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积分落户降低限制门槛 取消学历要求

青岛积分落户降低限制门槛 取消学历要求

■背景

3年4889人积分落户成功

据悉,青岛市积分落户政策自2015年开始实施,上一轮政策已于2017年底到期。3年间共有4889人取得落户资格,带动1万多人落户青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今年3月份,《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青政发〔2018〕13号)发布,新户籍制度在大幅放宽人才落户准入门槛的同时,继续保留积分落户政策。

为做好新户籍制度积分落户办法实施,市人社局会同市发改委、公安局等六部门联合制定《〈青岛市积分落户办法〉实施细则》,采取量化标准、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在青岛市稳定居住、稳定就业但学历、技能水平较低的外来人员提供落户渠道,是满足人才落户多元化需求的人才政策,也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落户难的民生政策,以鼓励各类人才来青就业创业。

■变化

基本条件由5项调整为4项

据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积分落户政策的调整吸纳了上轮政策实施经验,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优化指标体系,提高积分指标的操作性、可控性和准确性。具体变化体现在3个方面:

①降低限制门槛。申请人申请积分落户的基本条件由5项调整为4项,取消了学历要求,居住证和社保年限由3年减为1年,进一步降低积分落户门槛,扩大覆盖人群。

②优化指标体系。积分落户指标由11项调整为9项,取消紧缺工种、投资纳税、违法失信等3项指标,增加居住情况指标项,并提高参保情况分值,优先解决稳定居住、稳定就业人员落户。

③简化流程时限。随着积分指标项目精简,国税、地税、文明办和人民银行青岛支行不再参与审核,审核部门由9家调减为5家。拟落户人员名单公示期由10个工作日调整为5个。

■内容

累计达到100分的方可申报

《细则》对新户籍制度《青岛市积分落户办法》进行具体细化,详细明确了积分落户指标体系和申报办理流程。

①申请条件。申请人申请积分落户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在本市市区内本人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持本市有效的《山东省居住证》满1年;在本市就业或创业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无犯罪记录。

②指标体系。积分落户指标体系分为基本分、导向分和附加分3类9个项目。其中基本分包括年龄情况、文化程度、技术技能、居住情况、参保情况、住房情况等6项,导向分有落户地区1项,附加分包括表彰奖励、社会服务2项。总积分为各项指标累计得分,累计达100分可申请积分落户。

③办理流程。积分落户办理流程包括:个人网上申报、各区窗口受理、业务部门复审、排名公示、拟落户人员公示和办理落户等主要环节。个人网上申报时,报名系统自动评定个人总积分,达到100分的方可申报。网上申报成功后,个人需到各区人社部门受理窗口提报个人证明材料。

■延伸

人才落户新政已受理申请 本科学历可先落户后就业

除了积分落户细则,青岛市人才落户细则也于4月底出台,标志着青岛市人才落户新政已经正式落地。新的人才落户新政已于5月2日正式受理申请,市和各区人才服务中心均新建了人才公共集体户保障引进人才落户需求,先落户后就业成为人才落户最大亮点。

申请人凭身份证、毕业证或符合落户条件的证书即可申请落户。在本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含签订购房合同但尚未取得不动产权证)或租赁、借住房屋的到所在区人才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其他人员(含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到市人才服务中心申请办理。

在落户资格上,对于全日制普通专科学历人员,取消了社保年限限制;城区高级工落户社保年限由两年降为一年,新增了中级工落户渠道,中级工取得资格后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2年可申请落户;在新区(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即墨区),所有人才落户均取消了社保年限要求。

在办理程序上,大幅精简申报材料,取消了人才引进报告、引进人员档案审核、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通过系统查询、信息共享等措施,全面优化人才引进落户服务体系,建立引进人才落户“快车道”。

单位经办人员持申请人身份证、毕业证或符合落户条件的证书、劳动合同等有效用工证明即可申请办理落户。引进单位在城区的,中央、省驻青及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向市人社局申请,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向所在区人社局申请;中央、省驻青及市直企业向市人才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城区其他单位及引进单位在新区的向单位注册地所在区人才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引进人才须依次在合法固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市或区人才集体户落户。

具体可到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http://www.qdhrss.gov.cn)人才引进与积分落户专栏查询。

■大数据

积分落户人员大幅增长 平均年龄越来越年轻

●2015年落户638人

积分情况:积分最高310分,最低100分,200分以上106人,占16.6%;男性387人,占60.7%,女性251人,占39.3%。

年龄及学历:平均年龄35.7岁,年龄大多集中在30-35岁,其中80后351人,占55%;大专及以下学历459人,占72.7%。

社保及工种:缴纳社会保险时间最长的达25年,最短3年,10年以上的228人,占35.7%;紧缺工种人员161人,占25.2%;落户新区12人,占1.9%。

●2016年落户1566人

积分情况:积分最高331分,最低100分,200分以上347人,占22.2%;男性890人,占56.8%,女性676人,占43.2%。

年龄及学历:平均年龄34.3岁,年龄大多集中在30-35岁,其中80后1001人,占63.9%;本科及以上学历457人,占29.2%,大专学历654人,占41.8%,大专以下学历455人,占29%。

社保及工种:社保平均缴纳年限8.8年,缴纳社会保险时间最长的达27年,最短3年,10年以上的539人,占34.4%;技能水平427人积分,占27.3%;紧缺工种有124人积分,占7.9%。

落户区域:城区1543人,占98.5%,其中市北区466人,占29.8%,为各区最多,李沧区和城阳区分别以452人和303人列第二、三位;新区23人,占1.5%。

●2017年落户2685人

积分情况:积分最高340分,最低100分,200分以上571人,占21.3%;男性1416人,占52.7%,女性1269人,占47.3%。

年龄及学历:平均年龄33.6岁,年龄大多集中在28-35岁,其中80后2035人,占75.8%;本科学历820人,占30.5%,大专学历1146人,占42.7%,大专以下学历719人,占26.8%。

社保及工种:社保平均缴纳年限8.9年,缴纳社会保险时间最长的达29年,最短3年,10年以上的983人,占36.6%;技能水平603人积分,占22.5%;紧缺工种有434人积分,占16.2%。

落户区域:城区2620人,占97.6%,其中拟落户李沧区843人,占31.4%,列各区之首,城阳区和市北区分别以656人和654人列第二、三位;新区65人,占2.4%。

积分落户所需证明材料

类别 序号 指标 指标内容及分值 证明材料 责任部门 备注

一 年龄情况 1.35周岁以下(50分);2.36周岁以上每增长1岁减2分,最低为零分 身份证或户口簿 市公安局

二 文化程度 1.本科以上学历(50分);2.大专学历(包括高技)(30分) 学历证书或学籍档案 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只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

基本分

三 技术技能 1.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30分);2.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30分);3.初级工职业资格(20分) 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市人社局 只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

四 居住情况 办理市区《山东省居住证》,每满1年积10分 山东省居住证 市公安局

五 参保情况 1.在本市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每满1年加5分;2.缴纳其他社会保险险种,每险种每满1年加1分 由报名系统自动从社保系统获取数据 市人社局

六 住房情况 单套商品住宅建筑面积超过45平方米(30分) 不动产权属证书 市国土资源房管局

导向分

七 落户地区 申请落户西海岸新区、即墨区、红岛经济区(30分) 不动产权属证书 市人社局

附加分

八 表彰奖励 1.获得国家级奖项和荣誉称号(50分);2.获得省部级奖项和荣誉称号(30分);3.获得青岛市市级奖项(20分) 表彰奖励证书或文件 市人社局 只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

人才引进办理服务窗口

区域 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5911272 市南区香港中路11号市政府一期办公楼359室

青岛市人才服务中心 88916692 崂山区同安路891号人才引进服务窗口

市南区 66776880 市南区延安三路105号民生大厦一楼市南区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大厅

市北区 58771903 市北区台柳路179号和达中心B座公共服务大厅

李沧区 87893707 李沧区枣园路17号李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服务大厅

崂山区 88895249 崂山区银川东路9号崂山区人力资源大厦

城阳区 5865975658659755 城阳区正阳路222号四楼城阳区人才交流中心综合服务大厅

西海岸新区(东区) 68979351 西海岸新区漓江西路987号滨海大厦二楼裙楼

西海岸新区(西区) 85166761 西海岸新区(西区)水灵山路59号市民中心1号楼5楼人才服务大厅

高新区 68686082 高新区智力岛路1号创业大厦B座19楼高新区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大厅

即墨区 88551714 即墨区蓝岙路1215号308室

■提醒

人才落户尽量别占积分落户名额

《细则》对新户籍制度《青岛市积分落户办法》进行了具体细化,自6月1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另据了解,今年积分落户工作拟于7月份发布公告,公布年度计划数量和各项申报事宜。

市人社局提醒申请落户人员注意,目前青岛市人才落户门槛和居住落户门槛已大幅降低,相关手续办理更为便捷,凡符合人才落户或居住落户条件人员尽量不要选择积分落户方式,挤占不符合户籍准入条件人员的落户通道。(肖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