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農報記者回訪宕昌哈達鋪

改革开放40年:农报记者回访宕昌哈达铺

改革开放40年:农报记者回访宕昌哈达铺

宕昌縣哈達鋪鎮以革命聖地而聞名。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二、三方面軍在這裡制定了揮師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戰略決策,為中國革命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殊不知,這裡也開創了我省農村責任田的先河。1980年1月22日,本報曾以《試行責任田增產又增收》為題,對宕昌縣哈達鋪公社試行責任田增產增收的典型經驗進行了報道。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一次把鏡頭聚焦到哈達鋪。

20世紀70年代末,由於“十年動亂”導致的混亂局面,我國農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1978年,哈達鋪人民公社80%以上的農村人口都生活在溫飽線以下,生活極其困難。窮則思變,群眾要求改變這種貧窮落後面貌的願望非常迫切。

1978年11月底,34歲的王建庭被宕昌縣委任命為哈達鋪人民公社黨委書記。就職後,他深入10個大隊52個生產隊調研,瞭解到有不少群眾出外討飯,有的人家窮得連穿的衣服都沒有。他怎麼也想不通,哈達鋪是有名的“藥材之鄉”,土地也比較肥沃,為什麼群眾生活如此困難?正當他思考如何改變窮困潦倒的現狀時,哈達鋪公社下羅大隊三隊當年春天將集體生產的田地,按勞力劃分到戶。秋後,糧食每畝產量從上年的139斤提高到373斤,總產比上年的9300多斤提升了32700多斤,家家戶戶有了餘糧。

下羅三隊這一創新之舉,使王建庭頓時眼前一亮,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農民脫困的好辦法。但如何把這一做法在全公社推廣,他面臨著巨大的壓力。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增強了他包產到戶實行生產責任制的信心。王建庭召開公社黨委會議,認真學習傳達三中全會精神,結合哈達鋪的實際,大膽起草了《哈達鋪公社關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八條規定》,並於1979年1月3日以黨委“一號文件”印發,推行下羅三隊的做法,實行“包產到戶”。

1979年2月下旬,哈達鋪公社52個生產隊將當歸、洋芋等秋田作物全部按勞力分到戶,取得了多年以來罕見的大豐收,在大災之年實現了“四增一減”:一是集體收入增加。1979年,全公社總收入達90.55萬元,比上年增加28.25萬元,增長45.3%。;集體生產糧食162萬公斤,比上年增長39.8%。二是集體積累增加。全公社提留生產費用近5萬元,比上年增長60%。三是社員分配收入增加。全公社人均分配50.4元,比上年增加24.4元,增長80%。人均分配現金27.1元,比上年增加18.3元。四是社員家庭副業收入增加。全公社社員自留地生產糧加當歸獎售糧共25.6萬公斤,增長66%;公自留地、飼料地當歸收入44萬元,增長57%。一減是回銷糧減少。1979年度全社吃回銷糧38萬公斤,1980年度只要20萬公斤,減少18萬公斤,下降47.3%。群眾的生活發生了大變化。很多社員買了手錶、縫紉機、自行車等“三大件”,一些多年娶不上媳婦的大齡青年,都準備著辦喜事。

今年68歲的下羅村村民楊尕兒曾擔任下羅村大隊文書,回想起四十年變遷,他激動地說:“‘包產到戶’前家裡窮的連穿的褲子都沒有,吃了上頓愁下頓,住的土坯房,點的煤油燈,走的泥土路。‘包產到戶’後,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現在我家裡各種家用電器應有盡有,住上了磚瓦房,買了小轎車,看上了網絡電視,現在的生活簡直像天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哈達鋪鎮積極探索深化農村改革的新路徑,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農村“三變”改革又走在了全縣的前列。

正在草莓採摘園裡忙活的村民張趙平接上話茬說:“我在採摘園裡務工,每月工資3000元,再加上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的分紅,年收入達4萬元。”

目前,哈達鋪鎮已經完成土地確權5569戶,面積49611.99畝。全鎮29個行政村都成立了由支部控股的合作社。

改革开放40年:农报记者回访宕昌哈达铺

監製:劉 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