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升職攻略,如何成為職場最受歡迎的創意達人?

上班族升職攻略,如何成為職場最受歡迎的創意達人?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一說起2016年的電影《瘋狂動物城》,想必很多朋友都會嘖嘖讚歎,確實,這部電影不僅立意深刻,引人深思,而且還能夠讓一家老小開懷大笑,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談到這個,就必然有朋友感嘆為什麼我們寫不出這樣的好劇本,拍不出這樣的好電影呢?

總是抄襲來,抄襲去的,全是一些舊梗,老包袱。

這一篇文章,並不是和大家探討國產電影這個稍顯沉重的話題。而是由此引出了一個現象:

大多數的人對於創意,創新是有誤解的。他們要麼認為創意,創新那是聰明人才能夠有的,要麼認為創意,創新是完全新想的,新發現的,就好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

就拿剛才提到的《瘋狂動物城》來說,雖然這部電影叫好又叫座,但是細細品味後還是可以發現,這部電影的劇情設定依舊是老套路,一個弱小的小兔子一心追求自己的警察夢,有一個一開始互看不順眼,但最後成為歡喜冤家的好隊友,最後在共同的努力下一路打怪升級,走向人生巔峰,皆大歡喜的故事。

我相信,這樣的故事,絕對不能說是新故事。要知道,這類劇情設定的電影有太多了,比如電影《終極細胞戰》。

但即便劇情是老套路,但依舊能讓人們眼前一亮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創意並不是人們突發奇想,完全新的東西。

在我看來,創意只是果實,它的根依舊是過去的事物。說白了,創意只是對過去信息新加工,新解讀而已。

正如蘋果教父喬布斯說過的一句話:“所謂創意其實只不過是在串聯事物,當你問那些有創意的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都會感到些許罪惡感,因為他們並沒有憑空創作出什麼,只不過是發現了它們而已。”

很多經典的藝術作品,都是對原有小說的改編或是致敬,可這依然不妨礙它們成為經典。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搞清楚創意的真正含義呢?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不是隻有聰明人才能夠有創意,做創新,即使你是一個各方面都很普通的人,你也依舊可以成為一個充滿創意的人。

要知道,如今公司越來越重視有創意能力的人才,成為一個有創新能力的人可以讓你成為職場上的黑馬,得到上司的青睞,從而升職加薪,獲得更好的事業發展。

其次,創意的產生並不是單純靈感迸發,它是有生產條件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要想產生創意的想法,就要從源頭入手,學會收集和整理素材,學會從原有的素材中孵化出新的,有價值的想法。

講到這裡,我們的思路就很清晰了,無非就是兩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如何收集整理素材( 輸入)

如何孵化新的,有價值的想法 (輸出)

日本暢銷書作家奧野宣之是日本有名的“筆記本作家”,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他所著的書籍《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在日本引發了強烈反響,這本書恰好解決了上述問題。

上班族升職攻略,如何成為職場最受歡迎的創意達人?

奧野宣之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其實並不難,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先收集——再閱讀——思考的過程:即先按照時間順序將信息存儲在本子上,然後進行閱讀,將筆記本記錄的內容進行思考,使用。

這本223頁的書籍更像是一本行動指南,主要講解了三部分內容;

收集整理素材的規則

如何收集素材

如何利用原有素材產生創意的想法

一,收集整理素材的規則

上班族升職攻略,如何成為職場最受歡迎的創意達人?

Photo by Headway on Unsplash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書中提出了一觀點,那就是一元化筆記法,即準備一本筆記本,將想要記錄的一切都納入其中。

說實話,一開始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我覺得,收集信息的話,是需要分類的,而不是將筆記本當成大雜燴,什麼種類的信息都往裡面扔。

我習慣準備多個本子來進行記錄。實踐了一段時間後放棄了,原因在於我這種做法看似將信息分類,很高效,實則很難堅持,不僅花費的時間長,而且很多信息的邊界是模糊的,這樣更為加大了整理難度。

奧野宣之提出的一元化筆記法則優點多多。

首先,整理需要花費的時間很短,這樣,隨意的記錄方法就更容易堅持,要知道,堅持不下來是導致大多數人失敗的主要原因。

其次,當你把各種信息都放到筆記本當中時,雖然看似雜亂,但卻並不會丟失信息。這就好像是我們的臥室,媽媽經常會嘮叨我們的東西亂放,但我們需要什麼時總會直接找到,無序的擺放只是表面現象而已。

當然,肯定有小夥伴兒會擔心,一元化筆記法的記錄方式過於雜亂,日後不好閱讀和索引。

奧野宣之還另外分享了兩條一元化筆記的規則。

一個是時序化。

在記錄內容的時候要添加日期,分隔使用。時間記錄的格式為年份後兩位加上月份兩位加上日期兩位,合計為六位數字。

比如,2018年3月30日就記錄作為一個180330。

在記錄的時候通過時間順序進行排序,不僅一目瞭然,而且我們可以在日後閱讀的時候弄清楚資料之間的關係。

本子用完後,可以在本子封面顯眼的位置表明序號和使用該筆記本的時間段。

比如,這個本子是我用的第二個,在2017年6月1日到2018年3月1日期間使用。

那麼,我就在這個本子的封面註明:[2]170601-180301

這樣,日後想要閱讀某個時間段的筆記時,直接看封面就可以查找。

一個是索引化。

我們利用軟件可以實現對信息的快速檢索。其實,紙質筆記也可以。

比如,我們可以在筆記本的封面,第一頁設置目錄,將重要的信息提煉,概括出來,後面註明頁碼或是日期。

當然,我們也可以效仿上學時做筆記的方式,在重點內容的頁面處貼上標籤,在標籤紙上寫上關鍵詞。這樣,檢索就很方便了。

二,如何收集素材

上班族升職攻略,如何成為職場最受歡迎的創意達人?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

我們平時應該如何高效的記錄素材呢?

奧野宣之在書中介紹了很多方法,在這裡,我說兩個。

我們可以將常用詞符號化,用符號表示,這樣可以省去不少時間。

電影,簡記為M。

計劃,簡記為P。

會議,簡記為會。

素材,簡記為素。

奧野宣之還分享了一個“蔥鮪火鍋式”筆記技巧。

對這些信息產生的感想,自己想說的話,則用“⭐”來標記,然後記錄。

這樣,我們既能將好的素材記錄下來,又能勤于思考,將自己的想法整理出來。

三,如何利用原有的素材輸出能力,產生創意

上班族升職攻略,如何成為職場最受歡迎的創意達人?

Photo by Helloquence on Unsplash

將信息記錄整理出來,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的目標是將信息有效的輸出為能力,成為一個思路靈活,創意豐富的人。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所著的《創意的生成》一書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就如,鉛筆和橡皮既能夠獨立存在,也能夠兩者結合,將橡皮粘在鉛筆的末端。

又如,電話和相機既能夠獨立存在,也能夠兩者結合,成為新的拍照手機。

奧野宣之還將《創意的生成》一書中提到的獲取創意的過程整合成以下5個步驟:

步驟一:收集,積累常識於作為研究課題的知識

步驟二:咀嚼閱讀,回想,深入思考積累的信息

步驟三:發酵,脫離課題,在潛意識層面思考

步驟四:頓悟,創意的誕生,突然之間驚呼明白了,找到了

步驟五:具體化將創意化為成果。

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很多小夥伴都會遇到很想要寫東西,腦子卻一片空白的時候。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儲備不足,導致輸出困難。但並不是說,你閱讀了很多東西,收集了很多素材後,你就會下筆如有神了。

收集的素材如果不經過思考,消化,沒有和原有的知識經驗碰撞,則依舊不是你的。

你只不過是將其從別處搬運到自己的筆記本當中,通讀了一遍,卻沒有真正的消化。

如何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呢?

方法就是去寫。你不可能單純的寫作,而是一邊思考,一邊寫作。這種強迫式的寫作,可以讓你迫使自己思考。也就是為寫而思。

當然,這種寫作並不要求你格式完整,可以隨意一點,比如,你看到了一篇好的內容,然後打開手機,用自己的話將其複述出來,寫寫自己對此的感悟,聯想一下過去的經歷等等。

這種漫無目的的寫作方式,可以加深你對素材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礎上,才可能有新的思考。

也就是說,新舊知識必須要碰撞,對接,才能夠新的果實。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哪部分的素材對我們有用。既然這樣,我們可以每天拿出一小段時間,就當是休息,拿出之前積累的筆記進行重讀。往往就有新的收穫。

將收集的素材進行消化後,就到了最後一步,產生創意的時候了。

奧野宣之分享了三個小技巧,分別為:

卡片重組信息法。

重組法。

複印件拼貼法。

我很喜歡卡片重組信息法。自從學會後也一直在用,覺得效果很好,很像是紙牌遊戲版本的思維風暴。

在重讀筆記的時候,可以將覺得有用的信息整理出來,一張卡片對應著一條信息。背面留出空白。

然後將卡片一張張鋪開,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梳理了重點內容,還能夠發現不同信息彼此的聯繫,來場跨界組合,獲得新的視角。

有人經常會問,大學生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呢?

我的回答通常是利用上學的機會,好好鍛鍊自己的軟實力,其中之一就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要學習高效閱讀,整理信息,消化信息的方法,這樣才能夠讓我們成為信息的主人,既不讓自己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摸不著頭腦,也能加快自我提升的速度,不被社會淘汰。

況且,記錄生活本身也是一種美,閒暇之時回顧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想想當時的所思所感,收穫的不僅僅只是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