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六国中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

壹号码头

毫无争议,显然是楚国。

六国中,灭亡齐国最简单,当时五国尽灭,齐国又从田单复国之后就奉行偏安路线,专一与秦国亲善,不与五国往来,秦军攻过来之后几乎毫无抵抗就投降了。

其次容易的是韩国,它也是六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秦王政十七年,韩国在秦国的逼迫下献出南阳郡,次年内史腾灭韩,可以说波澜不惊。

再次是魏国和燕国。魏国的难度主要在大梁城,正面硬攻几乎不可能攻下,但领兵的大将王贲却另辟蹊径,选择引鸿沟水灌大梁,这一计策最终成功了,秦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魏国。燕国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其实是荆轲刺秦王,战事本身反而不值一提,不过后来燕王喜逃到了天寒地冻的辽东,又苟延残喘了几年才灭亡。

倒数第二难灭的就是赵国了。这是秦国六七十年来最强大的对手,阏与、长平、邯郸等许多重大战役都有过交手,即使到了灭亡边缘,仍然有李牧这样的一流名将在,还几次击败秦军。秦国没有选择正面硬攻赵国,而是先通过反间计除去李牧,趁赵军出现混乱才开始灭赵,得以灭亡赵国。不过赵国的公子嘉还是得以逃到代地,自立为代王,和燕国一样苟延残喘了几年。

最难灭的就是楚国了。秦国灭楚经历了几个阶段。秦王政二十一年,王贲对楚国发起了第一次攻势,连下十城,这应该是为正式灭楚的预热。但由于轻视楚国的实力,秦王没有听从王翦六十万灭楚的主张,而是采纳了李信主张,只以二十万兵力灭楚,结果被楚将项燕打得大败而归,连续三个日夜退败,阵亡七名都尉,这意味着秦军很可能损失了七万上下的兵力,算是多年罕见的败仗了。直到这时,秦王政才痛定思痛,力邀已经告老还乡的王翦出山,并委以举国兵力,这才得以灭楚。即便如此,楚人的抵抗意志也是最强烈的,十几年后的秦二世时期,秦朝正是亡于项羽刘邦陈胜这些楚人之手。


张不叁读秦史

秦灭六国,最难打的是赵国。

战国四大名将确切的说是战国晚期四大名将,其中秦国有白起、王翦,赵国有廉颇、李牧,秦赵各占两位,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是战国后期的主角。除此之外还有挫败燕国的庞暖、乐乘。楚国的项燕都是楚国被灭时忽然跳出来,而在楚国最后三十年之间实在没什么名将。

秦国灭六国的战争不能只从秦始皇看起,而是从秦昭襄王开始就已有趋势。若非赵国与秦国打起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消耗了秦国许多力量,延缓秦国一统六国的时间,怕是秦统一的时间会更早。

许多回答都提到最难打的楚国,很早就因为被白起攻破郢都,丢失了荆北、南阳等地区,自此一蹶不振,被迫派人质到秦国,处于联盟状态。恰恰是那时秦国与赵国全面战争,给予了楚国恢复的时间。相对而言,赵国即便有长平战败,仍旧能够死守住国都邯郸,以此反败为胜,就凭这一点也强于楚国。

赵国在长平之战以后国力衰,北方燕国频频趁虚而入进攻赵国,秦国也不并停歇的蚕食三晋,而赵国处于四战之地当中,仍旧能够在李牧、庞暖的指挥下北破燕国,西败秦国,李牧更是曾大败十万秦军,前后支撑了三十年才被秦国所灭。

赵国是六国之中战斗力接近秦国的国家,自从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赵国开始组建骑兵作战。那时的骑兵仍旧不能代替步卒作为主攻,但是骑兵的机动性能够保证侦查力和奔袭能力,在战争中能占有更强主动性,这也是为何赵国能在长平之战起跟秦国相持三十年的原因。

相对而言,楚国因为变革不行,权力不集中于君王,以致时时陷入内斗。自楚考烈王、春申君、李园、楚哀王以来都是一场场内斗搏杀。这时期楚国的事迹都非常小,似乎在国际上没什么大动作。赵国的中央集权虽不如秦国,却高于楚国,尽管君臣常常发生矛盾,却没有臣子强于君主的情况,都是大臣被逼出走或被杀为结局。

最后项燕之所以能反胜李信一战,主要还是因为秦始皇对楚国的轻视。其次是因为李信在进攻入楚国腹地时,后方发生叛乱,据推测秦国的昌平君原是楚公子,被派往郢陈安抚统治,却没想到昌平君发动叛乱,对李信造成威胁,以为秦军败退。按《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说法,项燕还立昌平君为楚王,足见两人合作夹击李信的可能性极大,并非楚国具有独立反败秦军的强悍实力。

秦长安君成蟜也曾奉命进攻赵国,成蟜却降赵,导致秦军又一次攻失败。如果项燕败李信也能算作楚国难打的理由,那么成蟜何尝不算?

在战国的最后,六国中就剩楚国还最有势力,主要还是因为战略局势中楚国不是秦国最主要敌人,而三晋被迫与秦国交锋,衰弱的最快,其中的赵国颇为硬气,不像魏国、韩国那样率先服软。


苏沉船

秦国的统一战争中,最难打的是楚国。不要看楚国是一个变法不深彻的国家,也不要看楚国在战国中后期总被秦国胖揍,但是在灭国之前,楚国还是奋力一击,给秦军以沉重打击。

秦国灭六国的战争,韩国是最容易的,内史腾率五万老军在韩国都城下一喊“降或战”,韩国立马开城投降了。其次是就是齐国最容易,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军攻入齐国国都临淄城,民莫敢格者,纷纷望风而降。再其次就是燕国,一战而逃,再战而亡。然后就是魏国了,王贲与魏国打了几仗,最后用黄河之水淹大梁城,魏国投降了。然后就是赵国了,赵国是军事强国,兵精将良,但是赵国庙堂无能,最终良将死而兵心散,赵国亡。

因此秦国的统一战争中,最难打的国家是楚国!楚国地大民多,且有名将项燕坐镇,在亡国之际,暴发了广泛的爱国主义热情,楚国是真真被秦国消灭的,他们没有投降。李信年少轻狂,轻言率二十万虎狼之师可以平定楚国,结果被项燕诱敌深入,中伏而败退,此役秦军伤亡七校之兵,约合十余万的伤亡。

之后嬴政启用名将王翦,起秦国顷国之兵六十万伐楚,而楚国以项燕为将,亦起六十万之众与秦军相抗。王翦发挥秦国国力雄厚的优势,与项燕相持三年不战,把楚国由肥拖瘦。楚国朝堂受不了大军于野不战,全国民众饥不食腹,于是促项燕与秦军决战。

最终楚军出现破绽,王翦暴击楚军,击杀项燕,灭亡楚国。


大秦铁鹰剑士

最难打的应该是楚国了,因为战国末年,天下大事,“非秦即楚”,楚国风土人情在当时的影响也很深。楚国立国八百年,拥有山河五千里,要灭掉楚国,绝非旦夕。

(秦孝公影视剧照)


但是六国积攒下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秦国要对付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单凭秦始皇嬴政一人也是影响不了大局的,这就要从秦孝公开始说了。秦孝公重用商鞅,改革变法,一改秦国积攒数年的颓废局势。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由公称王的人,他重用张仪,合纵连横,遵行商君之法,使秦国迅速发展。

(左为秦孝公,右为商鞅影视剧照)

虽然中间有个秦武王举鼎而亡,但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相反,秦武王死后,魏冉拥立外甥秦昭襄王继位,加上昭襄王本人很有先祖遗风,秦国迅速崛起。昭襄王在位56年,秦国几乎立于不败之地。昭襄王去世后,虽然继位的两个王功绩不多,但时间不长,再后来就是秦始皇嬴政。

(秦昭襄王影视剧照)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嬴氏家族六代人一起为秦国东出一统天下而努力,所以成功不是偶然的。相反,六国虽不乏有识之士,但国君能力不行,很多都是有心为国,无力回天。至于楚国,从楚怀王贪恋秦国的诱惑开始,再到他客死秦国,楚国接二连三失去土地,败势已定。继位的楚顷襄王难以挽回颓势,就算他可以,秦国也不会等他。

(秦惠文王影视剧照)

而当时能与秦国相争的,还有赵、齐两国,不过齐国是被连横所攻而一蹶不振,几乎无招架之力。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加上他突然退位,国政混乱,儿孙夺权,也是日益颓废,难成气候。燕国黄金台虽然对天下士子开放,但从苏秦死后,便难以强大。

(张仪影视剧照)

六国灭亡,是自己不能顺应时势,秦国一统六国,也不是朝夕所成。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最后再说一个楚国难灭的理由,是因为楚人信巫,信神,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便有不思进取的嫌疑,这是基于骨子里的思想,难以一次性拔出。而后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其实都是楚人,但他们都是怀着国仇家恨,怀着灭掉暴秦的决心,而不再是安于现状。


(楚怀王影视剧照)


历史小小丫

秦灭六国的大背景是: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唯独秦国越战越强。


秦灭六国的顺序:从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先后按顺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自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那么在秦朝灭六国中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


秦朝灭六国,打得最辛苦的,当属于灭赵和灭楚这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堪称硬骨头,都是一位叫王翦的老将啃下来的。在战国后期,能和秦国展开大战的也就是赵国了。


在秦赵大战过程中,虽然秦国略占上风。但是,赵国也并不是一味地被动挨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赵奢、廉颇等战将,也并不逊于秦国。而这一切到长平之战,才彻底终结。长平之战,打了好几年。秦国几乎是倾国而出。最终,秦国也是惨胜。长平之战后,赵国彻底失去了和秦国相抗衡的能力。


秦王政给予关东六国最后一击的时候,东方六国其实都已经是在苟延残喘了。秦王政的军队,几乎是摧枯拉朽地消灭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楚国成为秦国付出代价最大的国家。 就整个战国时期来说,楚国地域广阔,物阜民丰。其基础是非常之好的。

但是,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图强的过程中。楚国始终没有什么起色。秦灭六国之中,何以是楚国成为最困难的国家呢?这是因为,首先,楚国是当时东方各国之中疆域最大的国家。几乎囊括了整个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当时的东方各国之中,韩国仅相当于一个郡的疆域。魏国也只是河南省的中东部区域。齐国占据山东大部分地区。赵国在河北的中部山西北部。燕国在河北北部和辽宁大部。仅就楚国的疆域来说,秦国要把它啃下来就没那么容易。其次,就文化上来说,和秦人文化差异最大的就是楚国。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国家没有了实力,民间依然会保持很强的反抗情绪。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楚国被灭之后,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反抗势力。当时流行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始皇也感受到楚人的反抗,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要到东南去巡视,武力示威。而最终消灭秦朝的,主力也就是楚人。无论是陈胜的张楚,还是项羽的西楚霸王。就连刘邦也是楚人。

再次,此前楚国没有成为秦国打击的主要对象。韩赵魏等国,始终是秦人打击的首要目标。当秦王政开始他的攻击的时候,韩赵魏等国已经奄奄一息,而楚国还保留有一定的实力。 因而,我们假如就看秦王政发动进攻的十年来说,最困难的是楚国。而从整个战国时期来看,至少是从战国中后期来看,赵国就成了最大的障碍。


鄢城秀才

第二位应该是韩国。秦国灭韩时,韩国已经奄奄一息,只派了一个内史腾,领兵十万一下子就给灭掉了。根本没有受到什么阻力,相对齐国来讲毕竟见了真章,所以排第二。

第三位应该是魏国,因为魏国虽说抵抗严重,但是三个月后水淹大梁,魏王假投降。因此战僵持日久,故排名第三。

第四位应该是燕国,燕国地广人稀,擅长于游击作战,秦王灭燕总计出兵三次才彻底剿灭燕国。故排名第四。


第五位应该是赵国,秦在灭赵的过程中,因为此时李牧还在,所以吃了不少亏,甚至出现了被李牧歼灭的情况,王剪后来几次出兵才灭掉赵国。故排名第五。

第六位应该是楚国,也就是我们说的最难打的国家。楚国虽然当时被秦削弱,但是还是创造了打败秦军20万的记录。借着即使王剪出马也要六十万大军 长期僵持才能胜利,故排名第六。

综上所述,秦国灭六国时最难打的是楚国。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出你心目中的排名。

2018我们共同进步!


人龙天言

难打,一是指战争烈度(激烈程度),二是持续时间和规模。按烈度评判,赵国第一;按规模,楚国第一。



从秦的主观角度,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将强大的齐国视为强劲对手,“远交近攻”策略的逻辑基点和客观事实,正是因为强齐的存在有力地牵制了赵和楚!给了秦国腾挪、转换的时间与战略空间。因此,在无绝对把握时,秦国宁可与齐“相王”、也不与齐撕破脸,且灭国的时机与顺序是李斯与秦始皇早就定下的“通天大计”,将齐放在最后足见慎重程度。只可惜,不思进取的齐国短短几年便衰败到不战而降的窘境。



从激烈、惨烈以及秦国重视程度,赵国最难打!战国后期,战争规模越打越大,将战力最强的赵军主力、在秦国力昌盛时率先解决,此举不仅能震摄六国、降低日后统一难度,更能加速统一历程,这也正是昭襄王与白起君臣早就达成的共识。因此,当赵武灵王分别于19年、24年两次深化胡服骑射时,秦国君臣便敏锐感觉到赵之危胁,早在攻取野王数年前便开始了未雨绸缪,估计白起很可能那时就已构想好将长平做为预设战场。



后来的长平之战充分验证了彼此的实力与决心,只是一举坑杀45万的结局,怕是当初双方谁也没有料到的惨烈和悲壮! 很多人认为楚国曾在抗击时打败了20万秦军、最后以60万之众抗衡而认为楚最难打,孰不知,这正好反映出秦国高层对楚国的重视程度、与长平时对赵的重视形成鲜明反差!后来王翦索要60万才出征,并非楚军强大到非此不行,而是楚国巨大的国土面积和防御纵深非60万不能占领! 在各国的挣扎和反抗中,只有赵在邯郸之战中迫使秦将郑安平及手下2万秦军集体投降!唯一不同的是,楚是在亡国前、赵是在长平前后,但,都是在统一历程中!


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大相无形

秦灭六国中,遭遇抵抗最大,难度最大的应该是楚国了。

战国七雄中,山东六国,三晋和燕的实力并不算很强。韩国实力一直不强,魏国曾经很厉害,但处四战之地,实力也逐渐不济,而赵国长平之战被坑杀四十万赵军,国力已大幅衰退。燕国地处北地,实力不算很强,与齐国多有战争。齐国离秦国远,一直是秦国远交近攻战略下统战对象。齐国也是最后一个被秦国所灭。齐国因为有三晋作为屏障,直面虎狼之秦的时间较短。作为最后一个被灭的诸侯国,抵抗不算强烈。

而楚国是与秦国接壤,且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的诸侯国,在楚怀王以前,秦楚战争,秦国并不见得处于上风。楚怀王利令智昏,最终客死秦国,楚国国力也大为衰退。虽然楚国曾被秦国大败,被迫迁过都。但楚国人的志气,楚国的韧劲始终没被打垮。

秦始皇灭楚国,经过换帅,最后由王翦统帅大军,打败项燕,灭亡了楚国。

然而楚国人的抵抗力量并没有随着楚国的灭亡而销声匿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六国贵族纷纷复国,而共推义帝,号为楚怀王。可见楚国亡国之惨烈,复国号召力之强大。


生说

其实最难得是赵国,硬抗秦国多年。


诺53632213

战国前期,秦国面对的最强大的国家当属魏国,一度被魏国打的丢掉函谷关以及河西等地,差点灭国!中期就是赵国,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变法之后,赵国一度非常强大,而且赵国和秦国一样,全民皆兵,名将良材数不胜数!后期是楚国,楚国地处岭南,面积广袤,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都是七国第一,是以秦灭楚需举国六十万另有名将王翦帅领才能一举灭国!其他国家都有强大时期,不过对大秦威胁最大的当属这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