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联系电话:0550--4288075 13696753107,来稿请注明“三色定远”定远故事专栏。

「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解放初期,你可能看过著名庐剧演员丁玉兰的拿手好戏《侯美容降香》(整理前的戏名)吧?你喜欢剧中侯美容、龙官保敢破封建礼教、勇追婚姻自由的人物形象吗?那么让我告诉你:这个剧中的主要人物侯美容、龙官保、陈官保并非子虚乌有的编造,而是有原始素材的真人实事的艺术加工。据当地父老口碑相传:这个真人实事的民间故事就发生在定远县炉桥镇七里塘乡袁庄村侯家寨。

「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侯家寨是侯美容父亲侯参将(曾任莱州参将,今山东莱芜),年老退职后回到家乡修建了侯家庄园,称为侯员外,这所庄园今名侯家寨,位于炉桥镇东南七公里的湖川与冈阜交接处。北界洛河,西连水湖,东靠平冈,南依缓坡,是一个东西一里、南北半里的半圆形大土堆。土堆高低不等,四周低洼,微现寨濠痕迹。寨南古井尚存,深不见底,寨西泉口如眼,碧水长流,南门楼堡石础,历历可见,俗称“倒挂金钩”。寨北是内府花园,传说是侯美容闺楼所在地,人称“美人绣花”。中间大土包大约占地一亩五分,相传是侯参将家三进三出的大宅院,古砖破土即见,碎瓦遍地皆是。据1986年10月省文物考古队发掘介绍:侯家寨遗址共有三层,上层是明、清居民庄园区,深约5尺,中层是秦、汉古墓群,深约一丈;下层是新石器文化遗址,深约15尺。当地男女老少皆传:侯家寨就是侯美容家所住地的庄园,并能说出侯美容、龙官保有头有尾的爱情故事。

「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相传侯美容是侯参将的独生娇女,从小随父练武,聘师习文,豆蔻年华便成为文武俱备的巾帼女子,德、貌双全的绝色美人。平日过着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深居简出,习文练武,吟诗作画,刺绣弹琴,倒也逍遥自在。不久,红梅报春,绿柳迎人,平川白水盈盈,山岗芳草萋萋,花香袭人,鸟鸣惊心,从而挑动了蛩居深闺的侯美容的春情。于是禀告母亲,带领丫环,利用射猎为名,来到郊野春游。她们驰马奔过东边山岗,又转向北边洛水长堤赏景,桃柳红绿相间,白水碧草掩映,“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侯美容正沉浸在春色撩人的心境中,忽然草丛中跳出一只野兔,在她马前飞跑,侯美容弯弓搭箭,一箭射中野兔后股。兔子带箭西逃,美容策马后追,兔子跨过小桥,钻入洛河北岸一处四周花木围绕的庙宇中,倒在杏花树旁忍痛挣扎。这时正在树下仰首高吟“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龙官保,听到啼叫的兔子,就顺便抱起来抚护,拔箭包伤,等待猎人讨取,这个庙就是戏中所称的“龙兴寺”,今名十里庙(西北离炉桥镇十里,因名)。东南离侯家寨四里,隔水相望。庙旁村庄名叫“侯头”,因侯美容降香在此过渡头而得名。龙官保是侯家寨东北五里的龙岗村人,自幼家中贫寒,少田缺地,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龙官保聪明好学,文才出众,年将弱冠,便成为当地有名的才子。不幸几年水淹旱荒,五谷不收,接着瘟疫流行,父母先后病死。龙官保无亲可靠,无家可依,孤身一人,寄宿龙兴寺中,幸亏长老爱才,供给住吃。勉励苦读上进,从此以寺为家。侯美容追兔赶到寺前,正遇上龙宫保守兔待人,才子佳人,互通姓名,双方近在咫尺,早有耳闻,一见均生爱慕之心,真是“邂逅相遇,一见倾心。”

「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定远故事」定远侯家寨与庐剧的真实故事

侯参将回乡后与当地望族豪富陈官保家相交,陈家知晓侯美容文才武艺、容貌均佳,托媒重礼聘婚,参将认为陈家有钱有势,正好“门当户对”,一口应允,择日婚娶。侯美容坚决反对,逐走媒人。为了追求婚姻自主,侯美容以降香祝福为名,亲往龙兴寺,互赠丝带为凭,大胆和龙官保“私定终身”,约期遣媒迎娶,侯参将认为龙家家贫无势,坚决不允。不久,陈家花轿逼嫁,侯美容急中生智,临期“装疯”,怒斥仗势欺人的陈官保,闹散了婚期。以后侯参将看到女儿以死相拚,非龙官保不嫁,心念年老无依,只好向女儿屈服,允许侯美容和龙官保成婚,侯、龙坚定不移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这个故事在民间历代相传,据了解,先是民间口头文学,后被好事者编成俚俗的唱本。中华民国初年,炉桥地区是皖北、皖西庐剧诞生的结合处,“侯美容降香”的故事自然会被地方流浪艺人吸收到“小倒戏”中,作为演唱的素材。现在县西老年人只知道“侯美容降香”,根本不知道什么“反莱州”。我们认为,“降香”乃是庐剧传统剧目之一。

现在,古龙兴寺早毁,但“侯美容降香”的故事仍流传在当地人民的口中,庐剧《双丝带》的保留剧目却传遍全国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