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价值经济学讨论分析: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是什么?

众所周知,比特币火于2013年,当时出来了上千种山寨币,面临打压后,绝大多数都因为缺乏创新而被投资者淡忘了,而真正带来第二波价格上涨红利的,是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让很多区块链创业团队能够轻松地发行自己的token,然后演变成了一场爱西欧的热潮,然后被我国政府叫停,短期调整后,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地发酵和蔓延。

区块链价值经济学讨论分析: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是什么?

区块链价值经济学讨论分析: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是什么?

那么,爱西欧项目肯定是鱼龙混杂的,笔者最初也是对此非常困惑且不以为然。但从价值经济学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后,发现这里面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下面,我们就从价值经济学角度看看区块链价值生态是什么。

在爱西欧一度火爆的时候,很多人把爱西欧和IPO联系起来对比,并据此形成了很多定论。但我们深入剖析下去,会发现其实里面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知道,企业制度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基石,作为对企业存在本质的研究,制度经济学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即外部市场存在着既定水平的交易费用,这让企业完全在外部市场展开经济活动不经济,企业较小时,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更有效率,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将逐渐变大,大到超过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再扩张将不再经济,企业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两股力量彼此均衡的地方,就是企业组织的合理边界。

按照这个理论,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足够低,产权能够被清晰界定,企业就没有必要存在,个体的理性化行为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和协作就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帕累托最优。

区块链价值经济学讨论分析: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是什么?

区块链价值经济学讨论分析: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是什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区块链,在区块链经济体系里,产权通过技术被清晰的界定且充分安全的保护,而在特定区块链项目里,所有主要的交易都通过既定代码或智能合约进行了约定,交易成本很低,所以在这个既定的项目生态里,基于通证的市场化交易成本几乎为零,企业组织就没有必要出现,个体按照游戏规则自己去做市场化选择,就能让整个生态达到帕累托最优。当然,这个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也可以,就是区块链组织做到了让内部组织成本近乎为零,因此这个组织边界可以不受约束的扩张,直至覆盖外部不完美的存在较高交易成本的市场。因为组织内部也是基于代码约定的内部市场化机制,因此,组织扩张相当于用区块链市场取代原有市场,其实是一个市场环境的更替问题。

区块链价值经济学讨论分析: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是什么?

区块链价值经济学讨论分析: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是什么?

近期,一些区块链从业者提出了DAO(Distributed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概念,即分布式自治组织。笔者以为,简单一点理解,区块链项目形成的其实就是一个生态,或一个产业集群。类似于现存的生态或产业集群,每一个参与的主体都可以视为一个独立核算投入产出、自主做市场化选择的经济主体。大家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产生协同和利益交换,这个生态没有统一的股权,没有统一的市值,完全是靠利益机制和各种市场化的纽带连接起来的。

但传统市场的交易成本是很难改变的,要实现低的交易成本,必须要有清晰严格的产权界定、充分的信用支持和高效无摩擦的交易环境,区块链系统通过代码和智能合约设置了清晰低成本的交易规则,通过密码学和通证实现了清晰界定且充分安全的产权载体,通过去中心化机制实现了群体制约的信用背书,从而在特定区块链系统内构造了一个交易成本极低的生态市场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需要企业组织的出现,因为任何有组织成本的企业出现都是不经济的,个体完全可以依照市场化机制来逐利,而整个生态则在无企业组织活动的支撑下自行运转,通过个体利益最大化选择和无摩擦的生态内市场机制自行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当然仅仅是理论模型上的,只是为了说清问题)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下比特币的生态,其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是一个个体,但参与者在比特币生态里要运行比特币的代码,按照代码规则去付出相应的劳动,并获取相应回报。因为这个简洁有效的生态化设计,每个人只是按照游戏规则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整个生态系统则通过代码及其背后利益机制的设计达到了完美的自运行,且经过了近十年的实践验证。

所以,区块链价值生态是一个区别于企业组织形态的新物种,它本质上是一个基于代码和通证体系的开放式市场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企业组织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即便是现存的产业集群,如果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能够构造出来创造同类价值的区块链生态,这个生态也会吸引现存的基于高摩擦市场的从业者进入低摩擦市场的区块链生态,从而实现去企业组织化(其实就是消除不必要的企业组织成本),也就是产业区块链化,其实也就是产业市场环境的升级。

在区块链价值生态里,没有统一的公司,也没有收入、利润、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因为公司内部化而需要披露的信息,甚至极端的像比特币生态里中本聪在或不在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公开途径获取,当然,要想客户体验好,需要的专门的服务机构来搜集和提供这些信息。

我们知道,公司创造价值,并因此而获取价值回报,而收入减去支出形成的利润,支撑了公司的股权价值,所以公司的价值是落实在股权上的。区块链生态因为没有公司,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股权去承载价值,区块链生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运转的血液——token上,这就是区块链价值生态跟企业组织的根本区别之一。

在这里,笔者想引申一下,从价值经济学角度上看,生产关系其实就是一组价值产生的逻辑,是群体协作创造价值的模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为了创造最大化价值增量服务的。科技进步了、工艺改进了、生产力提升了体现为价值增量增加,生产关系优化了、协作效率提升了,同样体现为价值增量增加。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都是为了价值最大化而服务的,总函数是价值增量。因此,价值经济学有另外一个推论:一个经济体在给定的人性假设和生产力水平(技术边界)条件下,生产关系理论上是存在最优解的。也就是说,在既定边界下,基于价值总量的最大化和分配的有效性,是有可能找到最佳生产关系的。退一步来说,在不完美环境下,现实经济运行规则至少存在一个合理状态区间,如果不符合这个状态,在利益驱动下,更有效的经济运行规则及其产生的产业集群就会占优,并进而吸引和推动整个社会向更佳模式下迁移。

从这个意义上看,区块链是在现有技术边界条件下对生产关系的改进,因为基于代码和通证,区块链价值生态创造了充分的信息可信度和方便的利益流通机制,生态中的成员可以更好的交换和协作,同时利益是及时反馈的,可以最大化的刺激生态参与者,也能让更多的人快速进入协作状态。这种生产关系的改进,就是区块链价值生态体系所具备的系统性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