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鏡頭,有何過人之處?

奧力芙

相比日系不少拼指標的鏡頭,徠卡的過人之處,是在指標之外的。

先說指標是啥:比如一般情況下會使用

1解像力 XX線/毫米;

2通光量 最大光圈大小F值;

3畸變 也就是畫面的透視還原是否真實,是否出現了違背透視規律的線條(這裡很多人把畸變跟形變弄不清順便說一下,形變是透視規律,廣角鏡頭近大遠小的特點特別明顯,廣角四周的物體看起來非常誇張,因為CMOS/CCD/膠片不是球狀的,而視網膜是球狀的(人眼視角廣無誇張形變的原因),因此投射到畫面邊緣的光線比畫面中心的光線離焦點更遠,所以會出現誇張的形變,但這不是畸變。簡而言之畸變就是不該彎曲的地方彎曲了。4還有一個指標是色散,用微米做單位檢驗色散光束的波長;5另外一個是暗角,用曝光值表達相場周圍失光的程度。但是這些無法決定畫面的色彩還原,尤其是對高光部分的還原能力。我們很不科學的探討的鏡頭的味道,主要是指控制變量之後,以下是小樣本主觀實測結果:徠卡鏡頭對不同色彩的表現能力,以及對高照度光線的抑制能力,從而使得畫面細節更加豐富,高光色彩更加濃郁(明度降低飽和度增加),因為是通過抑制高光而帶來的明度降低,使得徠卡鏡頭帶來更濃郁的色彩,通常是比人眼看到的更加濃郁。人眼寬容度很高能看高光細節,但是高光的色彩飽和度依然很低。徠卡鏡頭(其實頂級的蔡司鏡頭也是這樣),因為鏡片和鍍膜工藝的原因使得他們的鏡頭對高光的控制非常好,保留了豐富的細節和直觀上給更加濃郁的色彩,也我認為出現德毒的原因。

0/5/4分別是 藍/綠/紅

貼圖是2002年徠卡自己搞的一篇介紹徠卡主要M鏡頭的文章中,鏡頭色彩還原的些測試結果。可見只有50/2和135/3.4達到了0/5/4的標準,其餘鏡都有不少的偏差。而正是這些色彩構成的偏差導致了畫面的“風格”。畢竟大家都懂得,很多時候人眼看過去的畫面是枯燥或者庸俗的。鏡頭因為其color rendition的偏差提供了不同的色彩組合,有的冷豔,有的熱烈,反而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更豐富的視覺感受。也就形成了鏡頭的“味道”。

這個“味道”加上剛剛說的“主觀”感受到的鏡頭對高光的控制能力,基本形成了“德毒”的核心。當然比如50 1.2 AA這種20W的頂級畫質鏡頭和50 0.95等朝大光圈鏡頭的特點通過硬指標就可以檢測出,並不是徠卡用戶們一直追求的“味道”。


君峰影像

過人之處在於昂貴。它的品質肯定好,但好的程度遠遠達不到它的價格。和尼康比較的話,比如品質高10%,但價格高200%。它賣的是個理念和品牌附加價值,所有奢侈品都一樣。


編劇劉冬威

製作過程選料,使用手感,濃郁的色彩,焦外的柔美,焦內的銳利,其他牌子都能做到。可是我就喜歡萊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