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鲜哪家强?

张小龙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北京不算是个沿海城市,自古也没有吃海鲜的传统,所以每逢被问到“北京哪里有好吃的海鲜”时,我总是不免在心里翻个白眼儿,心说有病吧你,来北京吃什么海鲜。

但不成想,打脸的日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匆匆到来。

我竟然在老北京的一条小胡同儿里,吃到了一顿不输海滨城市的海鲜。

于是我叫上了我最能吃的朋友。

在一个“不知道醒来会是什么季节”的早上,穿着春天的衣服,顶着深秋的寒风和细雨,顽强地在胡同里寻觅。所幸店也不算难找,拐了两个弯儿,我们就找到了这家海鲜餐厅,馥泰阁。

名字和店面都十分雅致,比起海鲜餐厅,更像是一家茶楼。

整家店是一栋小阁楼,上下两层,一楼是招待散客的,有七八张桌子,二楼则是两个包间,一大一小,风格古朴雅致。

冬阴功丨烤丨鲈鱼

作为店里的第一拨客人,我们受到了老板的热情招待。

“界细我们的新菜啊,里们藏藏看!”

老板每说一句话,我总有一种穿越到香港电影里和曾志伟对话的既视感,对此,我的朋友给老板想了个雅号,号曰“北京曾志伟”。

玩笑玩笑,老板其实姓谭,谭老板。

这是一道谭老板的自创菜,是不是乍一听,这菜名里的两个名词一个动词,谁都不挨着谁?

烤鱼倒是常见,但是烤鲈鱼?还是冬阴功口味的?

emmmmmm

这其实是当天的最后一道菜,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吃了两锅。

于是我们看了看面前的一片狼藉,估摸了一下胃的容量,都心照不宣的觉得,这道菜,意思意思就好了。

但是就如同文章开篇那样,打脸时刻来的是如此之快。

我们按照谭老板的建议,舀了一勺冬阴功的汤汁,淋在还冒着热气的白米饭上。

谭老板的冬阴功汤并不是很酸很辣的那种,似乎是为了更贴近国人的味觉而做了些改良,酸辣的味道恰到好处,拌着米饭吃既开胃又下饭。

鱼肉自然是主角,鲈鱼本身的肉质就以鲜嫩著称,只是输在个头小,价格高,所以一般的烤鱼很少会有鲈鱼。

这肉质,用吹弹可破来形容也不为过了。

锅里的一些小配菜也能看出谭老板对“吃”是十分上心,除了一些常见的海鲜做配菜以外,老实讲经历过之前的预热,这些对我来说已经不意外了。

但是我的打脸人设一定不能崩,最后还是被惊艳了一小下。

放在锅底作为垫菜的主要是莴笋和藕尖,藕尖的含水量极高,口感松碎,在锅里浸泡许久后吸满了酸辣的汤汁以及鲈鱼的鲜美。

于是我俩就着藕尖、莴笋、鱼肉和冬阴功汤,在已经吃了两锅并自认为“已经吃饱了再也吃不下”的情况下。又下了一碗米饭。

至此,谭老板的创新彻底征服了我。

馥泰阁的菜量和其名字以及装潢风格的雅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菜量大的仿佛农家乐,每道菜端上来的时候你可能都会怀疑一下自己是否能吃完。

但是别担心,你一定会吃完的,因为舍不得剩下。

“北京曾志伟”的家乡味道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的站在镜子前。

这是谭老板端上桌的第一道菜,蟹肉煲。

螃蟹、大虾、青口贝、鲍鱼,汇集在一锅里,乍一看很气派的样子,锅里的食材都裹着一层金灿灿的黄,是由蟹黄和蟹油熬制出来的汤汁。

“你们在市场看的那些贝,又干净又漂亮,洗的时候肯定加东西了!”

谭老板现在虽然是老板了,但初来北京时,也是从厨师、打工的开始做起。海鲜食材的选取、处理、加工,谭老板了如指掌,他说一般的贝类在清洗时几乎不可能把沙粒清干净。

但他又不愿意用化学剂来清洗。这些年来,谭老板自己开的店坚持用清水处理,甚至连盐都不愿意放,因为那样会影响海鲜的味道和口感。

谭老板是地道的广东渔家人,打小儿吃的是渔家菜,他说这样的海鲜煲,其实是过去打渔的人家把卖剩的海鲜敛吧敛吧,烹制成一锅菜,虽然食材不甚精致,但味道同样鲜美,这是谭老板研制新菜的灵感。

“凉瓜细降火的嘛!”

看着捞出一块苦瓜,迟迟不肯下嘴的我,谭老板解释到,这也是他家乡的一种传统做法。

谭老板口中的渔家菜我是没吃过的,但是这道蟹肉煲,何尝不是谭老板将家乡的口味带到北京,再延续下去的一种方式呢?

“那怎么不想家的嘛,我们一年才回去一两次。”

虽然这本来是件很伤感的事,但是...对不起...配上老板酷似曾志伟的沙哑声线,极具特色的港式普通话,微胖的体型,一样的发型...

老板你不要再演了!你其实根本就是曾志伟本人吧!(摔!

凤凰投胎

前些时候猪肚鸡在北京火了一阵子,连某连锁火锅都跟风出了猪肚鸡火锅,所以既然老板是广东人,招牌上会有猪肚鸡我并不意外。

等锅端上来的时候,旁边的一篮子配菜倒是比猪肚鸡更让人觉得好奇。

这个乍一看以为是啤酒的货,里面装的竟然是猪肚鸡汤。

猪肚鸡一定是要先喝汤的,等锅里的浓汤沸腾起来时,慢慢飘出的香气已经逐渐让食客的味蕾迫不及待了,简直没有什么比外头寒风肆虐,在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更幸福的事了。

更何况这个汤是真的鲜,感谢我们的中文里还有“鲜”这个字,不然我可能真的描绘不出这个味道了。

“我界个鸡啊,细走地鸡。”谭老板得意地向我们介绍,还教了我们两个北方人一个粤语词汇,“鸡亨”(gai hang)专指没产过蛋的小母鸡,肉嫩,味鲜。

馥泰阁的猪肚鸡,用的就是这种没产过蛋的走地鸡,从广东空运过来,鸡身上的肉不多,但是肉质鲜嫩,猪肚也炖煮的软烂。

喝完汤后,就可以将配菜和面条下锅了,涮烫过后,面条和蔬菜吸取了鸡汤的味道,又可以自成一道菜了。

连吃带喝的茶饮

其实本次探店呢,还有一道贯穿始终的饮品。

水果茶。堪称整套餐食的点睛之笔。

红色的果茶要冰镇着喝,由山楂、红枣、枸杞等十余种食材加药材,泡出来的红色饮品,味道酸甜可口,冰凉解腻。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来上一杯了。

不仅如此,在我们喝光酸甜的果汁后,老板表示用来泡制的食材也是可以吃的,到底是广东人,会吃会吃。

这一趟胡同海鲜体验,最终以我扶着墙走出告终。

并且不得不承认,爱吃会吃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口舌之快。

在北京,也是能有好吃的海鲜的。不仅好吃,和老板的相处也十分有趣。

谭老板的一口港普和嗓音都特色十足,我甚至一度怀疑老板是不是给曾志伟配过音。

说了这么多,你们真的不好奇老板姓嘛?叫嘛?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家里几口人...咳,不,我不是变态,我只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