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被囚禁後韜光養晦,說了兩句話讓慈禧和袁世凱緊張

1898年9月,慈禧太后以霹靂手段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帝幽禁於南海瀛臺。此後,又緊鑼密鼓地籌劃廢帝易儲。身為大清天子,光緒帝不僅失去了權力和自由,而且皇位和生命也岌岌可危。

身處牢籠的光緒帝在驚懼之餘,不得不籌謀自救之法。自小熟讀史書的他,不會不知道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於是,他在逆境之中,為了保全自身,效法先賢、韜光養晦,以麻痺對手。

此後,慈禧與光緒並坐於大殿之上,大臣奏事,光緒幾乎從不多言,除非慈禧用胳膊肘暗示他表態,他才隨聲附和一兩句。

光緒帝被囚禁後韜光養晦,說了兩句話讓慈禧和袁世凱緊張

光緒帝讀書畫像。

1900年1月,慈禧搞起了“己亥建儲”,端王載漪之子溥儁以“大阿哥”的身份進入宮中。雖然是大阿哥,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溥儁接替皇位是遲早的事。

溥儁生性驕縱、放蕩,進宮後更加肆無忌憚,不將光緒帝放在眼裡,屢有欺侮言行。他竟然當面稱光緒為“二毛子”,甚至有弒君打算。

慈禧素知光緒帝性格剛毅、急躁,因此對於溥儁的驕橫故意縱容,意為可以使光緒“挫辱致死”。對此,光緒帝佯裝不知,以呆、傻應對。

光緒帝被囚禁後韜光養晦,說了兩句話讓慈禧和袁世凱緊張

慈禧太后肖像。

幽居瀛臺期間,光緒手書的一些匾額落款也均有“臣全忠敬書”字樣,他希望通過表忠心的方式換得慈禧的諒解。

然而,光緒帝一方面裝楞充傻、對政事不聞不問,另一方面又不經意間表露自己的真實態度。這讓對手恍然明白:對方的臣服不過是裝出來的。

1902年初,慈禧帶著光緒回到闊別一年半的京城,看到正陽門被八國聯軍炸得殘破不堪,有大臣提議集資修繕。慈禧問及光緒意見,他毫不掩飾地說:“留此慘敗之跡,為我上下警惕之資”。

光緒帝被囚禁後韜光養晦,說了兩句話讓慈禧和袁世凱緊張

影視劇中的光緒帝劇照。

這話於公而言,自然在理。但在慈禧看來,無疑是在抽自己的大嘴巴子。於是,慈禧頗為生氣,最終準了大臣的上奏,正陽門還是被修繕一新。

幽禁期間,光緒最恨的人莫過於袁世凱,在他看來,若無袁世凱出賣,他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據《庚子西狩叢談》記載:在西安行宮時,光緒“畫成一龜,於背上填寫項城姓名,粘之壁間,以小竹弓向之射擊,既復取下剪碎之”。

這種不加掩飾的恨意,袁世凱不可能不知。因此,袁心中對光緒重掌大權的恐懼只怕要超過任何人。

光緒帝被囚禁後韜光養晦,說了兩句話讓慈禧和袁世凱緊張

袁世凱。

1905年以後,清政府的立憲被提上了日程,在編訂憲法的御前會議上,袁世凱滔滔不絕,將一干反對變法的大臣駁得啞口無言。光緒冷眼旁觀,等到袁世凱一番精彩的表演結束,冷冷地冒出一句:“你的心思,我全知道”。

想那袁世凱也是一代梟雄,居然被這八字空言嚇得一身冷汗。

也許,光緒的做法是為了發洩喪失權力、喪失自由的憤懣,但從政治策略上來講,卻是下下之策,與其韜光養晦、隱忍內斂、使敵人放鬆警惕的目的背道而馳。

《德宗遺事》中對光緒評價道:“上雖久知韜晦而英銳之氣往往不能自抑”,可謂中肯之言。所謂韜晦,就是要隱藏鋒芒,以退為進。光緒總是在不經意間將真實的自己暴露出來,終究是沒騙得過對手。(“小歷史”作者顧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