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初中生,孩子累身,妈妈累心,无奈又如何?

用户67572469

我说说我自己吧,满眼都是泪啊,我是一位50多岁的妈妈,40多岁生的二胎儿子。儿子现在才上初一,才上了半年初一,儿子近视眼,戴上眼镜了,我也心力交瘁,简直快撑不住了。

儿子上小学时,跟我在同一个乡村中小学上学。小学与家一墙之隔。儿子上下学自己步行,中午回家吃饭,晚上回家作业,一般九点就做完作业了。每天晚上,我还能再教儿子篇新概念英语。去年儿子上五年级,班里有同学说,要去城里读初中。快小学毕业时,教体局发给每个小学生一张招生简章,意思是划片招生,上城里读书,必须要么有学区户口,要么有学区房产证。正好我两者都有。儿子心也跟着活了,想去城里上初中。我也寻思,城里教育资源好,教师水平较均衡。全家一商量,决定了,儿子初一上城里上学。

去年下半年,儿子如愿上了城里中学。儿子学习本来就挺好的,加上上了新学校,处处新鲜好奇,同学也不摸底细,处处争强好胜,成绩在年级前三。可是,儿子渐渐吃不消了。原因是作业太多,每晚四五科作业。回家就做。完成一科,我检查一科,检查出的错题,马上要他改正,我再签字。然后再写另一科,有抄的有默改的,还有网上口语等等……还有背的科目,我还没提问。看看十点半了,还有字帖没描,手抄报没办,总不能再熬下去吧,怎么办?和他爸私下一商量,决定我办手抄报,他爸描字帖。紧赶慢赶,两个大人齐动手,11点多总算完成了。孩子这时把其他科基本上背得背完,写得写完。

天天几乎如此,儿子变得很暴躁,有时催做作业急了,还发脾气。当然他不贪玩,就是有时错题多了,改错费时间。看着儿子打着呵欠的小脸,视力下降,配上了眼镜,我心里阵阵发酸。我还要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开近一个小时的车,从乡下赶回城里的家,赶紧给儿子做晚饭。晚上睡得晚,早上又要起早做饭,匆匆吃几口饭,儿子上学,我再开车上班。日复一日,疲惫不堪。我快崩溃了。这几时是个头?还有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我担心我能陪着熬下来吗?欢迎大家交流,支招,评论,切蹉!


长河星辰

累是肯定的,不仅仅只有初中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会感觉到很累。每个阶段的累是不一样的,小学操心孩子的学习习惯,中学操心孩子的基础,高中操心孩子的学习扎实程度,以及青春期问题,而且对于大部分的家长而言,当孩子进入初中,整个家庭都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高负荷状态。

身边很多的朋友,在孩子进入初中阶段时,自己的父母今天也开始陆续出各种问题,再加上要想孩子整个学习状态更理想,家长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让家长减少在工作上所投入的时间,各种问题纠缠在一起,矛盾而复杂,但转念一想,这不就是人生的某一种状态吗?

习惯了就好,对每个初中高中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最艰难最灰暗的一段日子。学习的压力成长的烦恼,交织在一起,每个孩子都不容易。如果家长不能够做到孩子灵魂的伙伴,前行的导师,那么孩子这一路走来真的会更累。

所以累和不累都是一种心态,只要家长身体健康,孩子身心健康,累只不过是某种状态而已,家长所苦恼而纠结的任何问题,只要投入时间,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调整好心态,积极的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可怕的突发状况。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家长只有做到积极乐观,我们的孩子才能像我们一样,不胆怯,不懦弱,不退缩,勇敢的前行。

所有的父母都很累,当我们在抱怨自己很累时,看看周边的人,其实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大家的压力都很大。深呼吸,想办法解决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九斗学生心理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孩子这么大压力,就我看来,压力来自三个方面:

一、比高考录取率还低的中考录取率。不到50%的普高录取率,谁敢不拼?如果考不上普高就意味着无法进入大学,无法进入大学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可以选择的工作就意味着生存容易出现问题。别跟我说什么可以上职业学校,现在有多少校风良好,真正能学到技能的职业学校?16岁年龄,难不成让孩子流落社会?这才是真正来自社会和体制的压力,所以初中老师拼,家长拼,孩子更得拼,因为无其他路可走。

二,学校排名压力。每年各大学校都会有中考排名,这个排名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家长津津乐道的不也是这个吗?学校给老师压力,老师给孩子压力,孩子还是一个字“拼”,老师也很无奈。

三,孩子之间的压力。月考,半期考,期末考,每天小测,班排名,段排名,公布示众,谁丢得起那个脸面?你报辅导班,我也得报,因为学校老师讲得太快,无法消化,只能求助于培训机构,现在学校学习为辅,培训班学习成了主。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我了解的周围孩子,保守估计98%的中学生周末都周旋于各大培训机构之间。

看着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天还没大亮就急急忙忙出门,天色大黑才归来,书包拉得孩子不得不弯着腰行走,很是心酸。就这样,初一题目的难度让我们这些也曾经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父母要思量很久,还不一定正确,我们无助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

一声叹息,担心现在只还是初一阶段,到了初中的重中之重的初二初三会什么样子?担心正在成长关键期的身体是否能承受这样强度的学习量,担心各种排名孩子是否心理上足够强大,,如何选择?没有选择只能适应,只能期盼着高中是否能并入义务教育,让我们的孩子能多睡一会儿,在他们心理身体相对成熟了,能自主为自己前途负责的时候,再去努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许这只是一个奢望。

当“青春期”遇到我们的“中年危机”,也请家长多一些同理和理解,孩子努力却没有取得好成绩时,不要指责,请陪他找找原因;当他疲惫,想偷懒的时候,多些宽容,多些信任,让他自己选择休息时间,没有好的学习状态再多要求都是白用功。


住在你心里的老师1

家中有初中生,孩子累,家长累,老师累。

距离中考还有不到一百天的时间,现在不拼什么时候拼?即使不是初三的学生,那么初一初二的学生,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也是很累的。每天从早课到晚课,一直在学习。真的是每天的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他们这样拼死拼活的奋斗,目的就是为了考上一个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之后就会考上很好的大学,这样就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了以后不吃苦,现在只能短暂的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累说明孩子也是懂事的,最起码比不学的要强!

孩子每天都很缺觉,缺觉,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很累,当然家长也不松心。其实现在孩子的辛苦也是为家里省钱,要知道中考的时候差一分就是差10万,甚至更多…

现在老师累,家长累,孩子累是暂时的。我想说的是,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到最佳的学习效率。上课一定要认真听,把老师讲的全都挺会,理解透彻,不然课下还要请教老师,也是浪费精力。

第二,遵循记忆规律安排学习。要及时复习,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当然也要分散学习,所有的知识点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于一些难点,重点,要分散学习,考试的时候才能有高分。

第三,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各科学习方法。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矢地学好各门功课。对于一些学生会出现偏科的现象,这个时候就要有倾斜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重点学习下自己的薄弱的科目。不要给拉分。理科类数、理、物、化学习重抽象思维,要多做题,熟能生巧;文科类语、史等重知识积累,要学会有效的记忆。

这是我的见解,大家有不同的想法,欢迎给提出来。




衡水资深教师宝妈

我们家也有一个刚进入初中的孩子,其实小学阶段不能真的减负到一点作业不做啊,那样到了初中7门课,作业会多到孩子崩溃,即使每个老师只布置几个题目,也要做很久啊,数学题不可能不用思考就能做出来吧,语文作文总得写个千八百字吧,这都需要时间啊,小学一直在放养,突然每天作业做不完,孩子肯定适应不了,中考录取率只有47%,初中再不抓紧点就只能去职业学院了,不是说学技术不好,可是中国的职高是什么个情况大家都知道啊,我正好住在某省城职高城,周围有十来所职高,明知情况有多糟糕还能忍心孩子去读吗?

这是我孩子的生物作业,不但要知道结果还要写解题思路,孩子确实很辛苦!每天6点起床,晚上6点半左右到家,心疼归心疼,但我自己小时候比这还起得早呢,5点就要起床,因为去学校要走几里路呢,还要自己做早饭吃,现在她总比我小时候好啊,等她的下一代就会比她更好了,一代比一代强,这才好啊!

世上哪有不吃苦就能成功的,吃苦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一定要吃苦,以后她成功了会感谢现在吃的苦的,先苦后甜才能更珍惜甜蜜生活!


lan30387681

非常的感同身受,因为此时此刻我也正在经历!

我家孩子初三,明年中考,非常的辛苦但是成绩不理想!

所有的科目都在补习,孩子每天放学以后还要上补习班,回到家都晚上10:00多了,还有学校的作业,凌晨1点睡觉都是常有的事儿,可就这么努力成绩依旧属于中游,由此可见,如果不努力早都被甩到九霄云外了!

我所在的城市中考竞争特别大,只有46%的升学率,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拼尽全力,一点都不敢放松,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甚至金钱投入的太多太多!

上一届家长告诉我,初三这一年就准备7.8万块钱给孩子补课,因为这个钱迟早都得花,现在花了还能考个好学校,现在不花回头明年考不上高中,求爷爷告奶奶找关系,比这个还贵!

所以作为家长辛苦就这一年,好好的陪伴孩子,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时时给他加油鼓励,不要给他施加压力,也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只和他自己比,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都值得表扬!

要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长,老师都陪着他一起努力,顺利地渡过这个特殊时期,明年考一所好的高中,皆大欢喜!


醉酒的狐狸3

看到这个问题,我笑了,做为一名高中且孩子是高三的家长,我想说,初中四年,照比高中三年,那个累与苦真不是个事!

当你在抱怨初中累身又累心时, 当你孩子上了高中,你回头来看,就会感觉初中就是天堂啊!

要想让孩子上初中不累,就要让孩子上小学起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这个好习惯一旦建立,到了初中,家长就会省心很多。

有很多家长反映累,就是因为孩子做作业需要家长督促,需要家长陪同,再加上应试教育,各个学校的作业也多,有些学校要求严格,一般会要求作业完成会家长检查家长签字。这些因素会让家长发出感叹,这是孩子学习还是父母学习。

但没办法,在中国,要让孩子将来有个好前途,做父母的这点付出是有必要!

我的一位朋友 ,孩子初四,所在的学校年级排名前20。这位妈妈做到什么程度,提前把初中孩子要上的课程预习,以便给孩子以辅导。她其实就是个电大生,学历也不高,初中的知识早忘记了,但为了孩子,她又拾起了书本,所以,有了母亲的付出,孩子才发展的很优秀。

当下的中国教育,我们无力改变,所以只能改变自己心平气和地接受。生活,哪一个容易,所以为了孩子,再心力憔悴也要坚持 。你说对吧!


花落无言之花开无语

看见标题感同身受,真是一部血泪史。孩子马上中考 还有90天解放 初中三年对于妈妈来说 那就是人间地狱 这样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刚刚初一时候孩子非常不适应初中节奏 老师讲得快 每天起的早 每天放的晚 在学校时间差不多12小时 回来吃好晚饭 继续做作业 孩子经常遇到消化不了的问题 磕磕绊绊中走到初二 每天都是新课程 无论你听懂与否 老师照样向前走 多了一门物理 无奈之下补课吧 于是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补课之路 到了初三就不用说那个紧张程度 上半年基本所有学科都讲完 下学期全部复习 孩子每天11点睡觉是家常便饭 早上5点30起床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睡眠严重不足 这种心酸只有体会过的才知道 养孩子不易 当妈更不易


白雪999999

家有初三学生,小学成绩数一数二,小升初考进名校,就没有按学区去地段学校。然后悲剧开始,小学一直排在前几名,进入这类学校,全部是尖子生,排名马上下来了,基本只能中游,甚至中下游,身心疲惫。早上6点15起床,6.45出门,中午不回家,食堂吃饭就去教室做作业,老师还要讲题。5.30放学,有时还要拖堂。初三以后课业更紧张,为了能上重点高中,一周一次全科考试,全年级排名,作业每天10点多,洗澡睡觉11点多,还要天天跑步,针对中考体育,我看她真的太惨了,所以考的不好也不忍心责备她。


傻狗可乐

孩子上初一,每天5:30自己起床,不要我喊,6:20出门,下午5点到家,晚上9:30睡觉。虽然成绩起起伏伏,但是她很乐观开朗。作为家长,照顾好她的起居,关心她的心理生理变化。读书不吃苦,难道要后半辈子吃苦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