迷,越早修行越好。”从此张晶英和母亲一起钻研学佛。

之后张晶英突然中风,半边嘴脸歪了,看遍名医也不能治好。张晶英母亲知道后立马赶来,吩咐佣人洗刷锅子,吃斋一天。母亲在案前供水,焚香祝祷,诵念二十一遍大悲咒后,教张晶英跪着将水喝下,并观想她曾梦过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恭敬地喝下大悲咒水,几个小时过后,情况已显好转,三天后,群医束手无策的不名疾病,竟不可思议地痊愈了。病愈后,观世音菩萨陪伴母亲到南海普陀山朝圣,并在手臂上燃三炷香供佛,以感念菩萨的慈悲救度。

1950年张晶英因为自己一直没能生育,因此主动让孙立人纳家庭护士张美英为妻。1990年孙立人去世后,张晶英皈依佛门,远离世垢。


当狗容易做人难

孙立人是抗日战争时期名将,其成长经历可以用“剽悍”来形容,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资格,直入普渡大学三年级加修土木工程学,1925年取得学士学位,后弃笔从戎考入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还曾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担任主力后卫,并夺得了远东运动会的冠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立人随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在两次入缅作战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赢得了“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后随国民党败退台湾,晚年颇为坎坷。

孙立人将军一生共有三段婚姻,原配夫人龚夕涛,出身名门望族,孙立人在外求学,龚夕涛在家侍候老人,尽到了妻子的责任,但是由于长期分离,后来孙立人邂逅了张晶英,并产生了感情,并与1930年和张晶英在上海结婚。

1934年张晶英因为一梦,忽然顿悟,开始研习佛法,她在《我为什么信佛》一文中详细的描写了自己为什么皈依佛门,因为一次被“邪风”吹了,导致嘴角歪斜,遍访名医却不得医治,万念俱灰,于是皈依佛门。还有种说法是因为她自己不能生育的原因。


一点点历史

孙立人在现代标准看来,绝对的“高富帅”。身高1米87;出身官宦世家,绝对有钱;颜值那是相当高!本来靠脸吃饭就行,可是,孙立人偏偏要拼才华!

孙立人14岁就考入清华学校,在近千人的考试中,名列榜首。1921年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担任主力后卫,在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击败日本队、菲律宾,获得中国第一个国际赛篮球冠军。后来,公费留学美国,先学土木工程,后在美国维吉尼亚军校学习军事指挥。

孙立人回国以后,就投笔从戎。1937年,孙立人率领税警总团参加淞沪会战,阻击敌人两个星期。此战中,孙立人被日军火炮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

1942年8月,孙立人的新38师和新22师进驻印度兰姆珈训练基地,开始装备美械和接受美式训练。1943年10月,孙立人指挥新38师进攻胡康河谷。1944年,3月9日,击溃日本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


1944年,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蒋介石任命孙立人当了“五大主力军之首”的“新一军”军长。后面就该内战了,就不说了。

孙立人有三位夫人:龚夕涛,张晶英,张梅英。这三位,只有张晶英信佛教,但是,也只是在家做居士,不算严格意义的“出家做尼姑”。

孙立人和元配夫人龚夕涛的婚姻属于包办婚姻。两人没有共同语言,再加上孙立人外出求学,所以,更是聚少离多。

张晶英是在就读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时,认识孙立人的,两人一见倾心。1930年,三十岁的孙立人和18岁的张晶英在上海宣布结婚。而龚夕涛对于此事心理肯定委屈,但是,她依然替孙立人为其父母。龚夕涛的宽宏大度,更赢得孙立人的敬佩和尊重。

张梅英和孙立人结婚,是张晶英安排的。张晶英自己没有生育,为了让孙立人有后,所以,给孙立人介绍了家庭护士张梅英。张梅英为孙立人生育二子二女,孙将军也算是老来得子。

回归正题,孙立人的第二位夫人张晶英在家做居士,法名清扬女居士。这个居士指的是在家信道的人。居士并不是出家做尼姑。

张晶英信佛教,我觉得最主要原因是她母亲信教。我也看了很多张晶英遇到的跟佛教有关的事。这些故事很传奇,很神话,超越了科学。佛教道教一类的,都是劝人向善。我们也不能用科学眼光点评张晶英女士的故事。总之,劝人向善都是值得鼓励的。

信则有不信则无吧。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孙立人人称“东方隆美尔”、“丛林之狐”。他是中国远征军的著名指挥官。在缅甸,他和他的军队打了无数胜仗,曾一次歼敌3万3千人,是中国军一级歼敌最多的抗日名将。


这样一位有着辉煌军事成就的人,感情生活却是坎坷不平。孙立人经历过三次婚姻。第一位妻子龚夕涛,是一名大家闺秀,两人因父母之命结婚。婚后生活孙立人对她感情淡薄。龚夕涛却深爱丈夫,孙立人再婚后,龚夕涛一直在家照顾父母,代孙立人尽孝。后来的孙立人也颇为后悔无情对待她。孙立人到台湾后龚夕涛就留在大陆。

第二任妻子张晶英是孙立人在舞会上一见钟情。张晶英是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校花,原本她母亲想把她嫁给国民党重臣熊式辉,两人冲破家庭反对结婚时年仅17岁。由于张晶英无生育,就做主为孙立人娶了他的护士,就是第三任妻子张梅英。这个妻子非常贤惠,孙立人有四个子女,都是张梅英所生。而第二位妻子张晶英,一次生病嘴歪眼斜,怎么都不能治愈。后请人作法,服用了作法的“观音水”,疾病赫然而愈。从此张晶英深信佛法,后来就出家修行。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常任理事。



国民党军队中,孙立人这样的优秀将领屈指可数。他学历是国民党第一,清华普渡双名校,又在美国佛吉利亚军校学习军事,战功都是一流,军事素质练兵之精国民党无人能及。连抗战负伤都是无人可比,曾有一次被日军轰炸负伤全身13处,三天三夜未能苏醒。却因非蒋介石嫡系,一再受到排挤。到了台湾,鸟尽弓藏,更因“孙立人事件”被软禁33年,直到2014年才得平冤昭雪,两年后即去世。功劳本领之大,所蒙冤屈之深,诚可叹也。蒋介石之毒辣,可见一斑。


沧海历史春秋

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汉族人,1900年生于安徽省庐江县,1990年逝于台湾。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著名的抗日将领。

众所周知,蒋介石最重用的人,需符合两个条件,即出身黄埔系,是浙江人。孙立人既非黄埔军校出身,也不是浙江人,却能够率领大军驰骋于抗日战场,并屡获战功,最终晋升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凭借的就是他的军事才华和赫赫战功。

孙立人在国民将领中学历属于最高的那一批人,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美国留学后,决定投笔从戎,考入具有南方西点之称的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仁安羌之战后,孙立人率领部队多次取得战功,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第一次入缅作战的远征军失败后,孙立人率部退入印度休整。1943年第二次缅甸作战开始,孙立人率部攻克多地,被任命为新一军军长的孙立人先后歼灭日军3万余人。是抗战时军级单位将领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孙立人擅长机械化作战,他也被称为“东方隆美尔”和“丛林之狐”。

1955年,退守台湾的蒋介石认定孙立人叛变,随即将他软禁,史称“孙立人事件”。直到1988年方才释放。

孙立人的婚姻生活跟鲁迅很相似。孙立人的原配龚夕涛也是被父母包办婚姻,思想进步的孙立人,拒绝承认包办婚姻,不愿意与龚夕涛生活在一起。但思想传统忠贞的龚夕涛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始终未能与孙立人共同生活,但他始终以孙家媳妇儿自居,并照顾孙立人父母,直至养老送终。

后来,孙立人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夫人张晶英。孙立人与张晶结婚后,感情很好,但由于张晶英始终未能生育。在台湾后,张晶英又主动为孙立人纳妾。所纳的妾室就是张梅英,而是孙立人的四个子女,都是张梅英所生。

题主所说的17岁少女指的就是张晶英。而张晶英最终也并未剃度出家做了尼姑,而是在家做居士,虽然崇信佛教,但并未成为出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